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他向范仲淹发牢骚 一生只留下两句诗 几乎人人会背

时间:2023-11-17 02:09:01

相关推荐

他向范仲淹发牢骚 一生只留下两句诗 几乎人人会背

在诗词中,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断句或残句。

有些残句是因为整首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的散佚而形成的,而有些则是作者没有完成整首作品而留下来的,比如之前为大家介绍过的“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就是宋代诗人潘大临写诗被催租人打断后留下的。

还有一些断句,则是作者本不打算写成一首诗词,而只是几个句子。严格来说,在形式上不能称之为诗词,便称之为断句。

本文要介绍的断句,和宋代名臣范仲淹有关,是他的下属写给他的牢骚。虽然这个下属一生只留下了这两个断句,却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人人会背。

宋朝文人俞文豹编撰的《清夜录》中记载,范仲淹任职杭州期间,对部下很宽厚,对自己的很多下属都有所推荐,让不少人都得到了晋升和提拔。唯独担任巡检一职的苏麟一直没有得到拔擢,心中自然很不是滋味。

于是,他就给范仲淹写了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不得不说,这苏麟还真是有点冤枉和委屈了。作为巡检,他要经常到外面跑来跑去,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结果却被忘了个一干二净,真是费力不讨好。

他想提醒一下范大人,却又不能直说,不然就显得自己有点小气和功利了。所以,他就“阴阳怪气”了一下,含蓄地写了这两句诗,拿给范仲淹看,并请他指教。

范仲淹一眼就看出了苏麟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不由得会心一笑,知道自己确实是疏忽了。不久,苏麟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靠近水边的楼阁亭台,能先看到月亮的倒影;向着阳光的花草树木,最容易焕发出春天的生机。

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更妙的是话里有话,虽然写的是现实中的景物,却皆有所喻指。看似是在歌咏楼台亭榭、花草树木,实则是在抱怨:好处都被你身边的人占了,而我却因为离得远而得不到恩泽。

其实,范仲淹也不是任人唯亲,而是看重才能的,只是一时把苏麟给忘了。

苏麟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一生只留下了这两句牢骚。但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句诗,他的名字恐怕也让人无从知晓。“易为春”后来逐渐演变为“早逢春”“易逢春”。这两句后来成了人尽皆知的成语,用以讥讽藉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信捞取好处的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文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林薇薇2024-01-26 12:31林薇薇[四川省网友]203.28.44.245
    范仲淹的两句诗简洁而深刻,足以传承他的智慧和思想。\
    顶4踩0
  2. 白衬衫°2023-12-22 07:20白衬衫°[云南省网友]103.244.252.120
    \
    顶0踩0
相关阅读
宋词三百首第3篇:范仲淹最伤感的诗句 最后13字给了李清照灵感

宋词三百首第3篇:范仲淹最伤感的诗句 最后13字给了李清照灵感

诗人笔下秋天大多数都是伤感的,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四季当中的秋天,就如同一天当中的黄昏,就如同人到了暮年

2023-06-13

范仲淹写一首相思名篇 李清照模仿最后三句 结果造就了传世经典

范仲淹写一首相思名篇 李清照模仿最后三句 结果造就了传世经典

下面将要提这位,被李清照化用模仿的对象,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范仲淹

2023-05-05

范仲淹划粥断齑 陆游食粥致神仙 畅谈古代历史中的粥文化

范仲淹划粥断齑 陆游食粥致神仙 畅谈古代历史中的粥文化

我们爱粥并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潮流,实际上不光是现代人喜欢吃粥,古代人也很喜欢吃粥

2018-05-19

范仲淹10句千古名言 足以受用一生

范仲淹10句千古名言 足以受用一生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但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201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