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代对联骂人不带脏字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没文化看不懂

时间:2023-10-28 06:11:01

相关推荐

古代对联骂人不带脏字 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没文化看不懂

在古代,不少文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有才的,虽然有白居易和元稹那样臭味相投的,还有像李白杜甫一样偶像和粉丝的,但许多才子心里都有轻慢他人的想法。

魏文帝曹丕说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无第一,因为文章是最难比较的东西,很难分出高下,所以文人之间往往就会相互轻视。这种关系不好,虽然不能够推之于所有人,但是同辈文人之间,即便是挚友,内心其实始终存了比较的心理。

只是,即便关系不好,彼此还是要维持体面,哪怕要骂人,都不能光明正大地来,必须不带脏字。

对联骂人

比如明朝的神童解缙,遭人轻慢,对方出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嘲讽解缙区区小儿,不过空有虚名。解缙巧妙应对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回骂说你倒是年岁久,有一张老脸皮,可惜腹中空无一物。

藏头诗句同样是古人喜爱的手法,比如一副骂人的对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上去莫名其妙,而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简直无法将上下联联系到一起,没文化的人恐怕还真的看不懂。

上联隐含的意思就是亡(亡在古代有无的意思,谐音王)八,而下联独独少了耻,自然就是无耻了。这副对联的意思很明显,就在暗骂其人王八无耻。

典故骂人

古代文人骂人,用“尔母婢也”这样的尖酸话,都是下九流的,何况是市井俗语大白话。因此,文人之间讽刺,都是引经据典,以古讽喻今事,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表面上是在说秦始皇大兴土木,耗费民力,使得秦朝二世而亡。但是实际上是在指责皇帝奢靡。

其实这样做实属无奈,文人们不敢指着皇帝鼻子骂,所以经常都是用典故来迂回暗示,为尊者讳。

有时候用典故还不能用错,比如谈论太子,你可不能拿海昏侯刘贺和恒山王李承乾来当例子,这两个人一个是废帝,另一个是废太子,拿他们说事,可不就是在诅咒太子和皇帝不睦吗?

文字骂人

在古代,文人之间这种暗骂是很常见的,历史上,嵇康和吕安是朋友,有次嵇康不在,吕安前来拜访,是嵇喜来迎接,但是吕安没有进门,只是在门口写了“鳯”字就走了。嵇喜看了“鳯”字还挺开心,觉得用凤凰夸赞他,但是嵇康告诉他哥,人家这是在讥讽你是凡鸟一只,庸才一个。

扶摇觉得,这样的做法其实有些闭目塞听,好比文人将钱财称之为阿堵物,那难道钱币就不是钱币了?实在是掉书袋的举动。

你还知道什么骂人不带脏字的故事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小葫芦2023-12-22 00:00小葫芦[福建省网友]203.215.238.13
    有趣的对联,让人忍俊不禁!不过确实需要点文化底蕴才能看懂呢。
    顶47踩0
相关阅读
古代有5句“脏话” 骂人却不见脏字 千万别以为别人是在夸你

古代有5句“脏话” 骂人却不见脏字 千万别以为别人是在夸你

那些文化人自小就学习四书五经,书本里可没少有教人骂账的桥段

2023-05-04

《易经》4句话教你骂人:不带脏字 没点文化看不懂 还以为夸人

《易经》4句话教你骂人:不带脏字 没点文化看不懂 还以为夸人

易经阐述了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世间的万象变化,所以很多人都把它视作不世至宝

2014-12-21

易经最著名的五句“脏话” 都不带脏字 没文化还真看不懂

易经最著名的五句“脏话” 都不带脏字 没文化还真看不懂

其实在易经里也隐藏着骂人的脏话,但绝不带脏字,是极为隐晦的损人之言,没文化的可能还看不懂

2013-08-23

历史上著名的十句“损人名言” 骂人不带脏字 没文化都听不出来

历史上著名的十句“损人名言” 骂人不带脏字 没文化都听不出来

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学习的动力是源源不断的,知识不但能够改变命运,还能让你知道做人的道理,在处理事情的问题上时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