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物会说话:详解中国古代弓箭的变迁史

时间:2023-12-17

1963年,在山西朔县的峙峪遗址发现的一批石镞,年代最为久远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国使用弓箭的历史很长,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石箭头出土。1963年,在山西朔县的峙峪遗址发现的一批石镞,年代最为久远。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该石箭头距今28900多年。这说明我国至少在两万八千年就已经开始使用弓箭了。

▲峙峪遗址石镞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弓是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把漆弓,弓残长121厘米,弓身采用桑木边材制作,表面涂有生漆。标本被送到北京大学等5个不同的权威机构分别进行碳14和热释光年代数据的科学测定,测得结果是距今8000年前。这不但刷新了我国出土最早的弓的记录,还刷新了我国使用生漆的最早记录。在此之前,发现最早的漆器是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漆碗。而河姆渡和跨湖桥遗址间隔只有100多公里。

▲跨湖桥遗址漆弓

可能有人会好奇,石器时代的弓箭威力究竟如何呢?1966年,在江苏沛县大墩子遗址第316号墓中,葬有一具中年男性的尸骨。其身长为1.64m,左手握有骨匕首,在左肱骨下置有石斧。在他的左股骨上有一枚折断的骨镞嵌入。由此可见当时的弓箭杀伤力已经相当大了,仅仅硬度并不高的骨镞就可以穿透肌肉射进人骨。

1953年,湖南长沙月亮山41号墓出土了一把战国时期漆弓,长157厘米。弓身用竹子制成,中间一段由4层竹片叠合而成,外缠胶质薄片,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其所用材料和结构与《考工记弓人》记制弓需用的干、角、筋、胶、丝、漆六材吻合,且中部向内弯,说明工匠已懂得预应力的应用。

▲长沙月亮山漆弓

2003年,在兵书宝剑峡悬棺内发现了一把2000多年前的巴人漆弓,无论工艺还是弓型和长沙出土漆弓都极为相似。这应该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弓型。

▲现代复原的战国漆弓的形制

在吐鲁番洋海、苏贝希、胜金店墓地也均出土大量距今2800年前的弓箭。这些弓箭有别于战国时期的直拉弓,均为反曲弓,而且是木胎贴角片制作而成的角弓,具有斯基泰弓风格。

▲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的弓箭

可见,反曲弓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到了汉代,中国就普遍的都是反曲弓的形制了。由于汉代本土地区大体气候湿润,弓实物出土较少。在西域之外的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出土过汉代角弓的实物,马王堆三号墓也只曾出土过单体直拉木弓与箭矢。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疆尼雅出土了大量角弓,均为汉代时期,都是长梢弓。尼雅在汉代属于精绝国故地。可以说,至少精绝国的弓型是这个样子。

但是与新疆、甘肃出土的实物不同的是,在汉代的壁画石刻里所描绘的弓均为小稍弓的形制。我们可以推论,汉代中原地区,应该更加流行使用小稍弓,而非西域出土的长梢弓。

包括马王堆出土的漆画也都是小梢弓的形制:

唐代分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步兵用,角弓骑兵用,稍弓、格弓皇朝禁卫军用。目前唯一出土的唐代时期的角弓,是新疆高昌故城出土的一把角弓,现存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军博所藏的这把高昌弓具有明显的中亚角弓风格,应该也不是唐代中原普遍使用的弓型。唐代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中有描绘弓的样子。

宋代《武经总要》中也有记载弓,同样也是四种,分别是: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和麻背弓。

