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别玩了 过来吃饭”:多少孩子 毁在了父母这句话里?

时间:2023-10-14 04:21:01

相关推荐

“别玩了 过来吃饭”:多少孩子 毁在了父母这句话里?

“别玩玩具了,来,下来吃点东西吧。”

“别玩了,来下来看会儿电视吧。”

“别弄啦......”

那天,不到四岁的小表妹来我家玩,发生了我不想看到的事情。

当时小表妹在拿着一个毛巾玩,把它摆成各种形状。

有时还很陶醉的跟毛巾说话,玩的不亦乐乎,十分专注。

这时姨妈进来说她:

“这是干净毛巾,都给弄脏了,别玩了下来看电视吧。”

小表妹嘟着嘴下去看电视了。

下午小表妹跟我闹玩的时候,发现了我书架上的一本动物书,她指着说:

“哥哥我想看这个。”

我说:“看吧看吧,正好休息休息,消消汗。”

看了一小会儿姥姥进来了:

“下来喝奶了,别看了,一会儿好睡觉了。”

一天有两次打断集中的注意力,我不敢想象小表妹在她家里是怎样被培养的。

小孩正在处于一个观念成型的时期,如果孩子在专注于她感兴趣的事情时家长频繁的打断她,骚扰她,那么他长大之后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提高专注力的状况。

家长应该给予一个安静的环境和良好的陪伴。

而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换一件事情做。

2、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

“注意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如果做什么事情都只是蜻蜓点水,天才也很难做成什么像样的事情。”

如果你发现孩子长大之后“坐不住”、“分心”,那么很可能是在小时候你频繁打扰了她的专注力。

长大后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很大的:

1. 学习能力差

据科学研究表明,7%的儿童在小学甚至初中存在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课,甚至直接从座位上下来溜达的情况。

不仅影响了他人,更可怕的是接下来老师与家长会责备孩子。

这对孩子本来就不优秀的注意力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2. 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轻易打断别人说话,退出小朋友们的集体活动,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干扰正常活动的行为。

这样容易被异样眼光看待,受到多方包括家长和同学的责怪。

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和人际交往关系。

3、

那么作为那个正在专注做事孩子的家长,你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

⊙无论孩子是在玩耍还是在看书,在没有造成器质性损害的情况下,请不要轻易打扰专注的ta。

我的小表妹即将在被我姥姥叫出去的时候,我制止了姥姥。

走出去的时候关上了门并把电视声音调到了最小。

过会儿从门缝里看,小表妹依然在专心的看动物书,只不过换了个姿势。

当我们能做到不打扰孩子的时候,我们还应努力做到为他的专心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

⊙当孩子实在不想投入注意力了,请不要再逼他继续。

根据新生儿无意注意的研究表明:

1到2岁的儿童持续专注时间约为五分钟;3到4岁的儿童持续专注时间约为十五分钟;5到6岁的儿童持续专注时间约为二十分钟。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时间,只要让孩子最大限度上力所能及就行了。

⊙注意观察,当孩子进入状态时就不要再去打扰他。

我妈跟我说,我小时候玩和学,界限分的特别明显。

她说我小时候准备听故事的时候就一动不动,眼睛一直盯着她。

说话也变得小声,也没有小动作了。

我妈就知道了这次故事能讲挺长时间的。

关注孩子,根据她们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孩子是否集中了注意。

⊙不要小看垃圾食品中添加剂,甚至他们的包装盒对这一方面的危害。

之前有一次小表妹来家里玩,中午没有饭了,家里老人打算煮个方便面给她吃,调料包全都放了。

当时我妈妈刚好下班回到家,赶紧制止了,又重新炒了几个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黄剑峰介绍:

双酚类(用于包装盒)、常见的邻苯二甲酸盐(防腐剂)、咖啡因(添加剂)等等化学物质,会影响相应的神经功能单元的激活水平,抑制相当程度上大脑的发育。

如果儿童较为频繁的食用带此类物质的食品,可能当时不会显现出来什么,但其实对大脑造成了不同程度上都损伤。

长大后会逐渐发现,吃垃圾食品影响的不仅仅是注意力。

4、

哲学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独处是一种能力》。

他认为,能够独处才意味着这个人拥有自我。

专注力好是一种极致的体验。

心理学教授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Flow理论:

当极致专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因为忘记时间和生活琐事而获得一种极大的快乐。

培养专注力,幼儿时期为黄金时期。

那么应该如何帮助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呢?

