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这首议论诗歌颂风雅高节 诗句经典 多为后人借用

时间:2023-12-19

於潜县令招待苏轼下榻在绿筠轩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熙宁六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去於潜县视政。於潜县令招待苏轼下榻在“绿筠轩”中。一天,寂照寺慧觉禅师拜见苏轼,与他谈经论道。苏轼本身也是好佛之人,博学多才,谙熟佛学。两人论经下来,都各自钦佩对方。辩论之后,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苏轼很快便被这绿竹美景吸引了,当即挥毫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可以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人会变瘦,但没有竹子会让人变得庸俗。人瘦了还可以变肥,但人变庸俗了就难以医治了。旁人不理解,还笑问到这样言论是“似高”还是“似痴”?如果对着竹子,仍然大嚼,既想要有清高之名,又要美味,世上哪有这种美事?

这首诗借用了王徽之的典故,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爱竹,为人很是高雅。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命人种下竹子。有人问他原因,他只指着竹子回答道:“何可一日无此君”。这样描写,王徽之风雅高节的形象就跃于纸上。而苏轼引用这个典故来歌颂慧觉禅师,赞扬了他的超然不俗。

这首诗的前六句都是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在比较美德和美食的价值,也就是精神和物质。“食无肉”充其量不过是“使人瘦”,“居无竹”却会“令人俗”,这是在对高风亮节的赞颂,也是在对软弱无傲骨的人的警示。之后再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瘦可肥”、“士俗难医”,一个人有了高尚的情操,就有绿竹的节气,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俗态媚骨,丑行毕现。失去节气的人,往往自视甚高,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就成了苏轼说的“俗士”,医了也是浪费医药费。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旁人指的就是“士俗之人”,他们不认可诗人说的理论,认为不过是迂腐之言,却又不反驳,而是讥笑问“似高”、“似痴”?“士俗之人”圆滑世故,缺少节气,连反对都是模凌两可,怕结下梁子。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诗意谓:又想种竹而得清高之名,又要面竹而大嚼甘味,人间何处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有的是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是愿多置钱财,有的是想骑鹤上天,成为神仙。其中一人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升官、发财、成仙之利。这种人想要三者兼得,可是世上哪有那种好事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故事我们早就烂熟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这首议论诗歌颂风雅高节 诗句经典 多为后人借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LAnion2024-01-14 21:19LAnion[北京市网友]103.252.39.227
    @疯人愿苏轼的诗歌永远都能触动人心,真是文学界的瑰宝。
    顶9踩0
  2. 疯人愿2024-01-09 13:25疯人愿[广东省网友]203.8.211.49
    这首诗歌被后人借用的次数可见一斑,足以证明它的影响力。
    顶6踩0
  3. 宁雅装饰2024-01-04 05:30宁雅装饰[北京市网友]175.43.114.198
    苏轼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影响力真是无法估量。
    顶7踩0
  4. 向上奋斗的少年2023-12-29 21:36向上奋斗的少年[贵州省网友]103.254.21.141
    @我已逗比成神你速拜我为师这首诗歌的诗句经典,每一句都让人感慨万千。
    顶2踩0
  5. 我已逗比成神你速拜我为师2023-12-24 13:42我已逗比成神你速拜我为师[山东省网友]203.56.240.157
    苏轼的诗歌真是不愧风雅高节的代表,饱含深情。
    顶5踩0
相关阅读
苏轼被贬期间的一篇奇文 语言精辟饱含哲理 后人评价:无人能及

苏轼被贬期间的一篇奇文 语言精辟饱含哲理 后人评价:无人能及

...除了诗词之外,他还留下一篇奇文,语言精辟饱含哲理,后人甚至给出“无人能及”的高度评价,那就是入选中学教材的《前赤壁赋》。虽然文章挺长,共有600多个字,跟一篇中考作文差不多,却因为太经典,不少人都可以全篇...

2008-11-17 #经典句子

苏轼写了一首诗 包含人生道理 第一句就成为经典 却被误解多年

苏轼写了一首诗 包含人生道理 第一句就成为经典 却被误解多年

...最重要的还是一种希望。最精辟的言论乃至千古流传,让后人铭记在心。今天我们们就来好好欣赏一下这篇作品。《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上阙朗朗上口,把“春宵”价值...

2023-11-08 #经典句子

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直被误解至今 重点其实是下一句

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直被误解至今 重点其实是下一句

...资料,这首诗作的写作背景并没有确切的信息,多数都是后人的猜想和臆测。那么,仅从这首诗本身去判断,这不过是一首叹春之作。一开篇,苏轼就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单看这一句,后人很自然地就把它与“洞房花烛夜...

2023-10-09 #经典句子

苏轼临终绝笔词 用廿八字写尽人生禅意 后人却只懂前三句

苏轼临终绝笔词 用廿八字写尽人生禅意 后人却只懂前三句

...给他,希望能参透里面的玄机奥妙。这首诗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最后一首诗,里面包含着苏轼的毕生感言,它便是《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短短二十八字,读过后有...

2023-12-08 #经典句子

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直被误解至今 下一句才是重点

苏轼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一直被误解至今 下一句才是重点

...资料,这首诗作的写作背景并没有确切的信息,多数都是后人的猜想和臆测。那么,仅从这首诗本身去判断,这不过是一首叹春之作。一开篇,苏轼就说:“春宵一刻值千金”,单看这一句,后人很自然地就把它与“洞房花烛夜...

2023-11-23 #经典句子

苏轼落魄时最经典的一首词 充满了人生哲理 最后一句更是精华!

苏轼落魄时最经典的一首词 充满了人生哲理 最后一句更是精华!

...活的不易并没有掩盖他的审美和感知。苏轼词中的豪放是后人所模仿不了的,不仅仅是个诗人还是画家和书法家的他,在文学的成就也是十分高的,清新脱俗的写作风格也是独具一格,在书法和绘画上也是很有天赋的,每当我们...

2023-09-02 #经典句子

苏轼即兴而作的一首宋词 第1句7个字中有3个“多” 诗词中少见

苏轼即兴而作的一首宋词 第1句7个字中有3个“多” 诗词中少见

...遇》,显然写的是和好朋友孙巨源相聚之后,所写的一首经典词作。公元1074年10月,37岁的苏轼从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一路北去,自然也少不了的好朋友相聚告别。走到润州,也就是今天江苏镇江的时候,和好朋友孙巨源相...

2023-12-28 #经典句子

那一夜 苏轼写下纯洁的千古名句 可许多人读罢都会想歪

那一夜 苏轼写下纯洁的千古名句 可许多人读罢都会想歪

...许多人读罢都会想歪。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后人喜爱。诗以唐诗最具有代表性,唐诗以李白的诗最为经典。提到李白,率先想到的就是李白的一席白衣,一柄长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此豪放不羁...

2023-11-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