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五不带 带了之后散财气” 老话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24 03:22:01

相关推荐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五不带 带了之后散财气” 老话什么意思?

每年清明都是一个既沉重又期盼的日子,沉重是因为清明笔者就要回家祭拜逝去的亲人,因为这两年每年都是有至亲离世,所以遇到清明这种沉重的日子都是很伤心,而期盼则是因为,清明时节我们可以放几天假,自从春节过后,这清明应该是最长的一个假期了,所以很期盼。

其实清明除了这两种心情外,忙碌的心情也是需要考虑的,清明最终的事情就是祭拜,祭拜既可以表达对亲人们的思念,也可以祈求亲人们的祝福,所以祭拜这个习俗我们是不能马虎的。

今天笔者就通过一个俗语来带领大家了解下清明的一个禁忌,这个俗语就是“清明上坟五不带,带了之后散财气”。

第一、不带寓意不好的水果

清明带水果是因为祭拜的需要,果摆在盘中是孝敬先人的,而带水果我们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不能带梨,梨和“离”是谐音,代表这分开,如果带梨寓意这家人会分开。而香蕉也不能带,很多人说香蕉的造型不好,其实古人认为香蕉最不适合上坟的是颜色,香蕉一般都是黄色,黄色是艳色,在坟前就是不尊重先人,所以不能带香蕉,最后就是不能带葡萄,葡萄一般都是成串的,如果把葡萄祭拜给先人,那是希望先人们成串的逝去么,寓意不好不能带。

第二、不带逝者遗物

遗物顾名思义是逝者给留下来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把这些东西带到坟前,会让逝者高兴,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这种东西不仅不能让逝者高兴,还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一般逝者用过的东西都是逝者非常惦记的东西,在清明这一天,逝者是有返回人间的能力的,带着个东西岂不是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招来么,所以一定不能带逝者的遗物去祭拜。

第三、桃木物件不能带

桃木自古以来就有辟邪的作用,虽然我们无从考证,但村里的老人总是说,桃木想要成才最少需要10年以上,在这期间桃木集日月的净化,早已经什么都不惧怕了,而且桃木的木质硬,也就是说正气凛然什么都无所畏惧,这虽然是好东西,但在清明祭拜的时候一定不能带,你带过去相信你的先人们会不高兴的,你这是祭拜还是在拆台,所以清明这个忌讳要牢记。

第四、大红色的东西不能带

古时候上坟就有这个忌讳,上坟穿的衣服一定要是素色的,比如白色、黑色、灰色,大红色的衣服是严禁穿的,因为古时候的人们认为红色的物件有驱除的作用,如果在这一天穿红色,那就是在驱赶我们的先人,而且带红色的东西也显得我们不尊重先人,古时候只有结婚的时候才穿红色,所以清明祭拜千万不能带红色的东西。

第五、铜质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古铜镜,其实这个古铜镜在古时候也被称为“照妖镜”,古铜色的镜面有聚光和反光的作用,在清明当天,这种镜子是不允许带在身上的,而古时候这种镜子一般都出现在新媳妇出嫁那天,新媳妇把镜子放在胸前,可以抵挡一切不好的东西,所以在清明这天千万别带铜质的东西。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易经》的一知半解罢了!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一种生活剧本。它已经帮助你推断出你选择的结果;

很多事情,看似幸运,其实是有痕迹可寻的。

人这一生就该读一读《易经》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孔子、老子同生于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爱好——尊崇《易经》。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坎坷

《易经》自身的复杂广博,深奥晦涩。

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

不过很多人觉得原始版《易经》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读的是这本原文译文对照版《图解易经》,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经》之后发现,里面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的。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为了人生多点好运,早点读懂《易经》,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易经可以告诉你:还能根据当下条件,如何选择怎样做才能把成功几率放大20倍!

而且这本书才59元,现在59还能干点啥?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让你逆风翻盘!

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顺。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生受益!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第二灵魂,“狂野之子”2024-01-28 20:10第二灵魂,“狂野之子”[山东省网友]43.243.147.67
    这条农村俗语告诉我们要遵循传统,不要让迷信带来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尊重祖先,也要理智对待传统。
    顶6踩0
  2. 柳梢枝头2023-12-26 23:46柳梢枝头[云南省网友]103.48.54.175
    清明上坟五不带,避免招财气,老话是提醒人们不要在清明扫墓时携带财物,以免引来不好的运气。
    顶0踩0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二月清明不在前 三月清明不在后” 今年清明在哪月?

农村俗语“二月清明不在前 三月清明不在后” 今年清明在哪月?

清明节作为全年最大的传统祭祀日,这一天的农村是格外的不同

2023-12-07

农村俗语“酒为色媒 色为酒媒”这话啥意思

农村俗语“酒为色媒 色为酒媒”这话啥意思

一场秋雨,一场凉这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在下雨。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不露肉,白露不露脚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天冷要记得多加衣服。这几天正是收割玉米时

2023-12-17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除杂草 别忘坟前栽一宝”有多少人知道?

农村俗语:“清明上坟除杂草 别忘坟前栽一宝”有多少人知道?

家里的老人们经常说到了一句关于清明节上坟铲除杂草的俗话,这句俗话便是:清明上坟除杂草,别忘坟前栽一宝

2020-12-13

农村俗语“明堂如播米 子孙穷到底”这句话有什么道理吗?

农村俗语“明堂如播米 子孙穷到底”这句话有什么道理吗?

我国的民俗也是有千奇百怪,我国地域辽阔,从南方到北方覆盖很大的层面,当然了我国就民族就有很多的民族,所以有的地区风俗也是不同,除了风俗不同体外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