01

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改

这个方法我和我的小表妹经常玩,效果也不错。

但是为什么叫改呢?

我和我的导师讨论过,认为原先的方法家长参与率低。

通俗点可以说里面的人情味少,趣味性低。

所以改进为如下:

在纸上做一个5*5的格子,每个小格都画上图形,三角、方形、圆等等。

每种图形至少在5*5的格子中出现两次,家长可随意分配。

和孩子面对面坐在安静的环境下,纸张放在中间,家长指出或说出一种图形并同时让孩子用指出那个图形。

02

用专注换取专注,以身作则

在和小表妹正常交流的时候,我并不是离得远就大声讲话。

而是会刻意的在她身边蹲下来慢慢地说。

她来我家的时候,我也会在查资料的时候,刻意让她在我旁边读书或者玩玩具。

为的就是让她感受安静的氛围,享受专注的时刻。

让孩子看见那个专注的你,并以你为标杆,专心的学习或玩耍,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方法。

03

兴趣是注意力强大的内驱力

兴趣来自需求和好奇。

多留给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空间,他们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

如果是良好的兴趣,那么可以就让他放肆的专心致志。

比如说有些孩子比较喜欢画画,那么父母就可以给宝宝看美丽的图片,并且给予提供绘画的环境。

而有些宝宝动手能力非常强,那么父母就可以经常做一些手工艺品,或者自己制作很多的小玩具。

从这方面来慢慢引导孩子,继续开发孩子的智力。

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喜新厌旧的情况,这时候父母不用特别着急。

每一个孩子都是如此,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他认识长时间坚持一件事情,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能够因为某些事物的新奇就喜欢,反而无法坚持更长的时间。

每一个小朋友生下来都是一个纯白的天使,我们被予以重任来培养。

不要在小朋友专心致志的时候无故打扰他啦。

我们只要安静的保护着,安静的欣赏着,就好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45612024-01-30 12:324561[黑龙江省网友]203.24.186.131
    父母关心现在这句话里但也许孩子们都希望多点自由。
    顶0踩0
  2. 如果有一天°2023-12-25 09:48如果有一天°[江西省网友]116.252.206.204
    @银翼隐语多少孩子毁在了父母这句话里小候是想玩却被叫去吃饭。
    顶10踩0
  3. 银翼隐语2023-11-19 07:04银翼隐语[青海省网友]43.251.236.165
    别玩了过吃饭这句话真是家长们必备口头禅。
    顶9踩0
相关阅读
孩子抱怨妈妈:这句话 你一天得说800遍!

孩子抱怨妈妈:这句话 你一天得说800遍!

我们自己着急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这么说

2023-01-07

生气的时候和孩子说这几句话 可能会伤害孩子自尊心 家长要注意

生气的时候和孩子说这几句话 可能会伤害孩子自尊心 家长要注意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带着孩子一块儿生活

2024-01-07

哪3句话是孩子的致命弱点?朋友圈:看完这3句 马上给孩子改过来

哪3句话是孩子的致命弱点?朋友圈:看完这3句 马上给孩子改过来

如果孩子抢着要空调遥控器,我们给还是不给?这个问题普遍反应的是这个问题: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家长偏不给

2011-10-16

比恐惧更可怕的是恐惧本身 明白了这句话 你教育孩子就稳了

比恐惧更可怕的是恐惧本身 明白了这句话 你教育孩子就稳了

剧情也不复杂,就是一段纠缠了600多年的爱恨情仇,各种妖魔鬼怪来到、融入了现代生活,让人既惊奇,又有代入感

2023-05-29

孩子闯了祸 家长说的这句话 看似是护身符 实则伤害更大

孩子闯了祸 家长说的这句话 看似是护身符 实则伤害更大

有一个小孩坐在角落玩手机,那个孩子跑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人家的手机抢了,两个孩子闹了不愉快,一旁的大人就说了那个孩子几句,没想到他的家族

200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