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为什么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单粗暴”?

时间:2023-11-22 02:15:02

相关推荐

为什么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单粗暴”?

今天是国际母语日,想跟大家聊聊我们的母语——汉语。

最近关于汉语的讨论无外乎日本友人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物资,我们的唐诗宋词,日本友人(或日本华人)竟然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而我们现在满屏的老铁双击666,奥利给,野狼disco。虽说有趣、流行,但总是缺少了汉语骨子里的底蕴。

中华古典文化中那些淡雅而温厚的表达,好像已经消失了好久。

这些年流行语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饭圈文化到各种自媒体,简单粗暴已经成为我们的语言习惯。

01

饭圈语言

饭圈语言对汉语的改造能力是非常强的,前段时间,饭圈男孩女孩们把建筑工地的那些搅拌车、叉车、挖掘机亲昵的称为“小红小白小蓝”,为其加油打气。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买账,姜思达就在微博上指责这种拟人化:“非常不得体,看起来智商也不高”,“幼感审美这玩意一衣带水的……”。

饭圈语言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幼感,粉丝们喜欢用看似更萌的方式来改造语言,但这种语言的另一面就是简单粗暴。

在这种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饭圈语言出圈。如果成人世界都惯用幼感语言,不禁令人脊背发凉。

除此之外,粉丝们还擅长改造词语本意,发明各种缩写,从“白莲”、“圣母”到“XSWL”,词性、词意都发生了本质变化,早已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词语,甚至反讽、比喻一通乱用。

正确的成语经常记错字,类似于“皂滑弄人”的乱改却一记一个准,语文老师很头疼,家长要晕厥。

长久来看,并不是值得期待的事情。饭圈语言到底是不是在侵蚀汉语,值得思考。

02

网络流行语

相较于饭圈语言,网络流行语更加大众化。

网络流行语的一大特征就是快餐化,从前两年的“蓝瘦香菇”、“给力”到19年的“雨女无瓜”、“奥利给”。流行语就像一场风暴,风暴过后,什么都不剩,然后又开始下一轮风暴。

在日常写作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是非常尴尬的,比如你费尽心思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几年之后再回看这篇夹杂了几个流行语的文章就会感到难堪。

好文章写成不易,但一个流行语却能直接摧毁它。

网络文化另一个标志就是表情包,现在谁的手机里没有一打表情包,那肯定会被网友们嘲笑为“古人”。

表情包对语言的表达更直接、更单一。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同一套emoji,同一套表情包,我们开心时,只会发,或者再多发几个。

情感表达变得呆板,甚至无力。

古人表达喜悦的方式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有画,画中有喜悦。

当然也许拿俗语和雅句对比并不合适。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几个人会使用这种优雅的表达呢?我们似乎遗忘了什么。

无论是说话、还是阅读写作,我们越来越崇尚简单直接,所以离优雅越来越远。

03

古偶剧语言

这几年古偶剧文化非常流行,它们大都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内里却是各种玛丽苏、杰克苏爽剧,在语言表达上更是漏洞百出。

前段时间热播的《庆余年》男主穿越到庆国,凭借背诵唐诗三百首被誉为“小诗仙”,不知道李白知道后会不会落泪。

还有男主范闲的娘叶轻眉曾留下一段石碑刻字:

……我希望,庆国之民,有真理可循,知礼义,守仁心,不以钱财论成败,不因权势而屈从,同情弱小,痛恨不平,危难时坚心志,无人处常自省……我希望,这世间再无压迫束缚,凡生于世,都能有活着的权利,有自由的权利,亦有幸福的权利,愿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守护生命,追求光明,虽万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龙。

这段话其实是把《大道之行也》和《独立宣言》改造结合在一起,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的想法其实很有趣味,但读起来总有些不伦不类和生搬硬套的感觉。

