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记得了!

时间:2023-10-27 07:39:01

相关推荐

“白发三千丈”的下一句是什么?很多人都不记得了!

李白,字太白,中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词,大都是写景抒情,其中,有不少诗词写作手法,极其夸张,比如在《秋浦歌》中,就有一句流传千古:“白发三千丈”,至于下一句,相信很多人却记不得了,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大凡髙度的夸张,究其实,都不是单纯出于奇想,而有着深厚的思想感情内涵。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经五十四、五岁了。在这以前,他在诗中就多次感叹过白发早生,此时,白发一定是更多了。这固然由于年龄不饶人,但更主要的,乃是内心愁烦太盛所致。诗人年过半百,功业无成,在那政治日趋黑暗的年代,他感到个人前途越来越没有希望,但却始终不肯放弃宏伟理想。

诗人清晨起来,对镜梳头,乍见增添了许多白发,触目惊心,不禁爆发出一声呼喊:“白发三千丈! ”古人蓄发,平时挽在顶上,梳头时,长发就垂了下来。“三千丈”的夸张, 是在这样的具体情景下产生的。这一声惊呼,造成震栗人心的艺术效果,使人眼前出现了一个手挽飘萧白发、满脸痛苦神情的老人形象。这句诗的潜台词是:我这满头白发怎么会长得这样盛呢?自惊中包含着自疑,从而引出下句的回答。

“缘愁似箇长。”旋即点破“愁”字,原来是愁恨使人生出 了这样长的白发。“似箇”,即“像这样”的意思。这句自答, 语势跌落,形成一道曲折,情绪由爆烈转为悲凉。独坐愁城的诗人,在沉重的叹息声中,无力地垂下了白头发。

第三、四两句好象平地又起一层波澜,形成第二道曲折:“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 ”诗人猛可里再次揽镜自照,好像不相信镜中人就是自己。这一反复,表明了李白虽然面对严酷的事实,却硬是不愿承认的复杂矛盾心理。然而,事实毕竟是无法改变的,诗人对镜看得分明了,在不得已而承认了事实的同时,又引出另一个问题:“何处得秋霜?”这五个字。

可能勾起了一番痛苦回忆:数十年来,在人生的道路上奔波颠踣,哪一次失意,哪一回挫折,不使他胸中沉积起一层郁愤,头上增添数茎白发!这满头秋霜,乃是大半生坎坷经历的印迹和明证啊!诗中连用“不知”“何处”两个疑问词,以强烈感叹的语气,把问题提了出来,却没有回答。它把无限的痛愤和悲凉留了下来,使我们在回味和思考中,认识到古代封建社会里一位天才人物的可悲命运。

人们曾经指出,李白的诗是不易学、也无法学然而,有人却作过某种尝试。王安石诗曰:“不见故人天际舟,小亭残日更回头。缲成白雪三千丈,细草孤云一片愁。”第三句显然套用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但套用的效果却很糟糕。这是因为,第一,王安石所表现的愁,只是寻常离愁,根本当不得“三千丈”那样巨大的比拟,

于是,诗句留下了明显的斧凿痕迹;第二,李白诗中虽然点破了“愁” 字,但压根儿没说出愁的具体内容,人们但觉其愁浩茫无边;王安石却把他的愁情和盘托出了,话一说尽,诗就没了味道。从中,我们可以体会艺术表现的藏与露、深与浅的辩证法。对于这四句诗词,你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轩@那一抹温柔 给了谁2023-12-21 10:02轩@那一抹温柔 给了谁[新疆网友]103.233.44.230
    经典诗句,可惜我们这代人太少关注传统文化了。
    顶9踩0
相关阅读
李白的诗句读起来爽 但你不知道他在背后撒了多少谎!

李白的诗句读起来爽 但你不知道他在背后撒了多少谎!

文 琳琅我们都喜欢读李白的诗,天马行空、酣畅淋漓、字句间游龙附凤、仙气沛然;其实你们根本不知道李白为了让自己的诗读着爽,在背后开了多少脑洞,尽了

2023-12-17

「文艺课堂」古诗词中您不知道的“之最”(下)

「文艺课堂」古诗词中您不知道的“之最”(下)

诗词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借物喻人、借物言志的手法最为常见,除了上期我们为您说过的几个古诗中之最,还有哪些也是如此的呢?一、最深的情?唐代

2022-12-13

文章没人看?写作时注意这些 让你的文章也能成爆款

文章没人看?写作时注意这些 让你的文章也能成爆款

有时候自己觉得文章结构清晰,别人读起来不知所云,硬着头皮读下去,读完也忘光了

2023-07-26

李白这6句 想人不敢想 写人不敢写 是盛唐的魅力!

李白这6句 想人不敢想 写人不敢写 是盛唐的魅力!

二十多岁之后想要谋取功名,但是他没有走科举的道路,而是到处拜访名人希望能得到别人推荐,但是就这样岁月蹉跎,拜访了很多人也没有用,到了四十多岁,

200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