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1.7.4秋声赋(精读)-欧阳修-宋——古文选二2012版00533

时间:2024-01-15

秋声赋欧阳修1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进士。历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

秋声赋

欧阳修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 (1030)进士。历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

早年任谏官时,正直敢言,支持范仲淹实施政治改革。

晚年对王安石变法表示异议。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生平喜奖掖后进,曾巩、王安石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等都受到他的褒扬。

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浮华靡丽、险怪奇涩的文风。

是 “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明畅简洁、纡徐委曲,负一代盛名。

诗和词的创作也取得较高成就,词与晏殊并称“晏欧”。

所著《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新体裁。

与宋祁合著《新唐书》,

独立完成《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

2.作品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2],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3],忽奔腾而砰湃[4],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5],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6],不闻号令,但 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7],四无人声,声在树 间。”

第一段用一连串比喻,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形容秋声。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8],烟霏云敛[9];其容清明, 天高日晶[10];其气栗冽[11],砭人肌骨[12];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 绿缛而争茂[13],佳木葱茏而可悦[14];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15]。夫秋,刑官也[16],于时为阴[17];又兵象也[18],于行用金[19];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 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20];夷则为七月之律[21]。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 物过盛而当杀。

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形容秋状,突出其肃杀与摧毁万物的威力,为下文作铺垫。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22]。人为动物,惟物之灵[23],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 其精[2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25],黟然黑者为星星[26]。奈何以非 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27],亦何恨乎秋声!”

第三段通过无情草木与有情之人的对比,发出“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的感叹。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第四段以四壁虫声反衬作者的孤独与感慨,仍以“秋声”结,呼应开头。

3.注释

[1]本文作于嘉祐四年(1059),这年作者已五十三岁。

[2]悚(sǒng)然:惊惧的样子。

[3]浙沥:雨声。以:而。萧飒:风声。

[4]砰(pēng)湃(pài):象声词,形容波涛汹涌声。

[5]鏦(cōng) 鏦铮铮: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声。

[6]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军时,令军士口中衔枚(一种筷子状物),以免说话发出声响,影响保密。

[7]月河:天河。

[8]惨淡:阴暗无色。

[9]烟霏云敛:指烟云飘散聚合。霏:飞。敛:聚。

[10]晶:光亮。

[11]栗(lì)冽:寒冷的样子。

[12]砭:古人治病用的石针,这里是针刺的意思。

[13]缛:繁盛。

[14]葱茏:草木青翠繁荣的样子。

[15]一气:指秋气。余烈:余威。

[16]刑官:掌刑法的官。古人以天地四时命官,即六卿。六卿中的司寇为秋官,掌刑法,又称刑官。

[17]于时为阴:古人以阴阳配四时,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18]兵象:古代征伐多在秋天,故秋天象征刀兵。兵:战争。

[19]于行用金:古人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分配四时,秋天属金。

[20]商声句:古人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对应四时,商属秋。西方:是秋天的方位。

[21]夷则句:古人以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分配十二月,七月对应夷则。

[22]有时两句:有一定的季节,此指秋季。时:季,季节。

[23]惟物之灵:人是万物之灵

[24]有动两句:心中有所触动,精神必定会受影响。摇:损耗的意思。精:精神。

[25]渥然丹者为槁木:意指红润的脸色变为枯槁。渥丹:浓郁润泽的朱红色。

[26]黟(yī)然句:指黑发变白。黟:黑色。星星:喻白色。

[27]戕(qiāng)贼:摧残。

4.提示

一、嘉佑三年(1058),作者的官职是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尽管仕途进入顺境,但多年的政治斗争使他看透宦海的险恶,产生了厌倦之情;

加之开始步入老年,人生迟暮之感渐渐滋长,本文是是作者反思的结果。既追求超脱,也不免带有消极保守成分。

文章由凄切秋声入笔,反复渲染,又从自然界有声之秋转写人世间无声之秋,最后揭出“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主旨。

二、作者为突出秋威,从多方面描写秋声:

