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90%的人不知“既生瑜何生亮”的后半句 也不知周瑜胸怀有多大

时间:2023-10-15 05:46:01

相关推荐

90%的人不知“既生瑜何生亮”的后半句 也不知周瑜胸怀有多大

导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慢慢的进入到人们生活中并广为流传,这本书中的魅力不是在于三国大战中的场面有多宏大,而是在于各种谋士之间斗智斗勇巧夺天下,书中东吴的几位大都督中,周瑜算的上是才华横溢的一位,可惜早早的就死去了,生前还留下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让人们对周瑜的看法褒贬不一,那这句话的后半句又是什么?90%的人不仅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周瑜的胸怀有多大?

《三国演义》的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写蜀汉的事情,可以说这本书也是站在蜀汉的角度上来写的,多少对蜀汉的一些人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得不说,蜀汉的诸葛亮真的是足智多谋,很少能有人与之抗衡,世人经常说周瑜心胸狭隘,时时刻刻想要弄死诸葛亮,最后还被诸葛亮气死了,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吗?

公瑾是周瑜的字,周公瑾出生比较好,父亲担任过洛阳令(相当于首都的市长),叔叔和大伯都当的太尉,周公瑾自身也是能文能武,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在江东地区,公瑾的名气很高,21岁就开始跟随自己的发小孙策平定江东。

在公元208年间,曹操带着几十万的兵马想要吞并东吴,孙权起初在考虑要不要打这一仗,周瑜和鲁肃将这一仗的利与弊说个孙权听,再加上有刘备的帮助,孙权才决定和曹操作战,最准曹军被一把大火烧的体无完肤,周瑜和诸葛亮的威名当时威震三国,周瑜也顺利的当上了东吴大都督一职。

看完《三国志》就会发现,周瑜在三国的地位和评价都很高,刘备说孙权“万人之英”,孙权说周瑜“江东无人能继”,曹操说周瑜这一把火烧出了周瑜的名望。其实像这样一位杰出的大将,完全没有必要去用小心眼来谋害诸葛亮。

周瑜当初在江东想留下诸葛亮,并非想要害他,而是希望诸葛亮可以帮助东吴。周瑜也很佩服诸葛亮的智谋,所以两人是惺惺相惜的,并非心怀鬼胎,而《三国演义》更是说周瑜因为诸葛亮气死,实则在《三国志》中周瑜是身体受伤没有医治好而死的。

结语:当年周瑜没留住诸葛亮,才说出前半句“既生瑜何生亮”,后半句“君未归,孤何安”,这句90%的人都不知道的话,意思是诸葛亮不来帮我主公,主公何时才能安定江山。把周瑜宽广的胸怀表现的玲璃尽致,周瑜甚至和诸葛亮说可以让出自己的位置,也多次进谏孙权留下诸葛亮,历史中的周瑜并非小心眼之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弦在天涯2024-01-12 21:05弦在天涯[湖南省网友]103.57.78.202
    实话我也是前不知道“既生瑜何生亮”半句那90%里员。知道觉得很有意思俗话得好“读书百遍义自见行万里路知可见”。
    顶0踩0
  2. ╭何必丶执着于过去的曾经2023-11-29 01:25╭何必丶执着于过去的曾经[贵州省网友]202.93.254.205
    学习《三国演义》真是件很有意思事情原周瑜胸怀是那么宽广。
    顶6踩0
相关阅读
“既生瑜何生亮”不为人知的后半句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不为人知的后半句 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周瑜

后来曹操率军南下征讨东吴,此时东吴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决定了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决定,期间因为缺少箭支,结果诸葛亮草船借箭,后来诸葛亮和周瑜又同时

2023-10-15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后半句却鲜为人知 说出来你都不一定相信!

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后半句却鲜为人知 说出来你都不一定相信!

滚滚长江,象征着三国的英雄向东逝去,淘尽他们的英雄气概

2023-10-15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周瑜用尽毕生多学去筹划,最终依然一无所获

2023-11-04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是一个善妒阴险之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失去了江山和美人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