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房檐上的灵魂 屋顶上的文化:太昊陵统天殿吻兽知多少?

时间:2024-01-05

今天,我们会在中国古建筑屋脊上发现一些雕刻精美的瑞兽形象,它们被统称作吻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9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中华文明六千年历史长河,每一幕繁荣盛世,皆是东方风潮的回归;每一个伟大时代,皆有载入史册的标志建筑物出现,浩浩汤汤将时代的巍峨与气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今天,我们会在中国古建筑屋脊上发现一些雕刻精美的瑞兽形象,它们被统称作“吻兽”。

“吻兽”和中国古建一样,源远流长。1960年,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郊区发现现存最早的纪年脊兽。在一件筒瓦脊兽的瓦内壁刻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样,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建筑史中,这些各式各样、寓意不同的仙人神兽渐臻于至善,不但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主持公道、护佑主人等吉祥美意;还起到增加重量,使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接合更加紧密;有些小兽装饰的瓦钉在结构上也稳固了屋脊和瓦垄,有效防止屋脊滑动;并且在正脊、檐角等有缝隙的两坡雨水易渗的交汇点,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稳固又不渗水的作用。

同时这些吻兽,也使古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美轮美奂,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评价道:"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这些吻兽是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波澜,映照在今人的眼眸,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似乎总能承得起所有的千回百转与不期而遇,守望着中华儿女栖身的家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座中国大型建筑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吸引着人们守望、铭记,淮阳太昊陵尤其如此。以统天殿为代表的太昊陵庙古建筑群,并非“官式建筑手法”。

河南著名古建专家杨焕成先生从1961年开始,数十次开展专项考察、古建维修、工程验收、营造研究、推荐国保、规划论证、消防检查等活动。

他认为:“这组建筑群的建筑风格、时代特征、结构方法、建筑技艺等与同期‘官式建筑手法’差异很大,其平面柱网配置,斗拱、梁架大木作,门、窗、栏杆装修小木作,台基、柱础、墙体、殿顶瓦石作,以及彩画、壁画等均系遵从河南等中原地区“地方建筑手法”制作的,同时,淮阳太昊陵庙建筑群所反映的‘地方建筑特征’,为研究我国古代陵寝建筑规制和中原地区明清木构建筑‘地方手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所以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

当伏羲文化遇上中国建筑,必将撩动时间长河的微澜。不仅仅是欲说还休的怦然心动,更是蕴藏丰富历史的文化故事。

漫步在羲陵神道之上,穿越重重古建筑,脚下响起的是历史和时代交辉相映的足音,最令人陶醉的是照古建角檐又投射下来的和煦阳光。

太昊陵古建群,千变万化、林林总总,关乎匠心,更是艺术;小到片瓦吻兽,大到宫殿楼阁,处处体现美的用心,更是宇宙时空观念的展现。气韵生动,流转不息,大美羲陵,于斯观止。

就太昊陵的核心建筑——统天殿而言,首先引人瞩目,外观亮眼的屋顶瓦作就非常有地方特色。它既不同于“官式建筑手法”的章法有度、端庄威严、恢弘大气,又不同于其他“地方手法”灵变多端、造型繁复、生动活泼。

虽不是皇家工匠设计建造,毕竟是地方官府用国库官银主持修建,又是祭祀官方认可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太昊伏羲氏的陵庙,故庄严与秀美,雄浑与精巧皆而有之,堪称明清木构建筑豫式“地方手法”的代表作。

统天殿为单檐歇山顶,又称九脊顶。除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从外部形式看,是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形成两坡和四面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

于太昊陵统天殿前,可以仰望正上方屋脊上的“吻兽”。明黄色的琉璃瓦覆盖着庄严神圣的统天殿,屋脊上的“吻兽”清晰可见。

每一尊皆越过千年日月星辰而来,在它们身上,时间仿佛凝固静止一般,风华不减往昔,生生不息。任凭岁月和风雨沧桑,作为建筑文化无言的记录者,它们记录着羲陵的众生百态、流年时光。

通过深度解读太昊陵统天殿的“吻兽”,可窥视羲陵古建的发展史。这些形态各异的“吻兽”造型,传承于历史、亲和于自然、谐调于人情,集各种愿望于一身。每一个,不仅仅只是一个孤立存在的吉祥象征,更是人们心中美好理想的心灵之向往、精神之寄托。

