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会议召开|诗人陈人杰获优秀作家贡献奖

时间:2023-11-22 03:53:01

相关推荐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会议召开|诗人陈人杰获优秀作家贡献奖

「来源: |中国诗歌网 ID:CNshige」

▲ 关注中国诗歌网,让诗歌点亮生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发挥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团结文学力量、促进文学交流、巩固文学阵地的作用,促进文学名报名刊与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交流共进,10月22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秘书处主办,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2021年度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会议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经过初评和终评,2020年度“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奖”共评选出20位获奖者。其中优秀作家贡献奖由蒋子龙、洪子诚、陈人杰、张之路、王松获得,致敬·资深文学编辑奖由萧立军、宗仁发、王保生获得,骨干文学编辑奖由钟红明(《收获》副主编)、李墨波(《文艺报》总编室主任)、石华鹏(《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安静(《小说选刊》副编审)、向萍(作家出版社副编审)、永花(《民族文学》一编室副主任)获得,新锐文学编辑奖由崔健(《天津文学》编辑)、梁豪(《人民文学》编辑)、赵依(《中国作家》编辑)获得,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由侯波(《延安作家》副主编)、阮雪芳(《红棉》主编)、习习(《金城》主编)获得。

诗人陈人杰获优秀作家贡献奖。

授奖词

陈人杰是一位富于创造力和辨识度的中坚诗人。作为一名三次援藏之后正式调入西藏工作的诗人,陈人杰将藏区的自然与精神图景和他对藏区的热爱凝结为优美的诗篇。他视阈中的高原兼具美学与哲学向度。2020年,他发表于《诗刊》的组诗《米堆冰川》《与妻书》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他笔下的米堆冰川,既是大美的“永生之卵”,又具有纯粹的精神指向。他的诗歌往往点面结合,善于以壮阔的背景烘托典型意象,以庄严的语调表达奇特的联想,以质朴的语言呈现深沉的思索,能够开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获奖感言

在山海间彰显诗歌力量

陈人杰

今天,有幸被诗歌击中,被诗神加冕。站在这聚光灯下,从海拔近4000米的拉萨,来到珠海这座几乎零海拔的海滨之城,从缺氧到富氧,吸吮着自然之氧和文化之氧的双重浓香,请原谅我有点“晕”,有点“醉”,有点反向的“高原反应”。同时,这次组委会选择在珠海开这个颁奖会,也引起了我很多联想,仿佛高山与大海早已预设了相遇的地方,或进一步说,海,隐喻着山的归来,多么诗意的安排,万里海疆迎来了万里归客,我的《山海间》诗集不正是由山到海,从万山之宗的青藏高原出发,携带着语言的雪花,化雪为诗,向着洪波涌起的南海致以深情的呼唤和眺望。所以,我分外珍惜这诉说着山海之恋的苦难与荣光,珍惜这一青铜般光泽的来临时刻。

感谢组委会将这份沉甸甸的奖项颁给一个长期在西藏默默坚守的普通文艺工作者,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关爱和培养,感谢西藏这片高天厚地的馈赠和接纳,感谢西藏各族同胞对我血亲般的呵护和守望相助,感谢西藏文化对我的浸润洗礼和特殊滋养。这个奖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是对无数辛勤耕耘在雪域高原,践行文学理想、坚守心中梦想、与时代同步的文学工作者的肯定与表彰。

《山海间》诗集是我用人生经历走出来的心灵之书,是大地诗章,是精神版图上的诗歌地理学。从援藏到留藏,从西湖到西藏,从东海之滨到万里羌塘,从温润水乡到冰天雪地,海拔的落差、强烈的地域和文化的反差、物境语境心境的高差,这种地域的跨越、生活的巨变,难免导致身心上的冲突与分裂,在无数次缺氧磨难的失眠阵痛中,在羌塘草原冰雪雷雹、缺电缺水、找不到任何绿树可以遮风挡雨的高冷孤寂中,在无尽的思念、喑哑,将眼泪化为一列列嘶吼的列车,仍不能将细雨江南运回眼眶的深情挣扎中,便只有听从高处的律动,回过身来,审视这“在高高的雪原上,在低低的人世间”,让濒临极限的肉体接受绝域苍茫的鼓舞,彻底释放、迎娶、奔突于旷野的雪豹,在一朵朵浪花般涌起的山脊间触摸到,深埋在高原体内大海的低吟和生根的母语。

