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何你的安慰与鼓励无效?看完此文 会让叛逆厌学的孩子家长扎心

时间:2023-12-01

虽然情绪这个原则威力很大,但我希望你的出发点是真正的对孩子有所了解、有所关心、有所接纳、有所爱,而不是透过这样的方法达到孩子听你的话目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我们今天要来说一些关于情绪的话题,假设你已经学会运用好奇了,那么你就可以把情绪的原则加进来,你就会发现在情绪里与孩子好奇对话的时候,就有了更威力强大的方法。

虽然情绪这个原则威力很大,但我希望你的出发点是真正的对孩子有所了解、有所关心、有所接纳、有所爱,而不是透过这样的方法达到孩子听你的话目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你能够掌握情绪的原则,的确是跟孩子的连接沟通可能更为顺畅,你如果想要沟通效果更积极一点,我们就可以在孩子情绪上面做工作。

父母首先需要觉知自己的情绪,并且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的情绪逐渐成熟,这样才能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有效的预防厌学、叛逆、沉迷手机游戏的行为。

其实人们常常忽略情绪,人们把情绪与情绪的表达混为一谈。什么是情绪?什么又是情绪的表达呢?为了能运用好情绪这个原则,今天我先与你聊聊情绪这个话题。

人与感受

一个人的感受从广义上分为三种:环境感受、身体感受、心灵感受,这三者之间既紧密关联,又有区别。情绪狭义上是指一个人的心灵感受。

当一个人诞生于这个世界,便运用身体感官和世界接触:聆听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品尝各种味道,感知温度……这个我们称为环境感受。

除了感受这个世界,我们也感受到自身:放松、舒缓、紧张、疼痛、酸痛、刺痛、僵硬、灼热……这个我们称为身体感受。

心灵也有感受,一般人熟悉的感受是各种情绪:喜悦、兴奋、平静、害怕、生气、难过、不安、焦躁、尴尬、紧张……这个我们又称为情绪。

然最初以感官接触世界,并且逐渐认识世界。但这样的生长秩序,早被知识、概念、规则绑架,从而忽略感官的重要性,衍生出诸多问题而不自知。

多数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无法深刻感觉身处的世界,时常忽略身体的感受,忽略心灵的感受。

觉知与承认感受

我并非今天要在这里聊身心灵的话题,只是一直觉得开启感受的觉知,是家庭教育中深刻且重要的项目,但往往被绝大多的父母忽视了。

人时时刻刻都拥有感受,但是大部分的人并未觉知感受,反而选择忽略感受,甚至否认自己有感受,受到人们忽略、否定的感受,往往是“负面感受”居多:生气难过,害怕,不安,烦躁,紧张,郁闷……人们似乎认为忽略、否定负面感受,就代表自己没有问题,就代表自己情商高。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教育:“要努力学习,长大之后认真工作,不要带有情绪”,或者被告诫:“不要再闹情绪了!”,“遇事请要冷静,不要情绪化”

所以等我们长大成人了,对大多数人而言,情绪仿佛是洪水猛兽,而人们应对洪水猛兽的方法往往是拒绝去意识,拒绝去承认“它们”,让洪水猛兽在体内奔腾,只是欺骗头脑这个发号施令的皇帝。

你对情绪觉知的情况,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啊?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

表达感受

当你内心觉察了情绪,头脑也愿意承认情绪了,你会如何表达呢?

通常我们表达情绪往往是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也有人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达,真正的负责任表达,并非指责自己与他人,而是一种接纳自我情绪之后的承担。

前几天一位妈妈告诉我,她正面临如下状况:孩子上初中以后,就开始慢慢地厌学了,同时性格也开始变得叛逆了,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妈妈本想好好与孩子沟通,但是孩子要么就根本不听她说,或者就是冷漠的回应:“你喜欢怎么认为都无所谓,反正我就是不想上学!”

