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诗是什么:从古文字角度解析

时间:2023-12-13

此文查资料、整理思绪、手写文稿、电脑打字等花去约七八个小时,其中艰辛,一言难尽,苦乐相伴,谨以记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何谓诗——从古文字角度解析

按:此文由杜若东原创,是三改稿,定稿于2018年农历小年夜9时08分。此文查资料、整理思绪、手写文稿、电脑打字等花去约七八个小时,其中艰辛,一言难尽,苦乐相伴,谨以记之。

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诗。

中华民族是一个早熟的民族,有悠久的抒情诗歌传统,无论是从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还是从《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还是记载在《礼记郊特牲》中的《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都证明了这一点,诗歌就这样与先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文学来源于劳动,有感而起,由衷而发,本自天然,不带雕琢。这不仅让我想起了8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少林寺》中的插曲《牧羊曲》,歌词中唱到: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儿满山飘。朴实的诗歌就这样出自一位牧羊的女孩口中。

诗歌的历史宛如一条长河,伴随了中国历史发张的始终,诗歌记载了历史,她是历史的咏叹。《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诗经,到《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接下来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作品如繁花铺地,作家灿若群星,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清代的蘅塘居士(孙洙)所编《唐诗三百首》是最为普及的古诗读物,国人都会吟诵几句,正是: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赢来也会吟,那么诗究竟是什么?

这不是一下子能说清的,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趣。

《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的解释是:文学的一种体裁,通常以丰富的想象和直接抒情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感情,语言精炼,节奏鲜明,带有韵律。

这两个注释似是而非,过于笼统,但其中都提到的节奏与韵律,这算是抓住了诗的形式特点,至于反应社会生活和感情丰富的想象,这些其他文学样式也有,全是正确的废话,至于提到直接抒情,那简直瞎扯了,对于大多数诗歌而言,都不是直接抒情,委婉含蓄才是诗的正格,不要误导小生好吗?

其实这也怪不得专家,古今中外关于诗的定义非常多,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当我们企图用一个僵死的概念去圈定鲜活的事物时,总是会捉襟见肘。文学不是数学,它并不能总座数和量的定量分析。还是,让我们回到古老的汉字——这活着的化石来探寻诗是什么的蛛丝马迹。

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诗,志也,从言寺声。元代熊忠在《古今韵会举要》引《说文解字》在“志”后补“志发于言”四字,也就是说,诗是用来表达“志”的东西,这句话由于过于简略,让今人看来非常模糊。

其实,许慎的话来源于一部中国古代伟大的著作《尚书》。在《尚书舜典》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这是舜帝让乐官夔教给古代贵族子弟创作诗歌的方法,歌咏言生遗容,这是指,这是指交给贵族子弟作诗的方法,让他们用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简言之,就是就是用言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情即为诗,这样的话,人们说话传情达意,岂不都成了诗?不是这样的,诗之所以为诗,有它的前提。

“志”的繁体字写作“誌”,在《说文解字》中,本无“誌”字,它是作为新附字出现的。可以认为“诗”本字就是“誌”,“志”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意也。“誌”《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记誌也。可以认为“誌”是“志”的分化字,承担了记载、记录的含义。所以“志”的主要含义就是记录,闻一多先生据此认为诗就是史实的记录。我们认为“志”的核心意义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而为言,记录成文,那就是“誌”。那么古人为何将“誌”中的“志”换做“寺”而成为“诗”呢?这是语言表达精密准确的需要。

具体说来有一下几个原因:

一、首先,在古人看来,“诗”和“志”,是一而二的概念,不过一外一内而已。“志”与 “寺”古时读音非常接近(抑或相同),它们都是“之”声。属于音近(同)假借。

二、寺,从寸,之声。《说文解字》解释:廷也,有法度者也。这其实是引申义。把寺理解为官府处理政务之处。其实,从更早的字形分析,本义是指手的动作:握持。即“持”的本字。但许慎的解释抓住了一个关键:就是寺跟法度、规则有关。这个法度之意,就来源于寸字。寸,本指手腕后一寸处,即寸口。由此引申处法度、规则之意。凡从寸字之字,一般于法度有关,如冠:古代帽是身份的标志,不可乱戴,要有法度准则。守,是古代官名,暗含以法度治理之意。尊,对尊敬的人当然注意分寸法度。

据上,我们有理由认为诗是誌的分化字,本来诗与史部分,后来出现“誌”承担记录历史意,而同音字“诗”则专用来表示“诗歌”的含义。为了明确和“誌”这以区别,特地用“寺”替换了“誌”中的“志”。借用“寺”这个声旁,还兼有表意的作用,说明诗并不是纯粹的言语记录,而是一种有规则、法度的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言语。正如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说:守法度曰诗。这种法度或规则就是节奏、韵律等。可以认为诗是经过加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美的文学样式。司马光在《赵朝议文稿序》中说:“在心为志,发口为言,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我们需注意的是,古代的诗,有时常狭义的指《诗经》。在古代,贵族之间,国家外事活动之间都流行诗教,常吟诵《诗经》来表情达意。孔子在《论语季氏》曾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他还说过:讼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可见,在春秋是以《诗经》为内容的诗教非常盛行,同时以《诗经》内容作为外交场合随机应变的辞令是很普遍的。

