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才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时间:2023-10-15 05:30:02

相关推荐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才真正体现周瑜的胸襟

“既生瑜,何生亮;君未归,孤何安!”

名人佳句在千古流传之下,依旧能够脍炙人口,所以当很多人在提起上一句是便会联想到下一句,但对于一些名言来说,人们大多只会记住一句名言,但对于前半句或者后半句都是处于一种不知情,甚至了解甚少的程度。

在我国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当中便有一句,就是“既生瑜何生亮”,这句相信很多人都知晓在说什么。

但其实这句话仅仅只是半句,其中还有半句却几乎无人知,前半句显示了周瑜狭小的胸襟,而后半句才是真正展现出周瑜宽阔的胸怀!究竟是怎样的一句话,能够改变周瑜给人留下的形象呢?

相信很多看客都阅读过《三国演义》,或者是对其中一些名场面都有所了解,其中有很多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出现,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虽然加上很多的书写手段,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好奇,反而让人对于历史人物都有着一个大概的印象,而在《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当中,出现了很多的战斗画面,还有英雄人物的战绩等。

在这些故事当中,便有一场是关于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发生的事情,究竟卧龙诸葛亮与水军大都督周瑜发生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就是“三气周瑜”,在这部作品当中,对于周瑜的性格就是身居高位,但是却心中狭隘,多次为难诸葛亮,只是诸葛亮也并非俗人,轻易将其化解,而周瑜更是被连气三次,最终在喊出“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话之后,便吐血昏迷,最后还是早早离世!

可见,周瑜的气性并不算宽阔,但这仅仅是在文学作品当中的一句话,那么作为历史上的周瑜,他的气性究竟如何呢?是否真像《三国演义》一般狭隘。

其实要知晓周瑜的气性也很是简单,虽然世人都知晓“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但是对于后半句话却极少人有听说,这句话便能够证明周瑜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而这后半句话就是“君未归,孤何安”。

而当时的诸葛亮前来江东就是为了共同抵抗曹魏大军来犯江东,而周瑜面对这个文臣,自然是要试探一番其才能,若是只是纸上谈兵之辈,还可以早早做下打算。

而周瑜在多次为难诸葛亮之下,诸葛亮依旧气定神闲,无论是大雾天气草船借十万支箭还是巧借东风之变,都是诸葛亮的手段高明之处,也表明诸葛亮的本事之大,而至于为何说周瑜对于诸葛亮是嫉妒呢?

这其中原因确实是嫉妒,但周瑜嫉妒的不是诸葛亮的才能,而是嫉妒为何如此大才之人却不是为江东所有,而在史料当中,记载,关于周瑜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并没有刻意针对。

大多是展现周瑜对于诸葛亮的欣赏,而且有拉拢其来江东之意,而诸葛亮的哥哥就是在江东作为文臣,可见江东对于诸葛亮也是颇为欣赏,其家人也是重用的对象!

至于为何说周瑜嫉妒的是诸葛亮这样大能的人不是为吴国所用呢?就得从“既生瑜何生亮”的后半句的真意来说了,“君未归,孤何安”就是周瑜认为诸葛亮亮还没有到江东效力,我周瑜又怎么能够安心的走呢。

可见诸葛亮在周瑜心中的分量,而为了拉拢诸葛亮,周瑜更是派遣多次诸葛瑾来劝说弟弟诸葛亮共同归附吴国,共同效力吴国。

只是多次遭到拒绝,而在周瑜病逝之后,诸葛亮也是直言,当初周瑜也曾有拉拢直言,但自己早已一心留在蜀国,自然不会接受如此违背自己意愿的请求。

从这便可以看出周瑜的气性并不小,反而有着大局观,知晓什么人能做什么事情,自己也不会因为诸葛亮的才能在自己之上而产生嫉妒之心。

在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也是与心胸狭小相反,反而进行夸攒,可见能够成为一国大都督的周瑜,也并非小气之辈!

结语:

即使在文学作品了解到的周瑜依旧是能够嫉妒诸葛亮,喊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小气之人,但我们不能否认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君未归,孤何安”具有宽阔胸怀的大都督!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骁骁2024-01-12 21:03骁骁[天津市网友]119.235.134.224
    @郝圆称这句话反映出周瑜超越了俗世智慧真是代枭雄啊。
    顶6踩0
  2. 郝圆称2023-11-29 01:16郝圆称[青海省网友]180.164.2.162
    周瑜胸襟果令人钦佩半句真是太有深意了。
    顶42踩0
相关阅读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周瑜用尽毕生多学去筹划,最终依然一无所获

2023-11-04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己之力说动吴国重臣

2023-10-15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是一个善妒阴险之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失去了江山和美人

2023-11-04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只从表面看就知道这句话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个世界上有他的存在,为何还要让诸葛亮降生呢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