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极致的体验成就金句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成就了奉献的感情

时间:2024-01-1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朝李商隐无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朝李商隐《无题》

诗文漫读:难以相见,又难以分别,就像春天里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的惆怅。

春蚕到了死,它才会不再吐丝,蜡烛到了完全熄灭,那泪水才会消散。

因为思念而起的憔悴,让美丽的头发,改变了应有的华丽,夜晚的行吟,反而觉得月光的清寒。

蓬山离这个地方好在并不遥远,那带着书信的鸟儿,快去替我看看她。

初衣解诗:这首诗写的虽然是无题,但重点强调的是分别的“别”。而这个分别里有着浓浓的思念和痛苦。痛苦到一种什么样的地步呢?

作者用了前无古人的一句话。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个比喻何其的精巧而高妙,又何其的生动。春蚕到死,它才会停止吐丝,这个巧喻,比喻了思念的深重贯穿了身心,同时“丝”又是“思”的谐音,一语双关,接下来的那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更加重了思念的极致,这是拿生命在奉献爱情。所以每当读到这一句时,就感觉沉痛,又感觉到了极致的无望和决绝。

自古以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着不计其数的解读。

第一,这是肯定的相思到极致时候的身心变化。这是所有爱情中或者相思中的人所能够体会到的思念的心理,因为思念绵绵不绝,而又因为分别牵扯到了心痛,而导致泪水不干。爱情是什么呢?是两个人发现了对方,愿意融为一体,不愿意分别,因为分别是有疼痛的。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爱情是一种天性的吸引加上心理上的依恋。

所以李商隐的这首诗获得了历代男女的共鸣。因为在传统封建的伦理下,大多数人的成长,都是在一种家庭之爱未获满足的前提下,对爱的投入,包含了所有生命过往的不幸和寄托,也使得相思分外的牵心动魄。

第二,这种极致的体验,能够被精准的比喻描摹出来,肯定是作者李商隐有着这种极度的体验,这个毋庸置疑,但他在这种极端体验里,巧用了春蚕和蜡烛,被认为他其实是有极度的智慧和世间万物的观照。因为他很清楚,无论是思念还是执着的代价,就是死亡。但是李商隐却执着在这种死亡的过程里,愿意用思念和执着充斥生命。所以这首诗看起来非常的绝望和伤愁,实际是有人生命的魄力和韧力的。因为潜台词是他知道,他进行,他愿意。

第三点,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为什么到后来引申为对事业的执着,对牺牲的赞美呢?在当代这往往形容为孩子付出的老师,为子女奉献的父母。正是因为李商隐说出了极致的感情就是如此,是一种执着,是一种燃烧。而这种感情在生活中获得的极大共鸣,就是那些愿意奉献并无悔的人。

第四点,极致的体验成就了极致的金句。我们很多人都在解读无题时,认为这是写的一种男女的相思。作者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他自己含糊其辞的说“楚雨含情皆有托”“高唐云雨尽堪疑“。这也就是无题成为千百年来最大的难解之谜。我们很难说清楚李商隐是不是只因为男女思念而写成的句子。但是初衣清楚的是,他不幸颠沛的童年,成就了他对感情的敏感和执着。这个中间蕴含着多少的身世之感,已经无从究竟。我不打算阐述这个中间到底他托的是什么,我只知道他的这个感情里肯定是有着在爱情之外的各种人生悲情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他下面写了什么。好在下面语气舒缓起来。生命并没有终结,虽然容颜憔悴,感觉月光寒冷,还是因为顾忌的对方的安危和痛苦,愿意青鸟带上书信,给对方带去安慰。

所以说李商隐被后世尊为“情圣”也是有道理的。他并没有执着在自己的极致的体验里癫狂,而是非常体贴的知道对方也一定如此,在生命终结之前,他却尽能力的安慰,哪怕只是一种心意。

这种在爱中的体验,牺牲,回护,正是一个正常人对感情郑重,对爱负责的态度。正是这样的九曲回肠,才有许多人的共鸣。更从一首无题相思的情语,引申到生活其他方面的体验。包括对事业的执着,对信念的执着,对家人子女的厚爱和奉献。尤其是“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更成为了对老师园丁的赞美。因为这里面有一种浩大的牺牲。

让我们重温这首动人的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诗中的爱和美。欢迎留言置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极致的体验成就金句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成就了奉献的感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天山白云2024-01-17 20:51天山白云[西藏网友]103.26.1.192
    这句话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奉献精神,真的很打动人心。
    顶16踩0
  2. 圆梦少年2024-01-15 23:58圆梦少年[宁夏网友]221.133.233.51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这两句诗句真是绝美,展现了奉献的感情和坚持的精神。
    顶0踩0
  3. 紫瞳中的悲伤2024-01-14 03:06紫瞳中的悲伤[云南省网友]202.14.111.14
    极致的体验成就金句,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度的感受,让人流连忘返。
    顶3踩0
相关阅读
清代文人写一首诗 成就直追李商隐《无题》诗 惊艳了文坛

清代文人写一首诗 成就直追李商隐《无题》诗 惊艳了文坛

...馨的开始之后,便是无言的结局。这是黄景仁写这首诗的感情基础。所以,这首诗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可以说,这首诗在意境...

2007-03-07 #经典句子

古今爱情诗词名句 只有此人爱情诗最高成就

古今爱情诗词名句 只有此人爱情诗最高成就

...,他就是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

2017-07-15 #经典句子

九句最美爱情诗词 把深情写到了极致!

九句最美爱情诗词 把深情写到了极致!

一、长相思,摧心肝。出自唐·李白《长相思》。此写情人间离别相思的痛苦之情。“摧心肝”,是夸张修辞手法,意在突出强调相思的痛苦程度。二、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出自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一寸...

2023-11-06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句 常用来形容老师 是否真的合适?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句 常用来形容老师 是否真的合适?

...果我们一味去追寻他写这首诗的动机和隐藏在背后的真实感情,那么就会错过真正的重点,买椟还珠。就以这首《无题》为例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

2023-12-01 #经典句子

李商隐不是冷门诗人 他的爱情诗很美 诗句背后的爱情故事更凄美

李商隐不是冷门诗人 他的爱情诗很美 诗句背后的爱情故事更凄美

文·幽兰笑一笑李商隐是一位晚唐诗人,一生短暂坎坷,感情经历却绝非寻常。在仕途上,李商隐是牛、李党争的牺牲品。牛党的令狐楚赏识李商隐,让他高中进士;而李商隐却娶了李党王茂元的女儿,因此牛党认为他忘恩负义...

2022-12-31 #经典句子

李商隐是位专情男子 但他的一句爱情诗 现在被用来歌颂奉献精神

李商隐是位专情男子 但他的一句爱情诗 现在被用来歌颂奉献精神

...名,这对他的仕途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商隐和王氏感情很好,但他尴尬的境地不得不让他多年在外游历,所以导致他与妻子聚少离多,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寥寥...

2023-05-29 #经典句子

李商隐这首诗无一“情”字 却道尽爱情之悲 开头两句成千古名句

李商隐这首诗无一“情”字 却道尽爱情之悲 开头两句成千古名句

...以个别具体的情况,表达出人类普遍的情感经验。这一种感情,这一种经验,其实是你我都曾经验,都曾感叹的过去。此诗的关键字是“难”,尘世间的爱情,之所以令人觉得伟大,往往在于一个“难”字。“如果非要在这份爱...

2023-05-11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 被用于赞美老师 却少有人懂它的原意是写爱情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 被用于赞美老师 却少有人懂它的原意是写爱情

...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写主人公的心境,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

2016-07-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