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今年高考她被北大录取 对父母写下了这些深情话语 值得家长一看

时间:2023-10-11 06:46:01

相关推荐

今年高考她被北大录取 对父母写下了这些深情话语 值得家长一看

姓名: 贺嘉丽,毕业中学: 北师大燕化附中,录取院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献给我的父母,你们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

战国庄周有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鹏欲高飞,尚且需要凭借风力,吾辈欲展翅翱翔,亦更需有所凭借。我是一块女娲丢弃的顽石,需高僧点化方能变为通灵宝玉。求学十余载,正是我的父母,用他们的双臂托举我更上一层楼。可以说,他们的独特教育理念是我成长中当之无愧的灯塔和加速器。

我的父母,他们是熟谙“循序渐进”之法的驯鹰人。

幼子学步,先学爬,其次会走,最后学跑。在不同学习阶段,我的父母对我有不同教育方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于学生而言,学习乃第一要务。小学一至三年级,只要我一放学回家,我的母亲总关闭客厅电视,搬一条板凳到我的小书桌旁,监督我写作业。往左一斜是撇,往右一拉是捺,写字需一笔一划认认真真,横平竖直。若是我浮躁了,字歪歪扭扭写丑了,母亲总让我擦了重写。写完后她还要检查作业,写错的地方找出错误原因,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在心思躁动不安,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这于我简直是一种“折磨”。总不能把笔一丢,书本一推,大喊“我不写作业了!”随即潇潇洒洒去愉快玩耍,深陷游戏玩具的诱惑漩涡吧?“先完成学习任务,再去玩”和“学就踏踏实实心无旁骛,玩就痛痛快快酣畅淋漓”是父母的不变信条。于是,对我这个懒懒散散好逸恶劳的“泼猴”而言,小书桌就是五指山,山顶上,我父母的如炬慧眼,可一直盯着我呢。

到四年级以后,我已习惯将学习放在首位,并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发觉,学习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索然无味。这是一扇雕花绣门,连接着由优美文句,奇妙数字,可爱字母组成的绚烂缤纷世界。母亲不再搬一把椅子盯着我写作业,检查作业的任务也从母亲肩头转移到我自己身上。不过,每逢周末,母亲还要听写书上的英语单词和语文词组。一方面检验我的学习成果,一方面监督我,使我学习上不敢有所松懈。

如果说,父母在小学时期对我严格,旨在培养我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中学阶段,则更注重培养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像一只父母羽翼庇佑下度过无忧童年的雏鹰,现在,要狠狠心将我推下陡峭山崖,让我自己在下坠中展开羽翼,学习飞翔。从悬崖顶跌落的过程中,我有过惧怕眼底深渊的慌乱,有过羽翼未满造成的不自信。照搬小学时的学习方法并未得到成效,于是我开始自主摸索。课堂注重效率,课下温故而知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辅以父母助我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成绩一点点进步,拔高,直到摘取名列前茅的荣耀——我展开我稚拙却坚定的翅膀,飞向更高更远的天际。

我的父母是天边的朝霞,浮在湛蓝海面之上,环绕他们周身的美丽由多年积累的知识铸就,他们也是我追寻的目标。当初的严厉亦或“放养”,饱含他们浓浓的爱与期盼。如今,这都是我的感激对象。正是这一阶段一阶段的教育,一步步将我从弱不禁风小树苗培养成独当一面大橡树啊!

我的父母,他们是奖惩分明的判官。

令我所最为自豪之物,往往不是幼儿园的大红花,不是家中墙面上贴挂的奖状,也不是被日日拂拭,一尘不染的奖杯,而是我父母的奖励与鼓舞。通常以精神奖励为主。一句含笑的温柔表扬:“不错不错,有进步!”或者“做得很棒!继续努力!”就可以让我兴奋很久。这种表扬很多时候并不因为我取得理想成绩。对他人礼貌相待,不失分寸,或者主动帮父母做家务,洗洗刷刷,或者善待流浪小动物,投喂吃食——这些点点滴滴都能获得称赞。赞扬我时,他们眼中的闪闪光芒灿若繁星,这点亮了我的世界,令我明白我是父母永远的珍宝,他们以我为荣,以我身上的善良正直为傲。这是我的自信之源。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学堂里的戒尺,想必是缠绕不少顽皮孩童学生时代的噩梦。我的父母惩罚我不用戒尺,不求疼痛——通常是面壁思过。先不论学习方面,如若态度恶劣顶撞长辈,恶意糟蹋粮食,毁坏饭菜,或者拿同学的先天缺陷开玩笑,起侮辱性外号——等着吧,这些时候,面壁思过的老先生就找上门来了。十分钟,二十分钟,那无辜墙壁惨白一张脸,圆圆吊灯大睁一双眼,自然不会,也不敢替我求情。这十几二十分钟不是用来发呆或者恐慌的。面壁完了,到父母面前思过。父母问:“错哪了?”如果我没有确确实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然给不出满意回答。那么,接着面壁。