还有宫廷剧《甄嬛传》也曾因为“甄嬛体”令网友竞相模仿。

甄嬛传中的语言颇有红楼风格,比如:“方才/今儿个……想必……极好/真正好……若是……倒也/定当……”。

这种以典雅文艺的形式,拿着腔调说白话,迎合了网友特别是年轻人的兴趣。

但对比老版的《红楼梦》,就能发现《甄嬛传》的台词还是显得不那么考究,甚至有些滥用。

比如“极好的”这个词在《甄嬛传》里的出现频率极高,有故作古典之嫌,显得非常突兀,而在红楼梦中其实仅仅被使用过几次。

还有一些古风歌词非常喜欢堆砌词藻。

《红昭愿》

一生长

重寄一段过往

将希冀都流放

可曾添些荒唐

才记得你的模样

一身霜

谁提笔只两行

换一隅你安康

便销得这沧桑

你还在我的心上

这种歌词读起来非常生涩,还有明显的文学性错误,更是没有任何营养可言,甚至还会误导年轻人对于汉语的使用。

无论是电视剧的台词模仿,还是古风歌词的堆砌,说到底还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时太过浮躁,模仿到的只是皮毛,没有用心去学习其中的精髓,挖掘其本意。

04

煽动性表达

对于大众语言影响很深的还有媒体用语。

自媒体诞生后,随之产生的各种10万+推文写作教程也是层出不穷。这种教程大都有一套写作套路,只要按照他们的套路走,写个及格的“朋友圈文章”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类写作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煽动性非常强。

比如“标题党”式写作:

“世界上只有一种男人,绝对不会出轨”

“你有钱了不起啊?了不起”

“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有说‘不’的权利”

这种内容传达出强烈的“是非观”,意在挑起读者的情绪。

咪蒙书作《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豆瓣评分6.1

现在很多媒体在文章中都喜欢使用这种情绪化的语言,达到简单粗暴刺激读者的效果。

还有一些广告用语中,也是以“刺激用户感知”为目的胡乱使用。

比如最近有个汽车广告,用“好”和“贵”来形容自己的汽车:“好才能贵”,“贵才能好”,得出结论就是这汽车“好贵”。其中传达的三观令人咋舌。

汽车宣传图

也许有人会觉得只要我不看不在意,自然不会受影响。但其实这种“情绪化”语言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生活中。

“情绪化”语言日常化使用,会让每个人觉得这种情绪化,极端化的表达是正常的。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用语动不动就“斥责”、“震惊”,那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到处充斥的这种极端情绪。

纵容这种表达,就会让这些“情绪化”用语影响我们的思考,甚至操纵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盲目。

05

该如何使用我们的语言?

语言当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日本确实做得比我们好,日本的教育中仍在坚持学习古汉语,甚至占比不比我们的语文低。

语言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人类的思考是基于此。如果你掌握了丰富的语言表达,那你的思维就会更加广阔,能够到达更高的境界。

作为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汉语有足够的词语来帮助我们进行思维的开拓和情感的升华。

而流行语、夸张的用语却让我们的语言变得越来越贫瘠,失去了汉语本来的魅力和深度。

生活中我们看了某篇文章,觉得直击内心,正是验证了语言丰富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了我们自己语言表达的单薄。

使用汉语表达所感所想是一种能力,而我们正在各种表情包、流行语中渐渐丧失这种能力。

饭圈语言、网络流行语这些语言的诞生自有它的道理,只是我们不该忘记语言本来的模样,忘记它可以如何优雅和深沉。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传承汉语文化,就从自己做起少说流行语,多多丰富自己的表达。

以上的讨论并不是针对某种语言进行批判,而正是在当下,只有每个人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反思,关于中华文化的未来才能在每个个体身上一一浮现。

-EN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褪了的依恋2024-01-05 20:05褪了的依恋[广西网友]103.44.147.188
    或许是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递速度太快,大家都在追求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吧。
    顶2踩0
相关阅读
自闭症仿说多久才有主动语言呢

自闭症仿说多久才有主动语言呢

那么,自闭症仿说多久才有主动语言呢?对大多数自闭症孩子来说,仿说是一个过渡阶段

2013-02-10

than I还是than me 比较级难点 语言的进化还是衰退?实用至上

than I还是than me 比较级难点 语言的进化还是衰退?实用至上

问题的症结是:人们既把than看作连词,也把than看作介词

2023-08-17

家庭教育更需要语言艺术

家庭教育更需要语言艺术

但教育孩子的家长基本上都不怎么去研究语言的艺术

2019-09-09

狼族语言曝光 当看到灰太狼写下的字 网友:这是象形文字?

狼族语言曝光 当看到灰太狼写下的字 网友:这是象形文字?

小灰灰不管是干什么,红太狼和灰太狼都会尽可能满足他,这也让大家都有些羡慕小灰灰,小灰灰也很招人喜欢,他不想灰太狼那么坏,整天只想着抓痒,而他每

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