表面上妈妈很焦虑无奈,其实她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愤怒生气了,因为孩子的行为已经不符合妈妈的期待了,妈妈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尽责的妈妈,但现在却觉得是个很失败的妈妈。

于是某一天,妈妈看见孩子在家玩手机游戏,终于感到心中的愤怒,如果换做是你,会如何表达呢?

有的妈妈会以指责的方式,通过讲道理、给建议、责骂的口气,表达自己的意见:

“你怎么又玩手机了啊?你难道不担心自己以后没法毕业,找不到好工作吗?”

“你虽然不愿意上学,但在家也要自律,你玩手机已经很长时间了,要懂得规划时间。”

”都几点了?怎么还在玩手机啊,赶快收起来!书不好好读,就知道在那里玩!“

有的妈妈会以隐忍、委屈、无奈的方式不表达生气,或者对孩子说:“只要你觉得心理不难受就好。”

以上的回答,是我与很多叛逆厌学孩子的家长沟通后,听到的最多的答案。

你可能认为以上各位妈妈的回应,好像没有一项提及“生气”。

但是孩子常常会在内心困惑地反驳:“有啊!妈妈在语气上已经很凶了啊!”或者“妈妈从来不关心我内心在想什么,她一定是在生我的气!”

于是孩子的情绪瞬间爆发了,激动地站起来就跟妈妈反驳:“你真烦人!每次都这样!”,然后转身回到房间,狠狠地把门关上,继续玩他的游戏。

但是妈妈却还自认为她没有生气,“孩子虽然不上学在家,但是我也多没说他什么,我的脾气好的很!不会乱发脾气。”

这就是现在很多父母在情绪表达方面的共同点,生了气而不自知。

我已经听出来了引发孩子生气的关键就在于:孩子虽然厌学在家玩游戏,却被妈妈指责的语气激怒了内在情绪。

我问妈妈:”是你先生孩子的气吧?”

妈妈说:“没有吧?我没有生气呀!”

我又问:“你一点都没有生气吗?”

妈妈很肯定的回答:“对呀!我没有生气!”

于是我只能引导妈妈重新回到当时的情景,然后反问她:“如果你不生气的话,那你为什么会去干预孩子玩游戏呢?”

妈妈说:“还不是担心孩子长时间玩游戏不仅影响视力,也怕他上瘾后就更加不愿学习了啊!”

我没有去跟妈妈争辩,只是告诉妈妈:“你深呼吸几次,再仔细想想,你这种自认为的担心害怕背后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过了一会,妈妈才缓缓地说:“当时我真的被他气死了!”

那么孩子对妈妈这种应对行为是怎么来的啊?

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的,妈妈如果以生气愤怒的语气压制孩子,孩子要么就会以更生气愤怒的表达回应而已!

很多父母跟这位妈妈一样,生了气而不自知。可是有的家长在明白自己的情绪后,沮丧对我坦言,他们改不了自己发火的习惯。

如果是大人改不掉,那这个问题就很难解决了,因为孩子也很难改变,那谁先改变呢?我的答案是:当然是父母要先改变。

刚才那位妈妈,后来我通过与她的聊天才知道,她是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教师家庭,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不能随便生气”,“遇事要冷静,不要有情绪”。

如今她却发展到已经生气而不自知了,当妈妈以生气的态度和孩子互动,孩子又怎么会用健康的态度来回应呢?

大人除了无法觉知情绪之外,同时也常常压抑孩子的情绪,造成了孩子浮躁的内在。

比如孩子生气了,跟孩子说:“不准生气!”

孩子难过地哭了,跟孩子说:“好了!别哭了!”“不要再难过了。”

最典型的就是当孩子害怕、紧张时,父母常常用安慰的方式来回应。

当厌学的孩子告诉父母:“明天我又要去学校,我觉得好害怕!”

我常常听见的答案,就是父母跟孩子说:“你不要害怕,我跟老师都说好了,绝对不会因为学习而责骂你!”

当孩子心里很难受,父母常跟孩子说:“你不要难受!有什么可以跟妈妈讲,让我帮你!”

