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题目材料中出现陌生化知识 怎么破解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时间:2024-01-19

正课开始: 真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鞭辟入里的严谨逻辑训练,

层层推进的审美思辨提升,

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好的议论文实战教程。

正课开始:

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但沉香又必然诞生于沉香木中。沉香树的枝干往往会受到一种叫作“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的攻击。沉香树为了生存下去,会与这种真菌抗争,而真菌又顽强地入侵,沉香树则会不断产生一种含抗体物质的新化合物。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沉香就形成了。即使千百年后,沉香木早已腐烂,但沉香依然存在,被人们视若珍宝。

自身的价值往往来自于不懈的抗争。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题解逻辑:精准审题 成功一半

这是九年级十二月月考的一道作文真题,难度大,不仅因为材料的完全陌生化,还因为主题意义的复杂性:“自身价值”与“抗争”的关系,与少年时期的“叛逆对抗”完全是两回事,它是基于对抗的价值探究,这是一个极具成人化的高度理性的精神维度。并不是说不可以这样去引领少年,只是就现实而言,大多数少年难以产生这样的体验和认知。这样的题放到高三月考还差不多,高考生一般来说应该是一个青年了,应该要求有相应的理性去思考生活中的不公和伤害。对于初中少年来说,建立在不公与伤害中的理性认知意识和自我疗伤观念就很不容易,进而要理解如何在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可能就更难了,大多数可能只有说点空话大话。

新课改强调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但如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对应的考核,这是一个非常细致、需要深入研究的工作。给学生制造难度很容易,在尊重学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其探索、思辨的精神,很不容易。

此题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个材料表述中屏蔽了一个沉香形成过程的常识:并不是沉香树的枝干直接受到“黄绿墨耳真菌”的攻击,而是沉香树受到外力创伤后,在自然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受真菌感染,所凝结成的分泌物,才是沉香。这一个屏蔽,就将沉香形成过程的意味改变了:原本是“屋漏偏逢连天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遭遇了祸不单行、雪上加霜的苦难,“沉香”之“沉”,其分量是一种“苦难之重”;但这个材料表述暗示的是:这种真菌要来威胁沉香树的生存,沉香树是在进行一场“生存保卫战”中形成了“沉香”,这显然与“沉香”的常识意味不同了。我不是很能理解命题者为什么要屏蔽这个真实细节,而虚构出真菌直接攻击沉香树枝干?或许命题者认为,去掉这个细节意思是一样的?又或者命题者是刻意这样虚构,来传递关于一个关于“生存保卫战”的意义探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材料并不是一个寓言式的文学体裁,而是一个常识表述,结论是通过常识提炼的哲理认知,那么,哪怕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化的常识,也不应该进行错误常识的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个命题的材料表述是有问题的。

现在问题来了:一个有问题的、而且是陌生化的材料,该怎么审题立意才能写出高分甚至满分作文呢?还是要从紧扣材料逻辑开始。

从材料构成来看,这个表述过程分为四层:

第一层:沉香并不等于沉香木,但沉香又必然诞生于沉香木中。

这是说沉香与沉香木的关系,类似于精神与身体的关系,人的精神与身体是两回事,但精神必须依靠身体才能发生。这一层与第三层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完整表达。

第二层:沉香树的枝干往往会受到一种叫作“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的攻击。沉香树为了生存下去,会与这种真菌抗争,而真菌又顽强地入侵,沉香树则会不断产生一种含抗体物质的新化合物。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沉香就形成了。

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是说沉香是在一场长期的“生存保卫战”中形成的。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不是很符合沉香形成的常识,但这是本材料表述的逻辑。沉香如何形成,对学生来说算是一个比较冷僻的知识,并不是必备常识,所以,在没有常识储备的情况下,只有基于材料提供的逻辑来思考。这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这一层内容包含的抽象意味是:

第一,在成长过程中,外来攻击(精神上的伤害)是时有发生的;

第二,有些攻击是会威胁到“生存”的,这种“生存”当然是指某些精神品质的确立,比如道德、良知、执著、真诚、自信等,所以必须进行抗争;

第三,这种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做好长期抗争的心理准备;

第四,只要坚持长期抗争,就会形成馨香的美好品质。

在这四层抽象意味基础上,结合材料整体语意综合推断,还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个抗争的过程,应该就是“沉香”形成过程中“沉”的过程,只有在抗争中沉淀智慧、积累勇气、明确方向、执著坚持,才能最终形成“生命之香”。

第三层:即使千百年后,沉香木早已腐烂,但沉香依然存在,被人们视若珍宝。

这是回应第一层的沉香与沉香木的关系,形成表达上的逻辑闭环。意思是说,在抗争中形成的“馨香精神”,不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它会万世流芳。这是一个时间提示,立刻就会让人想到人类历史上那些璀璨的精神文明,的确有很多都是在“生存保卫战”中累积下来的,并且还代代相传,散发着恒久的光辉。

第四层:自身的价值往往来自于不懈的抗争。

这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立意方向,将“沉香”延伸到了“自身的价值”,是一个抽象意义的延伸,显然将“沉香”的意义扩大了很多。什么叫“自身的价值”?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这对于初中少年来说,也是一个并没有完整知识体系的问题。但可以从简单的字面意思去推测这个抽象词语的意思。(这也是考试时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试卷上出现陌生化知识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脱离字面表述,尽可能结合整体语意去推测,而不是凭感觉瞎猜。)