越是撕裂,越是自我救赎和对立统一,将迵异的、极端的、山与海完全不同的物像、牧民与渔民,啜饮、内化于一己的心中。只有在凌空蹈虚的自然力前,隐蔽和敞开,黑暗和澄明,辽远和封闭,孤独和胸怀,呼喊和哑默永远以其存在的本质,以更高的对立统一深深地召唤着我的灵魂回家。由此赋予了我“促使各种事物混合,进而融为一体的善于综合的神奇力量……将相反的、不协调的品质平衡于和谐起来的风格特征”,通过持续的创造、观照与凝视,朽腐的肉身以我为虹,在杭州与西藏间,架起两个天堂之间的对话;而渺小的心灵则成为融合自我与他我,故乡与异乡的语言器皿,从血管深处喷射向天空的精神疆域,神性和苦难,都在用闪电划开诗行。

“故乡之上还有故乡”就是我从唐诗出发,触及孟郊未曾触及的地方,向“冰峰,剥取慈母针线”,主动的使命担当和重建内心的过程;“世界屋脊的瓦片”,就是江南游子扎根西藏,将“世界屋脊”与“瓦片”用生命连接,贯通起雪域和故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球生态家园的独特体验;“月亮邮戳”是我在旷野的星空下,看见了千百年前的李白、杜甫、苏轼,看到了我的亲人和人类自身,聚少离多,寄托着一个援藏人的“两地情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习总书记给山南隆子县玉麦乡的卓嘎、央金姐妹回信,这一重大的政治事件也是暖心的艺术事件,于是有了“春风吹开雪莲花的时候/我给你写信/信封像雪一样白/上面盖着月亮的邮戳”的诗句。“月亮邮戳”也成为我书写在天空中的意象,刻画着工业化以来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生命的原乡,我就像背着诗歌锄头的老农,向旷野要心灵,向心灵要诗歌,每到一个地方,挖一首诗,一步步挖出了这小小的一册诗集。十年的朝思夕思,有幸在山海之间,倾听万物密语,将宇宙意识苍生情怀织入微尘星光,通过诗歌隐秘的符号创造,从而有了这本汹涌着内心炽热的、凄迷的、坚韧的、梦幻的、超拔的《山海间》诗集,所有的文字都在白雪皑皑的覆盖之下。它是一位援藏干部、留藏干部在时代浪潮中,深入中国肌理,用脚步行走在祖国的最高处,用生命扎根在高原的最基层,用精神书写的西藏在脱贫攻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出的文学答卷;是“一位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诗人,在天人合一、万有相通的中华文化中,不仅坚守青藏高原这一地理意义上的坐标,更是仰望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以山为父,以海为母,追寻高原诗歌向着诗歌高原迈进的愿望之书、赤子之书。

再一次感谢组委会,让我们有着如此美好的相聚,感谢为新时代文学的精神标高作出努力的每一位文学工作者,志在高山,志在大海,是文学的力量演绎着珠海之“珠”的真正魅力。最后,我想以一首《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的吟诵致敬每一位美好家园的建设者与守望者,祝我们伟大的祖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

那时候,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

仿佛无限高处,真的藏着什么

仿佛仰望是有效的,透明中

延伸着神秘的阶梯

大地上的河流、树木、庄稼

它们以什么方式和天空联系?

灶边坐着母亲,青稞酿成新酒

但炊烟并没有真的消失

它们肯定飘进了空中的殿堂

天空,肯定收留了大地上的声音

包括我的仰望

我看见蓝天俯视着我

它的眼神越来越蓝

那时候,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

那时候我多么年轻、纯洁,仿佛有用不完的

憧憬,和好时光

在最黑的夜里我也睁大过眼睛

我知道会有金色的星星出现

梦幻的舞台搭在高处,那上边

不可能是空的

……谢谢大家!扎西德勒!