先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第一段中的风雨声、金属撞击声、 人马行走声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听觉联想;

其次从视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童子外出探看一段,用树影晃动的视觉衬托“声在树间”的秋声,十分巧妙;

再次是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如第二段中选择烟云、天日、寒气、 山川等景物,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加以摹写,极力渲染秋气的肃杀寂寥,由此烘托秋声。

为渲染秋声,作者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第一段有借喻、明喻,反复形容秋声,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十分形象生动。

三、这是一篇文赋。

文赋在赋体上善于铺陈、以四言和六言句式为主、基本押韵的基础上,更加散文化,句 式多参差,押韵也较自由,具有散文的气势。

较早的文赋有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秋声赋》采用传统赋体常用的主客对话的结构方式,主是“欧阳子”,客是“童子”。

在语言上,以散句为主,杂以骈偶、韵语,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之一。

1

END

1

自考,自学

纯粹为了约束自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1.7.4秋声赋(精读)-欧阳修-宋——古文选二2012版00533》,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鲁飞20112024-01-19 23:27鲁飞2011[网友]36.0.3.62
    这篇文章详细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读来让人如痴如醉。
    顶31踩0
  2. 镜水2024-01-19 07:23镜水[网友]61.87.207.48
    学习古代文学,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顶0踩0
  3. 素之美2024-01-18 15:19素之美[网友]115.123.49.178
    老师讲解得很到位,让我受益匪浅。
    顶7踩0
  4. 龙飞虎圣2024-01-17 23:15龙飞虎圣[网友]103.27.57.39
    看完这篇文章,对宋代社会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
    顶0踩0
  5. 凛冬2024-01-17 07:11凛冬[网友]203.91.123.147
    虽然有些句子语言古怪,但还是很有意境。
    顶0踩0
  6. 会有那么一天2024-01-16 15:07会有那么一天[网友]202.20.120.92
    感觉欧阳修的文笔很优美。
    顶9踩0
  7. 海的声音2024-01-15 23:03海的声音[网友]45.116.38.180
    精读古文确实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顶0踩0
相关阅读
如何评价宋朝的文风革新者欧阳修?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如何评价宋朝的文风革新者欧阳修?欧阳修为什么看不起清官包拯?

欧阳修自幼勤奋好学,天圣七年二甲进士十七名,从此步入仕途,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2011-12-16 #经典句子

从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入手 说说他人生中种种情感和志趣

从欧阳修的抒情散文入手 说说他人生中种种情感和志趣

他的散文种类繁多,其中抒情类散文占据很大一部分

2008-09-03 #经典句子

浅谈醉翁欧阳修的文体 在各个朝代的接受境遇

浅谈醉翁欧阳修的文体 在各个朝代的接受境遇

因此,后学者追踪宋代文章的创作,无论是非,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对欧阳修的评价

2015-09-30 #经典句子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有什么

欧阳修的散文名作有什么

1、醉翁亭记连同欧阳修的鸣蝉赋、秋歌赋一样,都保持了骈文注重声律辞采的特点,散文句法的加入,又使得文章节奏变化协调,舒敛自如

2017-11-12 #经典句子

欧阳修铁腕正文风

欧阳修铁腕正文风

宋代建立后,流行唐末五代延续下来的浮艳文风,称作西昆体

2008-05-06 #经典句子

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水准 浓缩千年智慧 堪称真正的人生指南

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水准 浓缩千年智慧 堪称真正的人生指南

然而就有这么一本书,汇选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名篇佳作,虽说是面向初学者的教材,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入门必学的经典选集,这本书名叫古文观止

2023-10-11 #经典句子

秋声秋色:文徵明行书《秋声赋》

秋声秋色:文徵明行书《秋声赋》

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2023-10-06 #经典句子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章语言明白易懂 深得一唱三叹之趣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章语言明白易懂 深得一唱三叹之趣

他重举韩愈古文运动的旗帜,反对当时以西昆派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2023-08-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