这些“吻兽”共有72个,分14种类型,46种不同的形象。有下列部分组成:

一、正脊上的吻兽(34个)

正吻(鸱尾)

正吻是指正脊两端各有一兽形装饰,两者相向,口吞正脊,又称吞脊兽。早期称鸱尾,文献记载中也有见鸱吻、蚩吻等称呼,这些名字的出现和更替反映出鸱尾的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

统天殿正脊上方,两个吻兽之间还有二十八星宿的形象,被位于正中间的吉星陶釉龛楼(陶楼两侧有侍者各一)以及两个狮驮宝葫分成四组,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星座,每组七宿。

吉星陶楼

侍者(各一)

狮驮宝葫(两个):分别有铁链连到吉星陶楼,对陶楼有稳定的作用。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貐;

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貐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二、其他部位的吻兽(垂兽、戗兽、脊兽、套兽等,38个)

统天殿正脊与垂脊垂直,共四条垂脊,垂脊下端的的装饰构件是垂兽

戗脊也称“岔脊”,其高度明显低于垂脊,并与垂脊呈45°相交,这也是区别于庑殿顶的显著特点。

戗脊中间是戗兽,戗兽亦名嘲风,为龙九子之一,爱冒险且喜登高望远。戗兽放在垂脊或者戗脊的“险处”,一来符合它的个性,二来让它保家宅平安,三来还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戗兽为界,分兽前与兽后两段,均为戗脊的组成部分。戗兽之前也叫角脊,角脊上列着一排动物雕饰,称脊兽。

通常最前面一个称仙人(或仙人骑鸡),后面一排小兽多做蹲踞状,清称走兽(宋称蹲兽)。这些小兽使用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所处的朝代和建筑等级有直接关系,是戗脊最具艺术活力的部位。

统天殿上的走兽从前端往后共四组,每组五个,分别是龙、凤、狮、天马、押鱼。

天马

押鱼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角脊最前端的并不是常见的仙人骑鸡,而是形态各有不同的四个骑马的武将,被称作“四绝人”,分别是庞涓、子都、韩信、罗成

其意义昭示后人不要像他们一样,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甚至嫉贤妒能、暗箭伤人,最后落个死于非命的下场,要及时悬崖勒马,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免得掉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套在仙人(统天殿为“四绝人”)之下仔角梁的预留榫上的兽头形陶质装饰构件叫做套兽,既美化了檐角又可以保护仔角梁的顶端不受雨水侵蚀。

在南北屋面的中央还分别各有一个立人(拉链神人),背后有铁链,南北垂直连向吉星陶楼。与东西方向连接狮驮宝葫的铁链共同构成十字交叉形,起到稳固吉星陶楼和装饰的作用。

总之,屋脊上的这些兽形装饰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至于消灾化吉,辟邪除凶的说法仅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精神寄托。然而它却装饰了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点缀了统天殿那美妙而又尊贵堂皇的冠冕,这种中国传统大屋顶上特有的装饰构件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断的推敲和锤练而达到了形式上的完美境地,最终以其独特的气质傲立于屋脊或檐背上,形成一条生动而不失庄严的的天际线。

附:二十八宿和四绝人解释:

二十八宿(音xiù):

古人用作观测日月五行运行坐标的二十八组星座,由于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的栖宿场所,因此称二十八宿。还把二十八宿分为东西南北四宫,每宫七宿,每宫想象为一种动物形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又称为四象。这就是《尚书》中所说的“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

古人还认为,二十八宿有主吉、有主凶,并拟出二十八首《值日吉凶歌》(略)。

还认为天上星宿与地下人事相对应,上有多少星,下有多少人,大人物是大星宿,小人物是小星宿,并选择东汉初年刘秀手下的二十八员名将与二十八宿相配合,拟出二十八幅《吉凶星像图》。

1.角木蛟,邓禹:生于公元2年,卒于公元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名将,曾任大司徒,后封高密侯。