2021年10月22日

▲点击收看吉狄马加在陈人杰《山海间》新书研讨会上的讲话

▲点击收看陈人杰朗读《我曾长久地仰望蓝天》

陈人杰诗选

姐姐

唢呐吹着春天

花轿点红翠绿,仿佛你

再也回不来了,姐姐

上陈村,仅一水之隔

一声哽咽,隔开了土路、汗渍和星光

另一缕炊烟接走了暮色,姐姐

母亲去后,你一直就是我的母亲

瓦片下,暗影憧憧,鸟雀搬家

当另一口井水映出你的命运

我被井绳磨烂的小手

就只有交给秋风来疼了

但血浓于水,骨与肉再一次咬紧

把米缸的米,一粒一粒装进口袋,偷到集市上

从粗暴的丈夫背后,你用

胆怯、羞愧和慌乱

为我攒学费

在油灯下为我补衣服

四千里外的教室里,我的脑海

常被刺眼的阳光和影子围剿

而在上陈村,门槛无语

窗台上的喜字,和你的青春

都在迅速褪色

姐姐,岁月一褪再褪,你的青丝

终于在风雨中褪出了霜雪

唯有稻子还在疯长,更多的米

像泪珠一样滚到世间

唯有你手里的针,还能准确地

找到岁月中贫穷的空洞和裂隙

姐姐,因为你

我记得所有贫穷的角落

在城市,每当看到那些在屋檐下缝补的人

我都会想起荒废日久的家园

而她们手中的针,总是用锋利和疼痛

准确地,把我和你连在一起

镜子

一觉醒来,对着镜子凝视

虚拟的胜境

变幻着尘世的发型

苍茫的夜色曾藏匿起所有的影像

现在一面镜子替下了

在秘密中深藏过的世界

和正在苏醒的我

活在镜子里,把自己放进对面的空间

一次歪曲,或者一生的深刻内视

孤雁

彤云为光线留下一丝缝隙

那是一只孤雁在飞行

等它消失在远方,暮雪纷纷

最高的胸腔里有霹雳的回声

雁鸣里,苍穹涅槃

孤魂,翻卷着流云、箭矢、亲人的缱绻

冷月,像一道留下的伤口

这飞翔的家

只有羽毛

检验翅膀写下的诗行

天空之上是我的葬礼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青天下

最高的宁静

也是一粒粒的宁静

细小、慢、纯粹的宁静

成就天地大美

高冷、孤绝为了永生之卵

倏忽之间

雪花,不被融化的冰雕

拒绝雄鹰、落日的拜访和岁月的回望

只有砥砺的寒光,被称之为最后的、纯粹的精神

波密城活在清冽中

倒影被一片云轻轻压住

桃花仅此一个源头

比如

一条路通向无穷

我睡去了几百公里

世界丢失的,一段路程帮助捡回

羊群朵朵,醒后迷茫

群山连绵,怒江盘绕

永恒的神牛在饮水

——大象无形,旷野萧瑟

我惊叹于山河的无言

庸人沉溺的偶像

在去比如路上

我又像活在一个比喻句里

以副词走在悬崖间

从来没有想过名词的比如

词对心的暗示

及幸福对意象有所依附

小草缝补高原之春

星星的废墟被挖掘机挖出

落地的尘,拂面的灰

车轮碾过的呻吟,替一只

迷途的羊,或一行句子寻找栖息地

来源:中国作家网、《诗刊》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为理想而奋斗2024-02-10 14:41为理想而奋斗[广西网友]103.22.71.69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会议的举办对于文学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顶4踩0
  2. ●o悠﹏一Οo2024-01-14 19:05●o悠﹏一Οo[广西网友]175.31.62.23
    希望更多的文学人物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顶4踩0
  3. 哥♂傲气冲天2023-12-18 23:29哥♂傲气冲天[广东省网友]203.33.26.118
    太棒了,陈人杰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作家!
    顶3踩0
相关阅读
满天星斗焕文章 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蓉启动!

满天星斗焕文章 第六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在蓉启动!

在媒介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感情、情绪、思考格外活跃

2018-05-30

《梵净山》被列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

《梵净山》被列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

会上颁发了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理事单位证书,梵净山被列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内刊委员会19家理事单位之一

2010-10-21

陈占超:纪念海潮哥短暂而精彩纷呈的人生

陈占超:纪念海潮哥短暂而精彩纷呈的人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还是登封五中高中部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缘,就结识了海潮哥,当时,他在大金店公社的一个乡村学校里当民办老师

2023-09-08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观点|顾彬最新访谈:当代作家的创作为什么大多数不属于世界文学?

翻译教学与研究古大勇X顾彬:再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兼及德华作家海娆作者:古大勇,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人文学院教授;沃尔夫冈 · 顾 彬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