如果是无伤大雅的小错误,第一次仅是口头教育。要是同一错误——比如我小时候丢三落四和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一而再再而三犯错,吃一堑不长一智,这时候要写检讨书。我还记得我写的第一篇检讨书,面对一张大白纸,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挤出的几行字,像一叠皱皱巴巴的干瘪咸菜。很快被打回来,错别字和病句全被圈出来。悔过态度暂且得到认可,不过书面材料还要重写。在我改错字和病句的间隙,我也暗暗下定决心坚决改正。细节决定成败,错误虽小,若任之自流,这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很可能会在某个时间节点,变成影响我一生的“罪魁祸首”。巨堤溃于蚁穴,父母的惩诫教会我严谨对待每一件事。

我的父母,时而是站在我身后为我热烈鼓掌的“忠实粉丝”,时而是站在我面前“翻阅案卷”的铁面无私黑脸“包公”。无论他们在我身前还是身后,他们都是漆黑无月的夜晚,驻守在海边的明亮灯塔,为我这艘在波涛汹涌海面上航行的船儿指明方向,助我乘风破浪,杨帆远航。

我的父母,他们是“言传”与“身教”两手抓的导师。

《我的母亲》中,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胡适,他的刚强母亲,以身示范教育他,让胡适懂得什么事该做也能做,什么事不该做亦不能做。我的父母也是如此。父母的床头柜上,总会有几本摞得整整齐齐的书籍。父母爱书,三毛,余秋雨,于永正,是他们睡前的访客,梦中的伴侣。相比纸质书籍,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只能在“冷宫”里哀鸣了。

有了父母以身作则,我又岂敢造次?父母的阅读在家中形成良好阅读氛围,也潜移默化助我步入书籍殿堂。抱起的玩具又放下,儿时的我随手抽取一本书,“也傍桑阴学种瓜”,模仿父母的样子半懂不懂看起来。那时的我还更偏好绘本,连环画。等长大一些,识字多了,也慢慢找些感兴趣的古代神话,儿童文学书。“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得多了,见识过优质文章,对到手书籍也就慢慢挑剔起来,曾感兴趣过的大部头无营养书籍不再入我“法眼”,尘封在箱底。再后来,则不断被曹雪芹、雨果的大格局所震撼,沉迷名家作品无法自拔。

家中书柜里满满当当一排排书,多为中外名著,古今演义,“无书可读”的可能性自然被早早扼杀在摇篮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些硬皮的,软皮的,精装的,简装的,每本书都是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少女,只有翻开扉页,与一行行群蚁排衙的文字亲近,方能揭开她们的神秘面纱,邀她们摆动裙裾,共舞一曲。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于父母而言,同样能称为营养品的,还有一壶清茶。古人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而今,我的父亲爱品茶,爱藏茶,整个冰箱里的茶叶都是他的战利品。他爱泡茶,茶盘是一方舞台,公道杯,盖碗,紫砂壶轮番引吭高歌。父亲爱研究茶,一部《茶经》,翻得书页蜷起,由内而外也散发茶的清香。父亲常将茶杯口凑到我面前,闻完后让我猜这是绿红青白黄黑哪种茶。

我本是不爱茶的。淡茶无味,浓茶苦涩。不如甜美蜜糖,浓稠果汁。如果说这些饮品是城市中的摩登大厦,茶更似山野间的朴素茅屋,日夜与星辰作伴,春夏以雨露洗尘。但我敢说,任凭谁,在我家待久了,日日见父母泡茶品茶,也会主动去嗅,那缭绕鼻尖如水袖轻舞的清香;也会主动去尝,那澄澈剔透带着芽色的茶汤。