2.亢(kàng)金龙,吴汉:生不详,卒于公元44年,字子颜,南阳宛县人,曾任大司马,封广平侯。

3.氐(音敌dī)土貉(hé),贾复:字君文,冠军人。曾任都护将军,军功卓著,封胶东侯。

4.房日兔,耿弇(yán):生于公元3年,卒于公元58年,字伯昭,茂陵人,曾任大将军,封好畤(zhì)侯。

5.心月狐,寇恂(xún):生不详,卒于公元36年,字子冀,今北京昌平人,曾任太守等职,封雍奴侯。

6.尾火虎,岑彭:生不详,卒于公元35年,字君然,今河南新野人,曾任大将军,封舞阴侯。

7.箕水豹,冯异:生不详,卒于公元34年,字公孙,今河南宝丰人,曾任大将军,封阳夏侯。

8.斗木獬(xiè):朱佑:字仲先,南阳宛人,曾任护军,建义大将军,封融侯。

9.牛金牛,祭(zhài)遵:生不详,卒于公元33年,字弟孙,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征虏将军。颖阳侯。

10.女土幅,景丹:字孙卿,栎(yùe)阳人,曾任偏将军,封栎阳侯。

11.虚日鼠,盖延:字巨卿,要阳有,曾任偏将军,虎牙将军,封安平侯。

12.危月燕,坚镡(tán):字子镡,襄城人,曾任偏将军,封合肥侯。

13.室火猪,耿纯:生不详,卒于公元37年,字伯山,河南密县人,曾任太守等职,封东光侯。

14.壁水貐,臧宫:字君翁,郏县人,曾任辅威将军,广汉太守,封朗陵侯。

15.奎木狼,马武:生不详,卒于公元61年,字子孙,河南唐河人,曾任捕虏将军,封扬虚侯。

16.娄金狗,刘隆:字元伯,曾任诛虏将军,骠骑将军,封慎侯。

17.胃土雉,马成:字君迁,棘阳人,曾任杨武将军,封全椒侯。

18.昂日鸡,王梁:字君严,安阳人,曾任大司空、济南太守,先封武强侯,改封阜城侯。

19.毕月乌,陈俊:字子昭,南阳人,曾任琅琊太守,行大将军,封祝阿侯。

20.觜(zi)火侯,傅俊:字子卫,襄城人,曾任积弩将军,封昆阳侯。

21.参(shen)水猿,杜茂:字诸公,冠军人,曾任中坚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封参蓬乡侯。

22.井木犴(jiān),铫(yáo)期:字次况郏县人,曾任偏将军,虎牙大将军,封安成侯。

23.鬼金羊,王霸:字元伯,颖阳人,曾任讨虏将军,封淮陵侯。

24.柳土獐(zhāng),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曾任光左将军,封阿陵侯。

25.星日马,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曾任五官中郎将,丹阳太守,豫章太守。

26.张月鹿,万修:字君游,茂陵人,曾作偏将军,右将军,封槐里侯。

27.翼火蛇,邳仝:字君伟,信都人,曾任太常,少府,初封武义侯,改封灵寿侯(仝,又作彤)。

28.轸(zhěn)水蚓,刘直(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人,曾任骠骑将军,封昌城侯。

(注:每个星座都有星座、五行、动物和人来表示。如角木蛟、邓禹:角,星座之一。木,五行之一。蛟:代表星座的动物。邓禹:骑蛟人)

四绝人:

1、庞涓:战国魏人,与齐人孙膑同学兵法,而不如膑。涓既为魏将,嫉膑之才,召膑入魏,施以刖刑(砍脚之刑)。后膑设计得归,为齐威王师。魏国围赵都邯郸,齐以田忌孙膑为帅,伐魏以救赵,忌膑出计大败魏师于马陵,涓智穷,兵败自杀。

2、子都:《左传》隐十一年:“公孙阏字子都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zhou,车辕)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传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3、韩信:秦末淮阴人,初从项羽,后归刘邦,拜为大将。伐魏、举赵、降燕,破楚将龙且于潍水,定齐地。汉五年与汉师会围项籍(羽)于垓下,项败自杀,信封楚王。与萧何、张良称汉兴三杰。六年,有人告谋反,高祖伪游云梦,执之,降为淮阴侯,十一年为吕后所杀。《史记》、《汉书》皆有传。

