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2018中考语文复习系列专题六:古诗词赏析及真题解析技巧(三)

时间:2023-10-17 07:44:01

相关推荐

2018中考语文复习系列专题六:古诗词赏析及真题解析技巧(三)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赏析是中考语文中必考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诗词的有关知识点没有很好地掌握。

七,知识点七 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反语、双关。这些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意中的作用各有千秋:比喻能使诗词中的情或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拟人能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夸张能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借代能使诗词更得体,或更含蓄;等等。

方法点拨

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1.准确指出诗(词)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为什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

3.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八,命题解读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江西中考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标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理念的体现。2011年江西卷考查了唐代诗人马戴的一首诗,2012年江西卷考查了一首宋词《玉楼春·戏赋云山》,2013年江西卷考查了一首唐诗《春泛若耶溪》,2014年江西卷考查了一首宋词《春光好》,2015年江西卷考查了一首宋诗《二月二目出郊》,2016年江西卷考查了一首宋词《院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2017年江西卷考查了一唐诗《山行》。为了降低答题难度,从2012年起,将2011年诗歌考查的简答题改为了选择题,所选篇目均出自课外,主要是唐诗,宋诗和宋词,考查点涉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词句的品味,意境的赏析以及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

九,真题示例解析

【例1】山行 [唐]项斯 (2017年江西)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领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面富有动态之美。

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错,颈联描写了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和隔着竹篱传来的丝声,并未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作答时要关注诗歌中的写景、抒情及表现手法。

第2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诗人描写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选取了“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景物,以及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事物——烘茶与缫丝来开拓诗歌的意境。因此,C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是不准确的。

【答案】1.D 2.C

【例2】浣溪沙 张孝祥④ (2016年江西)

霜日明育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成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释】①张孝样(1132-1169);字安国,号于潮居士,著有《干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本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下片写由观塞而引起的悲愤感慨。

B.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片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皮楼东“一句在下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片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滑烟衰草有无中”一句离情于景,淡淡的轻烟,连天的衰草,隐现于辽的蓝天之下,这里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荒凉凋零,同时也是词人面对朝廷孱弱、北伐无期的现实的一种悲凉情绪的流露,而并非满怀信心。第2题考查对词的内容及写法的鉴赏能力。词的上片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写景,没有触觉。

【答案】1.C 2.A

【例3】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2015年江西)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明了刚出郊时太阳未出、江城隐于雾中的情景。

B.颔联描写了天气晴朗、云雾完全消散的景象。

C.颈联描绘了一幅黄鹂轻语、紫燕翻飞的生机盎然的图景。

D.全诗描写了作者郊游时的所见所闻。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扦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解析】第1题联写的是远景,前一句写天晴了,山把帘幔卷起来了;后一句的意思是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写天虽然睛了,但许多云还未散去。故B项中”云雾完全消散”说法不恰当。

第2题”谁似田家知此乐”意思是“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所以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也是愉快的,此处不是反衬,而是正衬,即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耕归来的愉快心情。

【答案】1,B 2.C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冰世皇爵末日苍雪2023-12-15 06:49冰世皇爵末日苍雪[湖南省网友]202.12.116.180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要求。
    顶9踩0
相关阅读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解析:新时代 新探索 新发展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试题解析:新时代 新探索 新发展

面对新的改革方案,语文考试命题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为背景要求,稳中求进,在全面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落实考试说明·语文的基础上

2023-11-20

考试中心: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吃透中考语文冲刺140!

考试中心: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吃透中考语文冲刺140!

在语文考试中,从字词,到句子,再到阅读,诗词,写作等等知识点,都是需要平时下功夫记忆练习的

2023-05-25

考试中心推荐:初中语文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含答案) 中考冲刺!

考试中心推荐:初中语文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含答案) 中考冲刺!

学习古诗词需要掌握正确的步骤和方法

2024-01-15

初中语文:句子专题讲解+中考真题演练 有答案 2020考生必做

初中语文:句子专题讲解+中考真题演练 有答案 2020考生必做

句式训练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学生们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