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比句点更悲伤》:超越死亡最好的方式 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时间:2023-12-01

比句点更悲伤是国内第一本由一线殡葬业接运员记录的生死故事集,也是一部很及时的生死救赎书,书中记述了36篇作者在殡仪馆亲身经历的有关生离死别的故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4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有一个老人,平时没事就喜欢到殡仪馆转悠,殡仪馆工作人员问他:“你为什么喜欢半夜在殡仪馆走来走去呢?”老头回答说:“常常来这里,就知道自己过得多幸福。”

《比句点更悲伤》是国内第一本由一线殡葬业接运员记录的生死故事集,也是一部很及时的生死救赎书,书中记述了36篇作者在殡仪馆亲身经历的有关生离死别的故事,在陪伴往生者最后一程的过程中,作者见证了各种悲伤的场景:有总是等不到子女的失智老人、不告而别的至亲、疾病末期之人的恐惧、中年丧子的悲痛......在不可抗拒的死亡面前,也带给了我们对于活着的更多的反思和深省。

我自己对死亡有切身感受是在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记得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从姥姥开始,父母双方的老人相继去世,三个都是因为心脏病突发,从犯病到离开仅仅几个小时,有的甚至没有来得及送到医院,那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死亡所带来的巨大的悲痛感。尤其是姥姥,去世地很突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向身体硬朗、每天下地、很少生病的老人家会突然倒下,在送到医院不到两个小时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死亡在幼小的自己心灵上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面纱。

死亡在带来悲痛的同时,也给生者上了最沉重的一课

佛教里讲人生如苦旅,死亡是其一,无论高低贵贱,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最终课题,或关乎自己,抑或是家人。在死亡来临时,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在殡仪馆工作的过程中,作者遇见了各式各样悲伤的故事,感受最多的就是往生者家人对于死者的愧疚,看着那些痛哭的面孔、悔恨的表情,面对无法挽回的遗憾,作者和同事不禁连连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有一位年纪不大的往生者,以一种很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作者的话说“惨不忍睹”——身上残缺不全,手断了,脑开了,以致于他的妈妈去殡仪馆认尸时,哭晕两次,不由得发出这样的疑问:

你怎么那么有勇气?你真的那么不快乐吗?你有没有想过我?

儿子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想必生前经历着巨大的、难以承受的痛苦,而对于母亲来说,看到孩子如此惨痛的下场,内心自然无法接受,几近崩溃,母亲的疑问一方面是对既成事实的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母亲对于儿子爱的缺失。

现实当中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有很多家庭,成员彼此之间心生隔阂,互不理解,但没有人主动去努力,打破这种僵持状态,没有意外的话,或许大家一辈子都不会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这位年轻人的遗体隔天就火化了,没有常规的那些仪式——招魂、灵位、告别式,并不是他的妈妈怨恨儿子的“自私行为”,从最初的不能理解、淡然漠视,到后来的尊重、心疼,儿子的死亡给这位母亲上了沉重的一课,悲痛让她几近崩溃,也让她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行为,开始懂得如何爱儿子,真正理解他,完全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

既然这世界对他来说那么不快乐,何不赶快让他完全离开这世界,或许这是最后我可以给他的。

这位妈妈的话让人既心酸又无奈,死亡让她失去了最亲近的人,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同时也唤醒了她内心深处对儿子最深沉的爱,这份爱一直存在,只是不曾有机会被拿出来展示。

有人会说人都已经走了,这样做还有什么价值,只不过自我安慰罢了,我更想说的是安慰也好,弥补也罢,对儿子来说,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是救赎,也是解脱,它让苦痛有结束的一天,让灵魂有安放的栖所,既然我们不可能因为悲痛随往生者而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往生者的灵魂想要告诉我们的“遗言”,所以与其说这位母亲是在弥补或者自我安慰,不如说她在回应。

告别的意义,是用尽全身的力量,好好活着

死亡如骄阳,虽然直接看刺眼,但是背过身去,就永远站在自己的阴影之中。所以,直视骄阳。

上文讲到了在世者行为的改变是否具有意义,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人其实本质上是把死亡视为抹杀一切的魔鬼,将死视为了生的对立面,但正如我们执着于寻找活着的意义一样,死亡也是有意义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更好地活。只有深刻理解了生死观,才可能有完整的人生观。

个体和文化都有死亡禁忌,人们在平时都倾向于回避死亡这个话题,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人的死亡,有很多人甚至很忌讳和“死”读音相似的字,比如“四”,很多人会图个吉利而刻意避开。鲁迅有一篇文章曾经讲过,有婴儿出生,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长命百岁”,主人家一定会欢天喜地;如果贺客说:“这孩子将来会死”,则肯定会被暴打出门,尽管他说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可见人对于死亡的强烈抵抗。

可是死亡真的是一件坏事吗?

