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探索经典: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教案及相关资料分享

时间:2024-02-04

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教案及相关材料简介: 该教案旨在通过孔子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教案结合了课文内容和相关材料,包括孔子言行录、史记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5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教案及相关材料"简介: 该教案旨在通过孔子和学生之间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教案结合了课文内容和相关材料,包括孔子言行录、史记等。教师将采用讲解、阅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考能力。教案还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流程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不仅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言行,还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思考能力,为学习历史和国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导语】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大胆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会写摘录笔记。知道人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具准备:

孔子画像挂图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绍棠的《师恩难忘》,孩子们上学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对,是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学生们拜孔夫子呢?

过渡:这么伟大的一位思想家,万世之师,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它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做摘录笔记。

3、检查生字词。

三、默读课文,学会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画或是记录下来。

2、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孔子,这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1、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

2、什么是“有教无类”? 什么是“因材施教”?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某一个学生为例子,说一说孔子的因材施教。

3、再来读读孔子和子夏的对话,读的时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什么是“和颜悦色”?

4、听了孔子的这番话,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他明白了什么?

5、孔子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呢?想一想,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步?

6、小结:在孔子的眼里,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 作为老师,看到这里我也深有感触。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呀。这正是韩愈的那句名言“*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孔子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谦虚好学的老师,教了很多学生,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7、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万世先师”,更是对他教育思想的崇敬呀,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习了《孔子和学生》,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2、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作业

读一读《论语》,收集几条孔子的语录,背一背。

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颜回 守信用 不懂变通

子贡 聪明 不够谦虚 因材施教

子路 勇敢宽厚 忍让不够

子张 处事谨慎 不易亲近

相关资料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三千,贤*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周游列国。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孔子和学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时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但学生回答却五花八门。

惊讶之余总结了一下有几个原因:

1、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提炼能力不高。一直以来,我很少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主要内容的处理上实行“模糊了解”。导致学生总结能力偏差。

2、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联系文本来解决问题。思想上信马由缰,节外生枝现象突出,“以文本为本”的意识不强。

3、学生对课文虽然进行了预习,但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并没有弄懂,不知道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了弥补这种现状,我决定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训练。要使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育学生围绕文本学习,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中我补充了大量的课外知识,从孔子之前的“学在官府”“官在官府”的现状,到私塾的建立,到今天的校园。从古至今,由私塾到学校。学生总算明白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影响。看着学生恍然大悟的表情,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何在“课之外”下功夫?如何提升“课本身”?仍值得深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探索经典: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教案及相关资料分享》,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杨梅の希果2024-02-04 21:25杨梅の希果[山东省网友]203.31.69.242
    四年级的语文课程能够引入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相关的资源。
    顶46踩0
  2. 悄然2024-02-04 21:07悄然[福建省网友]203.176.173.44
    这个资源太棒了!能够分享孔子和学生教案,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经典,感谢分享!
    顶3踩0
相关阅读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学习资料及教案

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陀螺》学习资料及教案

2、 能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010-01-03 #经典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5《女娲补天》课文讲解+课后习题+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5《女娲补天》课文讲解+课后习题+教案

2 了解课文大意,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

2023-11-07 #经典句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反思

语文要素2 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2023-07-14 #经典句子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8《蝴蝶的家》讲解+教案+习题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8《蝴蝶的家》讲解+教案+习题

2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2023-08-26 #经典句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案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2007-03-31 #经典句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语文要素2 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2023-05-18 #经典句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课后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案+课后反思

黄山奇石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2023-01-08 #经典句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一):a o e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一):a o e

本套PPT正文部分包括大纲、详情页、以及致谢等部分,非常适合说课PPT课件等多种场景使用

2023-11-28 #经典句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朗读+微课+知识点+教案课件汇总(文末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朗读+微课+知识点+教案课件汇总(文末下载)

「来源: |班班通教学系统 ID:www1ydtcom」全册知识点图文视频辅导▼01第一单元全册电子课本第1课 观潮第2课 走月亮第3课 现代诗二首第4课 繁星

2016-04-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