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用15句话读懂中国2000年的历史

时间:2024-01-15

如果再把各个学术性很强的历史研究资料看一遍,恐怕也不是谁都能看得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读起历史来,大多是按照朝代顺序下来的人名、时间、地名、战争、宫廷斗争的组合,看过之后,知道了一些历史故事(也包括大肆戏说的历史故事),这充其量也就是知道点故事而已,但是对于历史来讲恐怕还是没弄清楚,就是说你在看了有趣的故事之后可能没弄懂为什么会是那样。如果再把各个学术性很强的历史研究资料看一遍,恐怕也不是谁都能看得的。要是想给孩子讲一讲或者是给孩子指引个方向那就比较困难了。

有没有简单一点的读法呢?回答是肯定的,这里我就整理一篇短文,用纵向剖面历史的方式,用历史中15个人的15句话来简说一下2000年的历史,希望能对读史有点启示,如果真能这样,真不免有操豚蹄而祝篝车之俏了。

皇帝的家底有多少?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曾对他爸爸说过这样的话:当初你说我不行,不能够干活劳动也不能置业,还不及我家二小子。那现在你来看看,我和你那二小子谁的产业更多呢?

这就明白地说出:在君主专政时代,国家是皇帝一人的私有产业。

一代不如一代的皇帝

历史上最著名的白痴皇帝当属晋惠帝,之所以获此第一称号,是因为他听报告说老百姓已经穷得没有饭吃了,此君居然如此发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饼呢?

这正是说明皇帝在世袭制之下,皇族的生活已经完全和社会脱离了,可以说是与世隔绝。这么传下去,也就一代代低能了。

皇帝的两大支柱(1)官僚

北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受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其中文彦博就对神宗说:吾皇陛下,您应该知道,和您一起治理天下的是士大夫而不是老百姓啊!

这句话正是说皇帝拥有国家这个私人财产,但在管理的时候也不能为所欲为,权利也是有限度的,你不能走到和士大夫相对立的一面去。毕竟,士大夫们才是你皇帝的管家。

“官”在“民”心中的地位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了举人后高兴得发了疯,于是有人出主意说找个他平时害怕的人来吓唬他一下就会把他吓醒,就找来了他的岳父胡屠户,胡屠户却说:“(范进)虽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后来打了一巴掌后,手掌还真就疼了起来而且还变了形,于是此君自我懊恼:“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这就看出普通百姓对于官僚的看法:抱有绝对的敬畏心态。也由此官僚就有了超于常人的特权而民众也就甘心俯首了。而一部分官是从民众中产生的,变成“官”后,就是皇帝的管家,变成官僚地主权贵了。

产生“官”的途径

唐太宗实行科举考试的时候,看到应试的学生鱼贯而进考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都进入我的圈套了。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就是官僚进身的主要途径,也是产生“官”的最主要的方式。总结说“科举考试”就是封建社会皇帝选拔文官替他管家的制度。

皇帝的两大支柱(2)军队

宋太祖担心军队不好控制,就对有兵权的哥们们说:你们虽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于是属下纷纷辞职,他们所拥有的兵权全被解除,归于太祖一人。

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反应了君主专制时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升级,兵权也就这样被高度集中了。

谁在养活皇帝、官僚、军队

《红楼梦》里描写说有一次过年,宁国府的佃户前来缴租,曹雪芹给列出了清单,分实物和现金银子两大类。这时候贾珍对佃户乌庄头说:“不向你们要向谁要?”

这句话充分显出官僚地主对于农民的剥削状态。就是说皇帝、官僚们的繁华奢靡生活用度全都由农民来供养。农民生产的经济基础只有土地,是农民在土地上的劳作供养着奢靡的官僚贵族和统治者。

君主专制下农民的生活

汉代晁错说了这样一段话:“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凉。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天天都是工作日,没有假期,而且生活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值得一提的这还是在“文景之治”的时代,要是在别的昏君当政的操蛋时代,那就更难想象了。所以,那时的农民生活可不是田园诗人们在诗歌作品中的描述,只是他们的想象或是理想罢了。

为了生活而起义

农民当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只好拿起锄头来起义,用这种方式让自己得以活命。李自成起义时候,向农民发出的号召是:“迎闯王,不纳粮。”

这种号召几乎在历次起义中都有相同相近的提法,可知农民们的起义目的其实就是简单的、朴素的为了生活而斗争。斗争的对象自然就是搜刮他们工作成果的官僚、地主、统治阶级了。

民族所历经的融合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如此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形象的写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那是兵戈铁马的连年战争关系,而且曾一度被北方少数民族打进长城,造成政权一度分裂,而且还有元、清两代被其全部统治。

英雄产生的基础

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之后,当然会有勇士站出来抵抗。宋室南迁后,宗泽曾对宋高宗说:河东、河西的人民纷纷起来勤王救驾,甚至在脸上刺字表示和金人势不两立,他们都是忠义之士啊;您现在却把他们看成是盗贼,岂不是裭夺了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吗?

