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4章:三省吾身 知易行难

时间:2023-12-30

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莒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3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文

1.4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注释

①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莒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称,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③传:老师讲授的功课。

释义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拾人牙慧说《论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论语学而篇第4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这一章中出场的是孔子的嫡传弟子曾参。之所以说他是嫡传弟子,因为颜回死后,孔子的学问是靠他发扬光大的。听南怀瑾老师介绍,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过世后,曾子首先编了《大学》。

《大学》原来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到唐宋的时候才独立了出来。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拜曾子为师,继承了孔儒道统。子思学成之后又著《中庸》。同时培养了孔孟之道的联席主角——孟子。

所以《四书》可以说同根同源,同出一家。而这圣儒道统当中最为关键的传承者就是曾参。

《集注》中说:“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其可不尽心乎!”,从这句话中足见曾子学问的纯正与珍贵。

“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可是要省察的到底是什么?

至少我自己在正式学习传统文化之前,都还不甚清楚。这三件事儿分别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三件事里面,最关键的三个字就是忠,信,传,习。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代表的其实是我们中华道统的核心。集注曰: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

忠就是要尽心尽力,所以我们在帮朋友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省察自问,我们有没有尽心尽力。

今天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朋友拜托我们一件事情,当时满口答应,可是过了以后,常常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背后的原因或者是朋友说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自己力不从心,但是因为抹不开面子,只能先答应下来,或者是答应的时候没考虑太多,可实际做的时候发现有难度,但是又不好意思再跟朋友说,对不起啊,我办不到。再或者就干脆是压根没上心,所以直接忘掉。总之一句话,都是没有尽心。

我自己以前也常常这样,但是后来知道三省吾身之后,我开始有意识注意。如果一件事朋友讲的时候我就觉得为难,我一定会直说,同时话不要说太满,只是说尽量去试,不能保证一定办到。

如果在办的时候确实发现很难推进,至少我也会给朋友如实回复,能力有限,深表歉意。我发现这个动作虽然不难,但是真做起来的时候并不容易。

这当中最要命的就是面子。朋友找我帮忙,当然证明我能力强啊。可是这个忙帮不了,那不就说明自己并没有那么厉害嘛。办不到又不好意思说,到最后只有用拖字诀。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愿意帮忙,为什么不愿意呢?因为要给朋友帮忙可能常常“出力不讨好”,所以,干脆就免得给自己找事,直接拒绝。

其实这两种情况,从根源上说,都是私欲惹的祸。因为有了这个私欲在,所有妨碍我的利益的事情,统统靠边站。

今天大家对这种现象似乎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传习录》中,王阳明在给弟子顾东桥的回信中曾说到:“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阳明先生一直主张,良知天理自在人心,在他没有为私欲遮蔽的时候,这个心是与天体同根,与日月同源的。所以在他的心里,没有自他之别、人我之分,自然可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廓然大公,清净本然。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不欺骗朋友,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光明本体其实原本就具足仁、义、礼、智、信,可是常常为什么做不到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一己私利而已啊。再说传不习乎?传就是师承,从老师那里学东西。我们平时讲学习学习,但如果只学不习,上对不起老师,下对不起自己。

关于学习,我们在开篇已经讲了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唯一想说的一点是,这里的传,传的是学问,习,习的是功夫。

我在学习的时候,参考的所有资料都在说,儒家学问的根本不过是忠、信二字。蕅益大师更是一语道破——此三事,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

看着是三件事儿,其实只是一件事儿,而何止是这三件事,这世上所有的事情到最后也都是一件事。无非就是在各种人事上历练,让忠、信之功夫更加纯熟而已。

南师说这三件事儿,如果只是做官样文章,讲起来容易,可是真正要做,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顶多只是振作一下而已。

我对此也是有深刻体会,论语当中圣人轻轻松松讲出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要躬身践行都是难上加难。而这个难只是因为我们心里的那个“我之私欲”。

但难并不代表做不到,如果我们可以日日省察,就像李佳琦直播时候指着口红说“买他”一样,我们也不断对自己的私欲说——“破他”,或许以日日用功,终可待到义理浃洽、我心光明的那一天。