有一个捷克戏剧叫《马克洛普洛斯事件》,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人气很高的歌剧女明星,外表很风光,心里却对这个世界很厌烦。外人不知道,但其实她已经342岁了。她为什么会活这么久的呢?她的父亲原来是个炼金术士,负责给皇帝研究长生不老药,研究出来以后,就在女儿身上试验,结果她吃了药就晕过去了,皇帝以为药有毒,就把炼金术士抓起来了,但是一周以后,女儿忽然醒了,就带着药方逃跑了。

或许你已经听出来了,长生不老药其实研究成功了,喝一次就能多活300年。在这300年里,女儿换了各种名字,在不同地方做歌剧女演员,现在药效快到期了,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再喝一瓶,向天再借300年呢?反正故事里的女明星是受不了了,她没有喝药,而是选择了迅速衰老,迎接死亡。

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曾从永生的角度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忍受作为同一个人一直活着,那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状态。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假如没有死亡,你可以无限期地活着,也就是实现了永生的状态,会发生什么?

什么事情你都可以等到明天、一个月以后,一年以后再说,因为对一个永生的人来讲,时间就像是完全静止的,你不会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不会有只争朝夕的焦虑感。你不会担心工作失败,因为永远有时间可以重来。你也不用担心错过真爱,因为还有无限的时间可以再去约会其他人。可是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你干100年,200年,500年,1000年都不觉得无聊的吗?更重要的是,你最终一定会厌倦和自己共处,想要结束这种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周而复始。

村上春树曾说过:“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正是有了死亡的存在,才让人生里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获得了价值,人生因为有限而宝贵,人生因为有限而精彩,正是人生的有限性,让我们珍惜和享受当下的美好瞬间;促使我们想要努力完善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

超越死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虽然死亡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但对于死亡的未知和不可控还是让我们对死亡心生恐惧或焦虑,那么我们该如何超越死亡,活出生命本身的意义呢?

1向死而生,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看,用心创造自己的生活。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他的代表作《沉思录》中有这样一句话:“道德的完美无缺,在于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也分享了同样的观点: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让我受益终生的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存在主义的哲学创始人海德格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都是向死而生的”。相比于那种不能选择的被“抛”的生活,意识到死亡的存在,能让我们开启本真的生活,即认识到你真正的自我,不担心闲言碎语,不畏惧流俗意见,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海德格尔提出,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也就是说,向死而生并不是向着某一个你设定的,“有一天我老了”这样的场景而生,而是向着“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可能性而生,每天都不能重来,跟每天“一期一会”。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当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看待的话,我们会释怀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会珍惜身边人的陪伴支持,会热爱活着的每分每秒,用心创造自己的生活。

2以“贡献感”为指引,创造“共同体感觉”,赢得幸福的同时,也帮我们缓解了死亡焦虑。

阿德勒曾提出,幸福来自人际关系的高级状态,叫做“共同体感觉”。即幸福就是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

另一方面,当让自己融入一个宏大的集体和社会,成为集体的一部分时,个人的死亡会变得不再那么可怕,进而缓解死亡焦虑。

角马迁徙时要穿越鳄鱼出没的河流却无所畏惧,是因为他们本能中有维护群体胜利的意识。人类历次伟大的社会运动都牺牲了很多人,激励他们的就是这种超越死亡的内在需求。而那些丁克家庭、单身贵族则会选择做公益、做慈善,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处理了自己的死亡焦虑。

存在主义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在他的书《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中把这种缓解死亡焦虑的方式称为“波动影响”,就是你扔一块石子进水塘里,涟漪一圈圈荡开的那个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中心,在有意无意之间影响着周围的人,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甚至很多代,还会通过其他人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像池塘里的涟漪一样不断扩散,所以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举动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传递下去,进而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3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全情投入,把毕生活成天堂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叫《死后的人生》——

几个月前我做了一个极为清晰的梦 (我通常是不记得自己的梦的), 我梦见自己死后去了天堂。 我往四周看了看, 明白自己在哪里了——绿色的田野, 羊毛般的云彩, 芬芳的空气, 远远传来的令人迷醉的天乐。 记录天使带着灿烂的笑容和我打招呼。我惊讶地问道: “这里是天堂吗?”记录天使回答说: “是的。”我说 (醒来后回想时, 我为自己的诚实而自豪): “那肯定搞错了, 我不属于这里, 我是无神论者。”“没有搞错,” 记录天使回答说。“但作为一个无神论者, 我怎么可能符合资格?”记录天使严肃地说: “是我们决定谁有资格, 而不是你。”“明白了,” 我说。 我向周围看了看, 又想了片刻, 然后问记录天使: “这里有打字机可以让我用吗?”对我来说这个梦的意义是很明显的。 我心目中的天堂是写作, 我已经在天堂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而且我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一点。