来试着推测一下:从日常生活经验角度来说,所谓价值,就是价格的意思,说一个东西有怎样的价值,就是说它值多少钱。一个东西值多少钱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比如,有两支性能一样的笔,一支贵一点,一支便宜一点,但并不是它们的作用不一样,而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牌子,意味着可能制笔的材料和工艺、卖笔的营销投入都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说,判断一个东西的价值,并不是从它的作用分出高下,而是从它出现的过程来定价的。在出现的过程中投入得越多,这个东西的价格就可能越高。

联系到“沉香”来看。沉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并不因为它对人类有多大的作用,而是因为它来得太不容易。即使不从“伤痛修复过程中再遭侵蚀”的困难常识角度来说,仅从本材料提供的“生存保卫战”角度说,也是在这种“攻击与抗争”的“持续深入”后才能形成的,这其中同样包含了太多的艰难、苦痛与智慧。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判断。

再延伸到人的精神来探究。一个人创造的精神的价值,并不是讨论它的实用价值,而是看这种精神在形成过程中,人为它付出了多少。它的价值无法用具体价格来标注,它对人类精神的感召也无法用物质性的东西来估量。那些被世世代代传颂的伟大精神,每一种精神后面几乎都是一个伟大生命在支撑。

这就是“自身的价值”,这是一种用生命创造的价值。所谓精神,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写照。当然,从立意角度来说,也可以从个体生命的精神,延伸到企业精神、国家精神来思考。

现在,这个材料提出了创造这种生命价值的方式之一:进行不懈地抗争。

虽然已经将材料捋了一遍,但还算不上完整分析材料。还有三个重要问题需要探究清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河南八达2024-01-20 07:56河南八达[网友]122.48.35.56
    对于陌生化知识,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和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作文当中,写出令人惊艳的高分作品!
    顶0踩0
  2. 『短@暂』2024-01-20 03:07『短@暂』[网友]222.160.154.142
    破解陌生化知识的关键在于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阅读量,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互相学习提高。
    顶9踩0
  3. 红色依旧2024-01-19 22:19红色依旧[网友]202.46.20.237
    不管遇到什么陌生化知识,关键还是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顶7踩0
  4. 伪君子0℃♀2024-01-19 17:30伪君子0℃♀[网友]168.160.64.225
    写高分作文真的是一门艺术啊!如果遇到陌生化知识,我觉得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向专家请教,或者进行团队讨论,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破解。
    顶0踩0
  5. 心旅2024-01-19 12:42心旅[网友]43.242.222.115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提到了好多陌生的知识!要写高分作文,我觉得得先对这些陌生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运用到作文中去呀!
    顶4踩0
相关阅读
薛之谦演唱过程中出意外 只因观众的一句“李雨桐”太扎心!

薛之谦演唱过程中出意外 只因观众的一句“李雨桐”太扎心!

这些年来薛之谦凭借在综艺节目中的幽默表现翻红了不少,事业也是风生水起,开演唱会,参加各种综艺节目,本以为星路会一路平坦下去,奈何却摊上了李雨桐这个前女友。近年来,因为李雨桐多次在社交媒体公开锤薛之谦,...

2023-10-20 #经典句子

逐字逐句 手把手教你写材料 确实让人茅塞顿开

逐字逐句 手把手教你写材料 确实让人茅塞顿开

...文字。综合分析题可谓面试的重中之重,其中社会现象类题目更是令大多数考生头疼不已。综合分析题特别是社会现象类题目之所以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偏爱,是因为这类题目最能考验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答题的过程中,考生...

2009-08-18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知识分享:写作一一作文基本技巧

小学语文知识分享:写作一一作文基本技巧

...应等方法和技巧。一、审题、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进行审查,全面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掌握题目的各个要素写作重点、写作范围、写作要求等,以使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写好作文。审题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是写...

2013-01-10 #经典句子

当材料作文题目逻辑不严谨 只有这样审题才保险

当材料作文题目逻辑不严谨 只有这样审题才保险

...名,请以化名代替。题解逻辑:精准审题 成功一半这个题目材料从三个不同角度举例子,没有进行概括过渡,而是直接得出一个“借助外物,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结论,属于典型的举例推理。从逻辑角度来讲,举例并不能形...

2023-12-12 #经典句子

怎样学好初中文言文

怎样学好初中文言文

...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通读全文明确文章大意:第二步,细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利用选项、提示、上下文等有效信息,做出较容易的题目;第三步,重读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完成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2023-10-15 #经典句子

作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作文的信心和兴趣 提高作文水平

作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作文的信心和兴趣 提高作文水平

...情实感。3,认真审题,搜索素材在作文之前,首先要对题目认真审读,一步一步地深人分析,揭示题目的本质,明确题目对写作范围的限制。如只能写什么,可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例如《童年趣事》显然要求写成一篇以叙...

2023-08-29 #经典句子

吉林省高考作文题出炉!专家:试卷难度合理平稳 试题材料亲切平实

吉林省高考作文题出炉!专家:试卷难度合理平稳 试题材料亲切平实

...不少于800字。今天上午,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结束。作文题目是历年语文考试的焦点。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

2015-08-03 #经典句子

2021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2021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题目及优秀范文

...题回放】五、写作(5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清晨,几个人在郊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鸡叫声,只见一个人抓着一只鸡走来。鸡尾羽略长,颇似野鸡。散步人问:"敢抓野鸡?”那人气愤地说:“邻...

2013-01-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