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诗句出处

时间:2023-11-21 03:16:01

相关推荐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诗句出处

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也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页。然而,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其实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一方面,我们饱受欺凌;一方面,又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死抗争。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虎门销烟的壮举永垂史册。

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老,饱经磨难而不衰,我想靠的就是体现在林则徐身上的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在历史书上学过虎门销烟,课本上顺便也给我们展示了林则徐的爱国名言,着实振聋发聩,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国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是禁烟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抵抗派的首领。令人惋惜的是,由于整个封建王朝的腐朽堕落,使得英雄偃蹇,壮士唏嘘。林则徐因为禁烟被革职充军。1842年8月,他启程赴新疆伊犁,临行前写了一首诗: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前两联的大意是说:自己能力低微,才不堪大任,早就已经精神疲劳,就算我竭尽我这老朽庸碌之才恐怕也难以支撑。然而,只要有利于国家,何论生死,难道会趋福避祸?

可以说,我们可以从“国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中感受到林则徐饱满的报国之情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这就是我们每每读到这两句名言的时候,从中汲取到的民族精神力量的来源。

诗的第三、四两联隐隐含有不甘、抱怨与无奈,但同时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忍辱负重和高风亮节,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更加深了对“国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表达。

反观当今时代,国际风云变幻,时不时有我中华民族遭受某些资本主义国家针对、歧视之事发生,比如病毒中国说、新疆棉花事件等。在此之时,我想我们尤其需要多多感悟一下林大人一百多年前的两句名言中所饱含的爱国主义热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_静待轮回2023-12-25 00:05▁_静待轮回[云南省网友]203.22.170.139
    林则徐的这句诗句出自他的《警衔》。
    顶0踩0
相关阅读
收藏了这些含有反义词的诗句 你也可以玩转飞花令

收藏了这些含有反义词的诗句 你也可以玩转飞花令

近几年,传统诗词文化在社会上大力传播,可谓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这些应归功于2016年开始在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一季播出就创下了收视率新

2023-11-06

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和诗句 体现他们不一样的爱国情怀

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和诗句 体现他们不一样的爱国情怀

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

2022-12-03

励志的诗句 给人力量

励志的诗句 给人力量

六月,为实现梦想做最后的冲刺与调整

2022-12-29

江山不幸诗家幸?——中国历史上那些感天动地的诗人和诗句

江山不幸诗家幸?——中国历史上那些感天动地的诗人和诗句

后来又有了江山不幸诗家幸的另一说法,以江山代替国家,似更为考究也更富有诗意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