4、罗成:是隋唐时期的英雄人物,为人高傲自负,狂妄自大,做事不计后果,不留退路。(撰文:雷铁梁)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房檐上的灵魂 屋顶上的文化:太昊陵统天殿吻兽知多少?》,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潇洒的青草2024-01-20 00:23潇洒的青草[上海市网友]203.5.8.198
    对于这种古老的建筑文化,我总是觉得很向往。
    顶1踩0
  2. 马勒格·彼得2024-01-17 13:29马勒格·彼得[西藏网友]103.49.99.121
    能够将文化融入建筑中,真是太棒了!
    顶5踩0
  3. 豆゛〤2024-01-15 02:34豆゛〤[广东省网友]103.248.194.148
    太昊陵统天殿吻兽,一定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吧。
    顶9踩0
  4. 星空夜2024-01-12 15:40星空夜[青海省网友]202.122.132.88
    哇,这样的建筑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真想去看看!
    顶0踩0
  5. 请叫我素素2024-01-10 04:45请叫我素素[重庆市网友]202.12.111.23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感觉到好神秘啊!
    顶6踩0
  6. 淡淡忧伤、2024-01-07 17:51淡淡忧伤、[新疆网友]103.39.190.146
    真是太有趣了!屋顶上的文化,房檐上的灵魂,让人对历史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顶5踩0
相关阅读
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捐建《太昊伏羲陵御祭文碑林》落成典礼

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捐建《太昊伏羲陵御祭文碑林》落成典礼

12月26日,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倡议重刻并捐建《太昊伏羲陵御祭文碑林》落成典礼仪式在太昊陵景区玉带河北岸隆重举行。参加落成典礼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原河南省广播电视台纪委书记、河南省范蠡商文化促进会名誉...

2020-10-31 #经典句子

淮阳区文正学校小记者走进太昊陵

淮阳区文正学校小记者走进太昊陵

小记者认真记录菊花的相关知识。太昊陵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老师讲解太昊龙文化。红领巾讲解员为小记者介绍太昊陵。参与活动的小记者合影留念□记者 侯俊豫 朱东一 文/图本报讯 10月31日,淮阳区文正学校100多名周口...

2024-01-16 #经典句子

太昊陵景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 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太昊陵景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 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早已吹响,在太昊陵景区,随处可见是正在忙碌的人们,他们或是认真检票人员,或是拿着扫帚的环卫工人,或是垃圾清运工,或是细心的售票人员,或是为国旗做护架的电焊工,亦或是自文明志愿者。他们...

2019-05-26 #经典句子

上万人排队摸一块石头 保安喊了一句话 单身女孩赶紧缩回手

上万人排队摸一块石头 保安喊了一句话 单身女孩赶紧缩回手

...去摸石孔。自打进入农历二月之后,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区太昊陵内的“子孙窑”火了,很多游客都会专门来到这里,摸一下这个小圆孔祈福。有趣的是,一些并不知道“子孙窑”寓意的游客,看到很多人排队,也会跑过去凑热闹...

2022-12-03 #经典句子

跨越八千年的对话!《人民文学》推出徐锦庚作品《龙山寻根》

跨越八千年的对话!《人民文学》推出徐锦庚作品《龙山寻根》

...求证中华文明起源。伍在城子崖,看到一群模糊的背影:太昊,少昊,蚩尤……他们是东夷族群的先祖,也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史前的中国,中原居民属华夏族,山东居民属东夷族。太昊生活在大汶口文化晚期,淮阳曾是“...

2023-05-07 #经典句子

王万顺|易学与黄河文化(连载之二)

王万顺|易学与黄河文化(连载之二)

...《汉书·古今人表》中,把伏羲列为华夏氏族第一帝——太昊帝。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在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首领伏羲《周易·系辞传》:“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2007-06-26 #经典句子

一片梨叶通过房檐落入琴桌(文/晴也)

一片梨叶通过房檐落入琴桌(文/晴也)

秋风词清风拂动,在我深思的绪念中,有如高阁抚琴,手指勾、抹、挑、剔,声音幽远入万里碧江,云雾乍起。琴弦犹颤出昔日的声息,一片梨叶通过房檐落入琴桌,送来了今日树上的萧萧。根据去年和秋风的约定,秋风于今宵...

2023-05-17 #经典句子

【幕后花絮】以文化人 筑梦人生—公益微电影之《蒲之根》致敬教师节

【幕后花絮】以文化人 筑梦人生—公益微电影之《蒲之根》致敬教师节

...闪闪发光,我真是被深深打动了。”(《蒲之根》剧照)太昊陵管理处雷铁梁主任说:“从叙事学角度来看,一部电影就是一个大句子、一个复杂的信息符号系统。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或由不同的叙事者、不同的叙事...

2023-12-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