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时间:2023-10-15 05:41:01

相关推荐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知道这样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只从表面看就知道这句话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个世界上有他的存在,为何还要让诸葛亮降生呢。单单看着一句,你可能想到这是周瑜在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被误解的,它还有下半句,显尽周瑜的广阔胸襟。

周瑜和诸葛亮同样都是有远大学识的人,不过在三国那个战乱的年代,有才华的人入世之后,做不成朋友不在一个阵营里共事就只能当敌人了,不过两人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周瑜隶属于吴国,诸葛亮隶属于蜀国。两人都有逐鹿天下的心,彼此欣赏又彼此竞争着。

在赤壁大战之前,曹操军队来势汹汹,吴国许多大臣建议投降。若是真有一战,既要费时费力、损失军队钱财,还不一定能成功。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臣出使东吴,在朝廷上大战群儒支持一战。作为外来使臣,诸葛亮一战成名。可是即使有三寸不烂之舌,也难排众议。是周瑜站出来力挺诸葛亮,而且答应了诸葛亮的要求。正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存在,吴蜀两国才能有长达30年的联盟关系。

而在赤壁大战之后,功劳本是属于江东和刘备一起的,甚至是江东所出力、应占功多。可刘备却占领了荆州这兵家必争之地,东吴所得好处少岂能忍受,便引发了内部矛盾。在吴蜀争战中,周瑜和诸葛亮就做了对立双方,多次交手,大多是以周瑜战败结束。

在这其中,又有经典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说。孙权想要夺回荆州,周瑜就给他献计。恰逢刘备的妻子刚过世,就让他假意招刘备为婿,来东吴成亲,顺时扣押刘备,逼他交出荆州。刘备知道后肯定是不能上当的,就由诸葛亮献计,此行得以逃生,又娶了孙权的妹妹。也正是这一件事让周瑜恼羞成怒,再加上箭伤复发,一气之下吐出鲜血,就此倒下了。

后人对周瑜的认识有不同的看法,有说他是驰骋沙场的将军,有说他是文采斐然的儒生,有说他是嫉妒诸葛亮的小人。更多的可能是周瑜被小说《三国演义》刻意丑化了,这“既生瑜何生亮”才深入人心。

可是它的下半句却是“君未归孤何安”,意思是你没有来东吴,我又怎能安心地离去呢?这句话是周瑜在死之前的遗言,并不是说有多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诸葛亮虽然和他不同阵营,也多次打败了他,但周瑜也多次拉拢诸葛亮,希望他能为东吴献力。

“君未归孤何安”,彰显着周瑜的广阔胸襟。周瑜是东吴的军师,如果诸葛亮能归顺东吴,他宁可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嫉妒诸葛亮呢?更多的是对诸葛亮的欣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形成于思2024-01-12 21:05形成于思[北京市网友]203.79.2.143
    在面临死亡候还能如豁达太让人敬佩了!
    顶4踩0
  2. 谢永强2023-11-29 01:23谢永强[辽宁省网友]59.55.231.36
    这句话太有深意了周瑜真是个豁达人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既生瑜何生亮”却不知还有后半句 那才是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既生瑜何生亮”却不知还有后半句 那才是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你一定还知道这样一个人,那就是周瑜

2023-11-04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而此时正巧刘备的夫人去世,周瑜便向孙权提出假意将孙权之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其实就是为了故意引诱刘备来吴

2023-10-15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是一个善妒阴险之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失去了江山和美人

2023-11-04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才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才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在我国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当中便有一句,就是既生瑜何生亮,这句相信很多人都知晓在说什么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