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当时多个诸侯国在宋国举行弭兵大会,代表晋国出席的正卿赵武(赵盾之孙)。弭兵大会后,赵武路过郑国,因晋已被推为盟主,郑简公对赵武殷勤款待。还安排自己手下七名大夫作陪。赵武就依惯例分别让七人赋诗,考查他们的心意。其中大夫伯友赋诗名为《鹑之奔奔》,其中有两句诗为: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宴飨结束后,赵武对自己的副手叔向说:伯友将要被杀了,诗是用来说明心意的(诗以言志)。他从诗中看出伯友蔑视国君,并公开表达自己的怨恨,注定不能长久。后伯友果被其他与其争权的大夫杀掉。这就是个生动的赋诗言志的例子。各国诸侯(大夫)乃至使者在朝聘外交、宴飨朝议时,常要赋诗言志,就是说通过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委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听者也据此判断说诗者的真实目的和内心想法,并推断出贤与不肖来。

最后,咱们再来说一下诗与歌之间的关系。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礼记乐记》)歌是在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放大、夸张,如果说诗是快板,而歌则是乐曲了。或谓,诗是长叹,歌是咏叹。有时诗歌的界限很难分清,只有连用了。

本文原创:杜若东。谢绝转载!更多古诗文知识请关注喜马拉雅FM 若东细讲文言节目。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诗是什么:从古文字角度解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孙太太2024-01-04 13:20孙太太[浙江省网友]202.41.128.32
    我一直对古文字和诗歌都很感兴趣,这篇文章一定会让我收获很多新的知识,期待阅读!
    顶4踩0
  2. 三文鱼2023-12-24 08:42三文鱼[四川省网友]203.21.136.124
    很有意思的话题,通过古文字的角度来解析诗歌,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顶1踩0
相关阅读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成”字的古文字字形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成”字的古文字字形

...东汉那个朝代没有机缘见到“甲骨文”所以从追本溯源的角度上来讲,许慎只看到“成”字在历史发展演变的一段历史所呈现的字体字形。那么许慎的研究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再说在不可能面面俱到,《说文》一书只代表许慎一...

2014-02-26 #经典句子

走进古文字 带你走进书法的童年时代

走进古文字 带你走进书法的童年时代

...体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写法。或对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造出不同字形的字。如此庞大的汉字体系,古今,繁简,异体可任人挑选,汉字这种丰富性是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3.线条性线条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虽然原...

2018-07-12 #经典句子

古文字构形研究与古文字考释

古文字构形研究与古文字考释

...,是可以“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从汉字形体来源的角度看,汉字是象形文字。但当汉字用来严格记录汉语时,汉字已高度符号化,其产生的很多变化不再是图画的变化,而是纯符号的变化。原本作为形体来源的形象被高度...

2007-08-26 #经典句子

三千年前的古文字被AI破译 MIT和谷歌开发失传语言的翻译系统

三千年前的古文字被AI破译 MIT和谷歌开发失传语言的翻译系统

...管翻译质量有待提高,但这也提供了思考语言的一个全新角度。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罗家明(音译)和雷吉纳·巴尔齐莱,以及来自加州山景城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曹源(音译),由他们组成的团队研发出了能够翻译失传语言...

2023-12-07 #经典句子

哪种文字被誉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

哪种文字被誉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古文字?

文字对于人们来言,就是用来形象表述事务的一种符号,其本身是没有生命可言的。但是,在中国却有一种文字被誉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文字。你知道是哪种文字吗?为什么要用一个“活”字形容它呢?中国纳西族先民创...

2010-02-05 #经典句子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门”字的古文字字形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门”字的古文字字形

“门”是一个象形字。从“门”字的甲骨文字形上来看,上部是一个横形的长木,现在我们称之为“门楣”。中间的部分是两扇可以开合的门,通常大门之门用作“门”,小门之门用作“户”。两扇门的左右两边是门的门槛,其...

2007-07-04 #经典句子

“古文字+京狮” 国安俱乐部的新标识您满意吗

“古文字+京狮” 国安俱乐部的新标识您满意吗

根据球迷们的票选结果,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于10月20日正式确定并公布新标识。相比于旧标识,新标识去掉了原有的商业元素,将“古文字”的设计理念与俱乐部吉祥物“京狮”完美融合。该标识将于2022赛季启用。北京国安足...

2019-08-29 #经典句子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耳”字的古文字字形

篆书书法汉字教学象形字“耳”字的古文字字形

“耳”字是一个象形字,其字形在甲骨文当中就像一个人的耻朵的外在轮廓。金文的字形还与甲骨文字形有些相像,可是到了篆书,字形开始有些线条化。“耳”字的小篆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就相差甚远。经过历史的发展,小篆向...

2010-09-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