阿西莫夫的梦想就是写作,他这一辈子写了480多部书,“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整个80年代,阿西莫夫坚持每个月在某杂志上发表专栏文章,直到病得不能动笔时才被迫停止。直到他在世,他都一直活在天堂里。从阿西莫夫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

写在最后:

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曾说过:“何必为了部分生活哭泣呢?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潸然泪下。”人活一世,总会经历各种坎坷和挫折,人生实苦,对每个人都不例外,死亡是挑战,也是救赎,让我们在这有限的一世中,尽己所能热烈地活着, 努力去爱人和做事,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的痕迹,把此生活成我们心目中的天堂。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比句点更悲伤》:超越死亡最好的方式 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沐溪2024-01-05 13:51沐溪[香港网友]203.33.185.134
    真的,这句话让我有了全新的感悟,超级赞!
    顶0踩0
  2. 消逝的凨2023-12-24 18:03消逝的凨[云南省网友]45.121.106.13
    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启发意义,让人对生活更加有期待。
    顶30踩0
  3. 简单的小幸福2023-12-12 22:15简单的小幸福[广东省网友]203.20.48.169
    这句话真的太有深度了,让人陷入深思。
    顶7踩0
相关阅读
人生的终点便是句点

人生的终点便是句点

...,同行者都有很多,要么被超越,要么超越别人,人生不就是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吗?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起起落落,我们一直都在负重前行,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是前行者,因为终点就是你生命的尽头。回望来路,我们...

2024-01-17 #经典句子

这才是真正的短句 句句虐心 总有一句点醒你

这才是真正的短句 句句虐心 总有一句点醒你

...我的一切都没关系,但请你别来指责我,没有按你喜欢的方式存在,因为我本来就不是为你而准备的。14、有些人,从一开始便不属于你,他所带来的光亮,无论多温暖,都不该去贪心奢望。可是啊,你曾经得到过又失去了,比...

2024-01-12 #经典句子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山东大学)章节测试试题及答案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山东大学)章节测试试题及答案

...底非常重视A、安身立命B、身体保健C、生活情趣D、生活方式3、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柱上刻着的德尔菲神谕是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主要是指A、知道自己姓甚名谁B、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C、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

2016-10-19 #经典句子

18句微信人生感悟经典语录 总有一句点醒你!

18句微信人生感悟经典语录 总有一句点醒你!

...会一切如意的,只是生活一定是公平的。无论生活以何种方式呈现,都能面对,不惊不惧,不怪不怨。顺境珍惜,逆境改变。于其浪费精力抱怨,不如珍惜时间努力!7. 有时候日子会很难捱的,像头顶乌云行走,无论奔跑、蹲下...

2012-06-06 #经典句子

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悟句子 总有一句点醒你!

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悟句子 总有一句点醒你!

一、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二、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三、人生如碗,既要配得上山珍海味,又要装得下粗粮淡饭。既能倒进去各种美酒,又能放得下汤汤水水。四、心软是一种不...

2023-05-28 #经典句子

萧亚轩深夜PO文「谢谢你的一切 再见」疑与黄皓四年情划句点

萧亚轩深夜PO文「谢谢你的一切 再见」疑与黄皓四年情划句点

...起网友议论。许多网友看到萧亚轩的发文第一时间联想到就是与黄皓分手纷纷留言安慰:「要好好的! 希望以后还能看到你像以前一样在舞台上发光发热」、「是不是又分了? 希望你能找到更好的自己」、「相信你会坚强地走...

2023-11-22 #经典句子

《我就是演员》陈凯歌金句点评封神 批评韩雪任素汐句句直指要害

《我就是演员》陈凯歌金句点评封神 批评韩雪任素汐句句直指要害

...他们往往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剧本中哪个角色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演绎才能把这个角色给演活,更能把观众带入其中。对于《我就是演员》陈凯歌金句点评封神,批评韩雪任素汐句句直指要害,你们觉得他的点评对不对呢?

2010-04-20 #经典句子

微信里最经典的人生感悟 总有一句点醒你!

微信里最经典的人生感悟 总有一句点醒你!

...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你想是怎样的人,你就是怎样的人;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会离这个目标不会太远。九、一个人的豁达,体现在落魄的时候。一个人的涵养,体现在愤怒的时候。一个人的体贴,体现在悲伤...

2023-05-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