当然了,光靠信念,只是其一,破除私欲的练习,其实也有方法。

私欲产生的根源,是心里有贪欲和执念,而贪欲和执念产生的原因,则是我们把本来无常的事情当成了恒常,把本来是虚假的小我,当成了真实存在,然后日日为其劳累奔忙,到头来,也只是“五欲尘劳枉自迷”。

所以,只要我们提起明觉精察的功夫,看清楚生命的真相,就一定会发现,天理良知,其实从未离开过,只是我们日用而不知而已。

《拾人牙慧说〈论语〉》

欢迎您和我一起

在搬运知识的过程中

寻孔颜之乐

证天人合一

文稿:心塾宇尘

朗读:金霞

审稿:弘孝、曾杰

音频制作:金霞

排版:金霞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4章:三省吾身 知易行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一尺天空2024-01-17 14:32一尺天空[火星网友]123.207.232.72
    这段文字对我的启发真的太大了,不管做什么都要多反省啊!
    顶3踩0
  2. 小熊咆哮2024-01-14 12:53小熊咆哮[台湾省网友]117.103.41.8
    @听烟花萦绕、%看了《论语》才发现,原来古人的智慧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启发意义。
    顶0踩0
  3. 听烟花萦绕、%2024-01-11 11:14听烟花萦绕、%[重庆市网友]203.6.248.161
    这章节真的让我深有感触,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
    顶0踩0
  4. 蓅淓斘2024-01-08 09:36蓅淓斘[国外网友]125.58.216.38
    学而不思则罔,真的是读了《论语》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
    顶30踩0
  5. 嗜血の天空2024-01-05 07:57嗜血の天空[香港网友]103.55.209.20
    这句话太经典了,知易行难,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顶6踩0
  6. 周昭飞2024-01-02 06:18周昭飞[云南省网友]123.196.217.180
    三省吾身,学习《论语》真的让我反省自己的言行啊!
    顶1踩0
相关阅读
吾日三省吾身经典语句分享

吾日三省吾身经典语句分享

...即工作的,新年新气象,每周总结,新的一年推荐一本书论语,其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一句靓语推荐给大家,推荐给大家今天是看到朋友圈,一位朋友分享的论语,,我也能将从中收获的内容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作者说:“小时...

2023-01-07 #经典句子

《论语》第三章: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第三章: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对于这几句...

2023-12-29 #经典句子

论语阅读:吾日三省吾身 开启内在觉性

论语阅读:吾日三省吾身 开启内在觉性

湖南桃源野地小稚菊再读《论语·学而》,曾子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学生。这句话翻...

2017-04-17 #经典句子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上):孝悌为本 本立道生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上):孝悌为本 本立道生

...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拾人牙慧说《论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这章的主角是孔子的弟子有子。有子ming名若,字子有。在整个《论语》当中,孔子所有的弟子出现的时候...

2023-12-12 #经典句子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6章(上):孝悌为先 文艺在后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6章(上):孝悌为先 文艺在后

...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拾人牙慧说《论语》,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论语·学而篇》第6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今天这一章内容上多...

2023-12-19 #经典句子

人到中年 三省吾身 问问自己这句话

人到中年 三省吾身 问问自己这句话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中年这个时间段,大风大雨也经历的差不多了,摸爬滚打在人世间的你做人处世也圆润了许多。到了中年,那股子年轻时候的冲劲儿也随着身体代谢的降低而消失殆尽了...

2024-01-07 #经典句子

《论语》开篇3句话 便道透了3种人生境界 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论语》开篇3句话 便道透了3种人生境界 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做学问,非常看重“知行”两字。于是就有了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行合一等词语,都是说要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与《中庸》当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

2023-07-08 #经典句子

古文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古文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一带头,秦国就二世而亡。不读原书,你所知的就永远是拾人牙慧,而且也不能真正理解何为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来龙去脉和合理之处。你可能会高估自己,认为拥有各种便利的现代中国人,远比“愚昧”的古人厉害。实际上...

2023-05-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