古代的英雄们正是尊重人民群众的抗战力量,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也符合人们的愿望,得到人民的支持,成为被我们爱戴的英雄。

汉奸的祖宗和后裔

“儿皇帝”这个自称,使五代时的石敬瑭成为中国历史上汉奸的祖宗。他求得契丹的帮助后,被契丹人封为“皇帝”,又把燕云十六州给了契丹,每年还给巨额资金做为供奉又自称“儿皇帝”。

被外族侵略的时候,我们的中国也不全是受人们爱戴的英雄,而且投敌的汉奸数量更多。用南宋太学生对当时汉奸的评说就是:“其庸缪不才、妒贤嫉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所谓社稷之贼也”。近代的汪精卫、周佛海之流皆是此类。

要活命须自救,要自救须变法

面对社会矛盾的激化、异族的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来变法改革的主张。清代康有为对光绪皇帝曾说:“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社会问题就在于官僚贵族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与之对立的农民则遭到严重剥削,农民无以为生就发动了起义来抗争。所以用变法来缓和、缓解这些问题,成了历代君主维护自己政权的自救手段。

变法的真相

清朝的最后七八年间,慈溪太后也开始实行变法立宪,但颁发的《宪法大纲》却这样说:“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可以看出,这位老佛爷还是在抱着君主专制的美梦,结果,变法毫无悬念的失败,之后,清朝很快就灭亡了。跟历史上的数次大变法一样:失败之后,政权也很快就都灭亡。其实他们所遇到的危机,是产生在官僚、贵族、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之上,不改变社会制度,是不可能改变那些矛盾的。历史上的数次大变法,其本质几乎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不是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而人民群众诉求的也正是一个基本的生活而已。

走向共和

辛亥革命之后,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在北京发表演说,指出:“中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这句话确认了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

从此,封建制度彻底瓦解,中国人走向了共和,中国古代的君主专政历史也就画上了句号。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用15句话读懂中国2000年的历史》,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Bodhi2024-01-20 05:48Bodhi[海南省网友]203.132.43.22
    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作为学习2000年中国历史的入门指南,简单易懂又全面。
    顶50踩0
  2. 微笑忘忧伤2024-01-19 16:23微笑忘忧伤[香港网友]103.36.99.152
    作者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对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很好的压缩和归纳。
    顶1踩0
  3. 尘埃?|ご落定2024-01-19 02:57尘埃?|ご落定[青海省网友]203.30.175.244
    虽然简短,但足够覆盖中国200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值得一读。
    顶0踩0
  4. 苏颜城2024-01-18 13:32苏颜城[江苏省网友]45.115.237.168
    这个历史回顾太生动了,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当时的时代氛围。
    顶0踩0
  5. 三皮2024-01-18 00:06三皮[香港网友]103.240.158.68
    想要了解中国2000年的历史,这篇文章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顶1踩0
  6. 朱昌盛2024-01-17 10:41朱昌盛[广西网友]202.14.111.125
    作者对2000年中国历史的概括太到位了,简洁又有深度。
    顶0踩0
  7. 学B-)养成中2024-01-16 21:16学B-)养成中[河南省网友]103.44.88.206
    看完之后感觉对中国2000年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顶8踩0
  8. 低吟、浅唱2024-01-16 07:50低吟、浅唱[河北省网友]103.40.42.9
    真是太有趣了!
    顶10踩0
  9. 繁花臆梦终破晓2024-01-15 18:25繁花臆梦终破晓[安徽省网友]59.38.243.177
    这篇文章真是太实用了,15句话读懂2000年的中国历史,省去了我大量的时间。
    顶18踩0
相关阅读
10句话读懂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10句话读懂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唐衰于杨玉环;明亡于陈圆圆;清败于太后慈禧。3、历史有无数的选择,选择在某个人手里。秦之李斯,助纣为虐,焚书坑儒;汉之王莽,书生治国,一塌糊涂;唐之安禄山,安史之乱,由盛转衰;宋之王安石,变法维新,...

2023-12-30 #经典句子

暑假书单:一生至少应该读懂一本的20本中国文化古籍

暑假书单:一生至少应该读懂一本的20本中国文化古籍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

2023-07-25 #经典句子

《吕思勉极简中国史》赋予文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丰富内涵

《吕思勉极简中国史》赋予文字更好的视觉体验和丰富内涵

...常州,近代史学家。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先生一生桃李满天下,文史大家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均为其学生。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

2011-12-14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要不要系统的学习?细读余秋雨《中国文脉》

传统文化要不要系统的学习?细读余秋雨《中国文脉》

...么叫诗人。此后司马迁写下了《史记》,这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母本,也是中国文学的母本。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竹林七贤,王羲之《兰亭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数学家祖冲之孙出了圆周率,地...

2023-06-20 #经典句子

张维为“良句”:我国传统文化难道不好么?中国教育排名世界顶端

张维为“良句”:我国传统文化难道不好么?中国教育排名世界顶端

...如果按照世界的标准的话,我国的很多中小学生都已经是历史学家了!当然张维为教授更想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就进行树立培养,并且让传统的知识延续至今。不过就此言论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几...

2023-07-11 #经典句子

文化·视点|“温情和敬意”的表达——对话纪录片《中国》制片人 总导演李东珅

文化·视点|“温情和敬意”的表达——对话纪录片《中国》制片人 总导演李东珅

...时期和离的夫妻李巧儿和翟生。(受访者提供)讲述中国历史的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日前收官,其在互联网平台播放量和相关评分位居前列,获得广泛赞许。纪录片如何展现浩瀚博大的中国历史,做到“叫好又叫座”?新华社...

2023-08-15 #经典句子

中国古都和文化:诉古都三千余年兴衰 明历史变迁背后的故事

中国古都和文化:诉古都三千余年兴衰 明历史变迁背后的故事

坦白说,我不算一个酷爱历史的人。选择《中国古都和文化》这本书,源自私心,来自惦念,因为我毕业于古都,所以每当听闻别人提及这两个字,我的心中免不了为之一颤,原来,有些事儿和有些景儿真的会在人脑海中记一辈...

2007-10-29 #经典句子

话文物 谈故宫 访昔人 我们也可以这样推广中国

话文物 谈故宫 访昔人 我们也可以这样推广中国

...宫”,即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之地。这些故宫的文物、历史以及守护人,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三个主干篇目:话文物、谈故宫、访昔人。主题多元。全书17万字,分成90话,每话平均未足2000字。说明作者的写作宗旨并非深度探讨...

2023-05-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