▲《武经总要》插图

▲宋代《大驾卤簿图》所绘持弓甲士

到了元代,蒙古人主要使用的是具有中亚突厥系风格的“螃蟹弓”。

▲元太祖骑射图

到了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中记载了六种弓。

但是在明代的绘画中,所看到的均为小稍弓,比如《出警入跸图》中所绘小稍弓。

以及现代翻印的明代绘本《水浒传》的插图。

可见小稍弓应该是明代主流装备的弓型。小稍弓的效能更高,箭射出的初速更快,射程也更远。

到了清代,就是我们常见的长稍清弓。

清弓的特点是,弓体巨大,弓梢长而反向弯曲,弓梢根部有明显弦垫,长弓梢增大了弓臂的负担,使得减速变慢,但是杠杆作用更明显,拉弓更轻松,可以做更大的磅数使用重箭来弥补。清弓使用的箭为流线型的中间粗,两头略细的掏挡子箭,相对较长较重,配合重清弓使用,短距离内威力更大,

但是射程和效能都远低于小稍弓。

清末以后,火器取代了弓箭走上了历史舞台,弓箭彻底退出了军事武器的序列。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物会说话:详解中国古代弓箭的变迁史》,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zhangyi74562024-01-06 00:18zhangyi7456[广西网友]203.57.200.58
    我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研究很感兴趣,特别是弓箭的变迁历史,这篇文章一定会让我收获颇丰!
    顶1踩0
  2. 我心慌@2023-12-27 01:25我心慌@[陕西省网友]124.132.42.164
    太有意思了!古代弓箭的变迁历史一直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期待能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文物的精彩内容。
    顶0踩0
相关阅读
颐和园日历上新!披露大量未开放区域 揭秘部分未展示文物

颐和园日历上新!披露大量未开放区域 揭秘部分未展示文物

...懂颐和园传统文化。日历的版面设计为“实景图片+文字详解”的形式,每天一页,每天一个故事。即便日历用完,也能变成一本日常使用后也不舍得丢弃的文化工具书。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日历首次对读者和游客披露园内主...

2013-03-12 #经典句子

文物会说话|南北朝金戒指

文物会说话|南北朝金戒指

—————————— 南北朝金戒指 南北朝金戒指 说到戒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爱情信物、婚姻标志等概念,脑海里也会出现黄灿灿的金戒指、亮闪闪的铂金戒指、华丽尊贵的钻戒画面。那么,古代的戒指是什么样的?又代表...

2022-12-16 #经典句子

她竟让三件中国文物开口说话!

她竟让三件中国文物开口说话!

Adidas最近的公布了一组产品图,在衣服上印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袖子上还设计了大队队长三道杠。令人意想不到,就这样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竟然引来国内网友的一片“群嘲”。究其原因,原来是Adidas把这款衣...

2010-07-08 #经典句子

文物会说话|清代青花瓷瓶

文物会说话|清代青花瓷瓶

———————————————— 清代青花瓷瓶 清代青花瓷瓶 说起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有人说它的本意是瓷器,有人说它源于瓷都景德镇的古代名称“昌南”的音译,无论怎么说,都可以印证中国瓷器在...

2023-02-03 #经典句子

韩国称弓箭是韩国人发明的 郭德纲的一句话惹得观众大赞漂亮

韩国称弓箭是韩国人发明的 郭德纲的一句话惹得观众大赞漂亮

韩国称弓箭是韩国人发明的,郭德纲的一句话惹得观众大赞漂亮大家都知道,在我国遥远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国家叫做韩国,国家不是很大,但是大话说了不少,韩国曾和我们国家多次争夺文化遗产,称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国家发...

2016-09-06 #经典句子

让文物说话活起来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让文物说话活起来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重点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收藏了顶级古代艺术品的藏家是不是感到了鼓舞和高兴因为我们就希望这个事早曰落实一下才能真正...

2023-11-25 #经典句子

“让文物说话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让文物说话 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题:“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新华社记者施雨岑、冯源、蒋芳、张玉洁“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

2023-08-16 #经典句子

看见文物|古代马车上用来支起伞的用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看见文物|古代马车上用来支起伞的用具你知道是什么吗

...金银错工艺表现出来,确实是难得的珍品。错金银工艺是中国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具体作法是用金银丝、片嵌...

2010-12-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