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从杜牧的诗“隐括”成朱熹的词 由消极 一改变为积极的人生寄语

时间:2023-10-23 06:46:01

相关推荐

从杜牧的诗“隐括”成朱熹的词 由消极 一改变为积极的人生寄语

汉语诗歌有一种独门的写作绝技,叫“隐括”。隐括”或曰“檃栝”,这种叫法最早见于《荀子大略》篇,也多次见于《韩非子》。

“隐括”是一种写作手法,有改文章为诗、为曲、为赋者,但以改诗文为词者居多。主要对原有诗的句子、内容做些改变,成为新的文学作品,这种题材内容的转变,叫“隐括”

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更被誉为古代文学史上的“双绝”。它们之间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且由唐诗隐括成宋词的不在少数。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首隐括词,是由杜牧的唐诗隐括成朱熹的宋词,并由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

一、朱熹隐括词的前身

朱熹隐括词的前身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名曰《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生卒于公元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今陕西西安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我们就欣赏他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究竟有怎么样的消极情绪。

诗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公元845年,大唐会昌五年。有“海内名士”之誉的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命运相仿,皆是怀才不遇,所以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

诗的大意是说,秋天的景色倒映在江水里,大雁已开始南飞,此时此景,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真别有一番心境;尘世中的烦恼、忧愁十之八九,很难遇到让人开口一笑的事,看着眼前满山盛开的菊花,要做的就是插满头再回家。

而此时只应纵情豪饮,以酬答美好的重阳佳节,不必怀恋、忧虑、叹恨即将落下的夕阳余晖;人生的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这首诗说明,诗人的愁闷是那样的深、那样的难以驱遣。因为在晚唐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党争激烈,像杜牧这样心怀很高抱负的人,是很难在党争中得到重用的。

而此次一起同游的朋友张祜,也是如此。所以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的怀才不遇,具有同病相怜之感。这是诗人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二、朱熹是如何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又是如何由原诗的消极,一改变为积极人生寄语的呢?

朱熹这首隐括词,名曰:《水调歌头》。

朱熹,生卒于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今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

下面我们就欣赏朱熹隐括过来的词《水调歌头》。

词曰: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词的大意是说:云朵的影子倒映在江水里,大雁已做好南飞的打算。和朋友们一起带着酒壶、酒,去哪里登山呢?自然会去一个苍翠清寂、烟雾氤氲的地方。人生如梦,难得一笑,幸好有紫萸、黄菊可以摘下来插满头,尽兴而归。往年的风景依旧,可叹的是人已非往昔的人了。

为了庆祝重阳佳节,应该一醉方休,就不要再推辞不喝了。人活着,其实就像寄生在这个世界上一样,因此没必要终日奔波劳碌,还要怨恨人生苦短。古往今来,花开花谢,月圆月缺,无穷无尽。明白了这些道理,人生就不会再有危机感。你去问问齐景公,何必为人生的短暂而泪沾衣襟呢?

这首词,开始读,你会觉得它逐句移植了杜牧的原诗,仅此而已。可是反复品读,就会发现朱熹已将自己独特的儒家哲学思想,一改原诗的消极情绪,成为了积极面对人生的寄语。这种以理性的思辨解读生活和自然,不失为大快人心。

结语

杜牧与朱熹都是中国古代的文豪巨人,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自然心境和抱负也不同。

杜牧生活在晚唐,那个时候的大唐已现颓势,且党争激烈,因此杜牧被排挤外放,自然很难实现平生的抱负,所以他的诗,充满了一种报国无门的消极情绪。

朱熹则不然,他虽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但是朝廷对他还是有一些重用的,给宋宁宗皇帝讲过学,并著述了《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为国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写景实为抒情,词人在本词中试图排解自己的忧虑,想以达观的生活态度,面对纷繁的尘世人生。所以由原诗的消极,一改变为积极的人生寄语。

虽然他们前后相隔三百多年,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思想,就是主张积极入世,所以朱熹仰慕小杜的诗,进而“隐括”成该词,实为白丁可为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浅笑颜2024-01-16 05:46浅笑颜[浙江省网友]202.120.67.182
    消极态度只会让人陷入深渊将消极转化为积极则是人生珍贵财富。故事中商人吸取教训从失败中汲取力量终究才走向成功。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绝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定信念勇敢前行方能到人生辉煌。
    顶0踩0
  2. 清雨2023-12-04 18:16清雨[福建省网友]203.8.82.228
    「隐括」词本指隐疾《全唐诗》收录杜牧诗中则引申为对现实避世意成为诗仙优美切婉表现手法。朱熹《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将转化为对离别苦含蓄描绘。艺术真可谓有千万种可能。
    顶0踩0
相关阅读
《朱熹家训》字字珠玑 句句好家风!

《朱熹家训》字字珠玑 句句好家风!

祖籍徽州婺源,出生福建尤溪,侨寓建阳崇安

2023-11-12

朱熹精辟犀利的10句话 句子虽短 说尽现实

朱熹精辟犀利的10句话 句子虽短 说尽现实

朱熹,字晦庵,徽州婺源人。曾任枢密院编修。宋学中四大门派,朱为闽派。朱熹重要著作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诗集传、易本义、通鉴纲目等。朱熹

2022-12-14

朱熹的《偶成》 妙在后两句 时光匆匆 竟不知所踪

朱熹的《偶成》 妙在后两句 时光匆匆 竟不知所踪

开篇两句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便点明了观点

2023-09-25

从未到过泗水的朱熹 却写出了最美的泗水春天 末二句是千古名句

从未到过泗水的朱熹 却写出了最美的泗水春天 末二句是千古名句

下面这首春日,初读起来,似乎是朱熹春天郊游写下的作品,记录了游春的感受,但是,奇特的一点是,朱熹诗中所写的泗水之滨,却是他没有去过的地方

2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