当孩子因为担心英语成绩感觉到压力,父母最常安慰孩子的话:“你真的不要有压力!我们不会太看重你的成绩排名。”

我也常常听见父母或老师鼓励孩子:“你只要努力,就一定没有问题的!”

试问这样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孩子解决问题吗?还是让孩子衍生出更多复杂的情绪呢?因为孩子一旦做不到,便可能对自己生气,因为自己生气的情绪在内心无法排解,自然就转移到对父母生气。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都感觉孩子很难像以前那样听话、好管教了,我们常常给这类孩子贴了标签:叛逆厌学的孩子。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到有点伤感,因为我曾经也是孩子,也有如此心路历程,最后还是分享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发生什么事了?如果孩子有问题,也是父母自身的问题!”

总结:孩子的情绪问题,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若要孩子拥有较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稳定而非浮躁不安,父母就要懂得善待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而非讨好、顺应或压制孩子的意志。

作者:壹心大哥,亲子沟通资深教练,两枚青春叛逆期孩子的70后父亲。多年家庭教育实践经验,专注亲子沟通领域。分享有深度的案例,聊聊有温度的对话。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为何你的安慰与鼓励无效?看完此文 会让叛逆厌学的孩子家长扎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柠檬水2023-12-30 16:36柠檬水[湖南省网友]14.196.101.55
    这篇文章真实地反映了一些家庭的现状,对于那些有类似经历的家长来说,肯定会触动内心。
    顶0踩0
  2. 莼静爱2023-12-15 23:33莼静爱[天津市网友]203.6.142.1
    或许是因为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而不只是安慰和鼓励。
    顶7踩0
相关阅读
孩子厌学叛逆的原因 是因为这3句话!家长别再说了

孩子厌学叛逆的原因 是因为这3句话!家长别再说了

但是,如果家长不顾及孩子成长的需要,胡乱地说一些伤人的话,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2023-06-02 #经典句子

3岁孩子太叛逆 越说越不听 这四个“非语言沟通技巧”更有效

3岁孩子太叛逆 越说越不听 这四个“非语言沟通技巧”更有效

明明才3岁的孩子却太过叛逆,越说越不听,每当听到孩子说不,他们就变得头痛,对孩子无计可施

2012-02-08 #经典句子

孩子太叛逆?家长巧用“接纳性”语言 缓解青春期紧张的亲子关系

孩子太叛逆?家长巧用“接纳性”语言 缓解青春期紧张的亲子关系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我们作为家长也会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孩子在行为和思想上与我们的冲突,它有时候表现为意见不一致,有的时候也是习惯上的差异

2023-10-17 #经典句子

伊能静遭遇女儿叛逆期 说了这样一句话被网友狂赞:满满正能量!

伊能静遭遇女儿叛逆期 说了这样一句话被网友狂赞:满满正能量!

转眼之间,小米粒已过一岁半,将近两岁了

2023-12-29 #经典句子

叛逆期怎么办?叛逆也有积极面 以下做法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叛逆期怎么办?叛逆也有积极面 以下做法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看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其实呀,是因为宝宝到了敏感期!2岁有些孩子会提前到1岁半到3岁左右的这段时间内,有一个生命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也被我们称

2023-09-17 #经典句子

“我不想读书了”孩子一句话 道出心中万千无奈 家长该如何应对

“我不想读书了”孩子一句话 道出心中万千无奈 家长该如何应对

你热爱学习吗?最近,在网络上有一则针对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你热爱学习吗?引起了我的注意

2023-09-09 #经典句子

孩子厌学情绪高?多半因为家长常说这3句话 赶紧反思改正吧

孩子厌学情绪高?多半因为家长常说这3句话 赶紧反思改正吧

开学后,有些家长和我反应,怎么孩子一点激情都没有呢?开学第一课回来问他老师讲了什么说不知道

2023-06-02 #经典句子

一个叛逆90后2012年的语录。

一个叛逆90后2012年的语录。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大爷的,人生若真只如初见,就不会有后来的是是非非了,更不会有你在这里感慨

2019-02-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