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考语文试卷常出现的古诗词意象与典故 转给学子 防止丢分

时间:2023-11-13 03:24:01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试卷常出现的古诗词意象与典故 转给学子 防止丢分

文言文与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和著名的典故,作者通过意象的选用和典故的借用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托物言志。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文言文、古诗文在高考语文中的分数占比也在增长,每年高考语文中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里常涉及到这样的考题。

而平时学生也欠缺对这类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因为学科众多,分配到语文学习的时间几乎放到写作之上了,那么掌握这些文言知识,在阅读时,有利于读懂文言含义,也更利于解答试题。篇幅有限,仅列出50条常见的典故,点击我头像私信回复我“领取”就可以获得免费的word电子版完整文言用典,那么有哪些常用的意象和典故呢?下面我们共同来浏览一下。

50个常见意象典故

1、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啼鸣,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又因杜鹃口舌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古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2、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 ,鹧鸪啼处远人行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其鸣声凄咽,极易勾起旅途艰辛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 别绪。

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4、连理枝、比翼鸟 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5、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6、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8、菊花 傲霜之花 ,赞它坚强品格 ,赏它清高气质。元稹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诗人对坚贞 、高洁品质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已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9、 莲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写荷花亭亭出水 ,迎风摇动的淡雅清新 ;“当年不肯嫁东风”,托物言志 ,寄寓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莲 ”与 “怜 ”谐音 ,“青” 即“清”,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纯洁爱情.

10、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1、竹 修长,劲节,空心,君子形象。“未出土时现有节,到凌云处还虚心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冰霜 ”,都写出了竹子不随流俗 、不畏风霜的孤高刚劲的风范。

12、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33、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34、壁还 敬词,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无损的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35、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36、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37、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38、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39、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40、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41、射影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42、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43、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44、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45、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46、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47、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

48、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

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49、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50、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萦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开心宝贝**2023-12-31 15:17**开心宝贝**[台湾省网友]203.29.57.249
    高考语文试卷确实会涉及到很多古诗词意象和典故,这需要考生们对经典著作进行熟练掌握。不过,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在考场上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愿所有考生考试顺利!
    顶0踩0
相关阅读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0年北京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他的诗歌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老概不平的思想情感,七言诗对唐代作家颇有影响

2023-01-28

百天冲刺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杜甫——寒天催日短 风浪与云平

百天冲刺复习之古诗词鉴赏:杜甫——寒天催日短 风浪与云平

公安县怀古①杜甫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2022-12-20

不谈格律 如何营造绝句和律诗的意境?

不谈格律 如何营造绝句和律诗的意境?

而绝句和律诗则分别是四句和八句的韵文,它们和其他诗体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严格遵守平仄格律

2023-12-04

书单:3本书 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

书单:3本书 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

即使不知道声律启蒙,大多数人对这句话也还都是耳熟能详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