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心解”「子贡问曰」

时间:2023-11-12 04:04:01

相关推荐

“论语心解”「子贡问曰」

论语心解

《论语》是言说不尽的……面对这部指导人生实践的语录体经典,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角色的人都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它做出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我们00后的优秀学生们斗胆来分享自我思考与阐释的原因,我们生活的时代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体验。阐释、解读语录之前,我们会参考前贤的经典解说,但更多会结合我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去深入思考,故名“论语心解”。

——张珊老师寄语

公冶长篇第四则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翻译: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

吕晓非:

这一则可以和为政篇第十二则的“君子不器”(戳链接)联系起来理解。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是通才,博学多能,能够放眼全局,具有博大的胸襟和气度,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像器皿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在这一则中孔子对子贡的评价是“瑚琏”,属于器具的一种,说明子贡还没有达到孔子所说的“不器”的理想境界。但是瑚琏作为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具,被置于大堂之上、宗庙之中,是一种十分尊贵的礼器,说明子贡虽然还没达到“不器”的境界,但是仍然在国家社稷上是十分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的。

李奕萱:

“瑚琏之器”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论语》的这一则,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人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正如前面同学的理解。

所以虽然子贡未达到君子的境界,但联系子贡的一些经历和特点,他善于外交沟通、经商,曾任鲁国、卫国之相,是有一定才能和担当,孔子将他比作“瑚琏”,一个与祭祀相关的器皿。孔子是非常看重祭祀之礼的,可见孔子对他的评价整体上是褒义的。瑚琏之器又给人一种华贵的感觉,与子贡大商人的身份相符。

因此,从各个方面来看,孔子的这个比喻是恰当且合适的。

划重点——

1、孔子在为政篇中提到过君子应当追求达到“不器”的境界,成为一个通才,然而此处却将子贡比作祭祀所用的瑚琏,表示子贡虽然还未达到全才的水平,但也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的。

2、瑚琏在孔子眼中是一种重要的礼器,以此作比也体现了孔子对子贡的肯定态度。同时,瑚琏也有华贵的特征,符合子贡富商的身份。

今天这两位同学的“心解”有没有带给你什么启发?

对本则论语内容的深入理解又引发了你对生活经验的何种联想?

人人生活乐不同,人人均可评《论语》,

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在评论区书写自己的“心解”~

希望飞到n光年外,

寻找安静读书的净土。

编辑|沈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QQ小公主2023-12-31 01:10QQ小公主[云南省网友]202.40.7.17
    子贡问曰,论语心解。
    顶0踩0
相关阅读
感悟圣贤的智慧——《论语》名言警句分享之三

感悟圣贤的智慧——《论语》名言警句分享之三

感恩大家的支持和厚爱!一,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007-07-20

高中必背文言文之论语十二章

高中必背文言文之论语十二章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让我们一起学习吧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23-12-13

《论语》中的“仁”出现在哪些句子里

《论语》中的“仁”出现在哪些句子里

而出现仁被孔子赋予不同的解释的场景出现有66处之多

2023-01-31

学习下《论语》中的君子 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 小人24次。

学习下《论语》中的君子 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 小人24次。

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1,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1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