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亦处处有“身教”。“提前半小时”是父母恪守的时间定律,为外出办事留出足够时间,事事不耽误,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今日事今日毕”,宁愿在家里加班加点也不拖延任何事务。“早睡早起”,已成生活习惯,良好作息保证工作学习时的饱满精神。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我,教育我。他们在家中创造的书香气息,温文尔雅的诗文气质,塑造我的秉性,培养我的阅读习惯。父亲在家中创造的那缕幽幽茶香,是茶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它浸润全身心,提升涵养。他们在生活中处处留意,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传承予我,是我处理事务时的行为标杆。

我的父母,他们是关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智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礼义忠孝贤,样样不可或缺。孔夫子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父母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不仅要求我遵“孝”,“孝”也是他们所恪守的道德准则之一。每年父母亲回乡,第一件事,便是看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因为他们知道,陪伴是最贵的珍宝。包下厨房事务,替爷爷奶奶洗碗添茶。一家人围坐沙发,不打麻将,不玩手机,就陪老人拉拉家常,嘘寒问暖。“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女的日子红红火火,无病无疾,便是对长辈最好的报答。父母归家日,爷爷奶奶总喜上眉梢,他们愉悦的笑容,淡化积年的老年斑,舒展累月的皱纹。

父母孝顺老人,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教会我也学会了“孝”。少年的我尚无须在学习之余挤时间常回家看看。然而,即使是大雨夜为加班加点的父母送一把伞,或者平时的一盆洗脚水,替父母按摩肩膀,都是甘美蜜糖,甜到父母的心里去,是扫除他们整日疲惫的良药。父母希望我知“孝”,因为人要学会感恩。等我将来为人母,我才能切身体会他们的汗与泪。只有我为将来我的子女做出“孝”的表率,“知孝”的良好家风才能传承下去,如涓涓涌流,绵绵不绝。

中华自古为“礼仪之邦”,知礼,是父母培养我道德的另一个方面。传统优良礼仪与现代之礼都是父母亲教育的重点。先不说逢人见面一句“老师好!”“叔叔阿姨好!”更多细节,如餐桌上“要将‘上座’留给长辈及客人”“不能将筷子竖插在碗里”“不能当众剔牙”“不能在菜盘子里挑挑拣拣”;如人际交往中,“懂得‘礼尚往来’”“见面要微笑”“不能言语粗暴行为鲁莽”等等。

古有诸葛孔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扶携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乃“忠绝”。现如今,既已没有君主值得我们去效忠,“忠”的内涵更多引申为“爱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父母常对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十三亿滴水汇集起来形成波涛汹涌,势不可挡的涛涛海洋——我们的国家。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周刊,每日每周必看。为华为举世瞩目的5G成就而自豪,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获得国际认可而骄傲。同时,父母认为,爱国还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敬重,在劳动中自我奉献——众人拾柴火焰高,十亿人的奉献汇成不绝燃料,驱动国家的车轮驶向世界前列——父母在平时亦是如此认真对待他们的工作。

毛泽东主席提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果说健康是“一”,财富也好,权势也罢,都是跟在这个“一”后面的“零”。“零”当然多多益善,然而如果没有“一”牵头,后面跟再多零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父母重视我的体质锻炼,徒步远足,爬山涉水,攀峰越岭,都是周末的常见活动。平时在家,“每人每天至少骑一小时动感单车”,也是家庭锻炼的硬性指标。父母希望我有健康体魄,为将来的事业打拼,也为祖国健康工作,持续奉献。

既为学生,即当以学为重。但学习课本知识决不是生活的全部。十余年漫漫求学路上,父母几乎没有给我报过课外补习班。最好的学习时间在于课堂,最好的拓展时间在于课下。父母不愿过多占用我的课余时间,因为他们希望我能趁此时机,多干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当志愿者,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去敬老院陪老人,去福利院照看孤儿;多外出郊游,亲近美丽自然,饱览大好河山;多做些感兴趣的事,比如聆听音乐会,弹弹古筝,拨拨吉他。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广泛兴趣,同时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我的父母是阴霾时不惧阻隔钻出云层的旭日,是寒夜里冒着夜露高悬天际的明月,是雨雾中立于门前照耀我心的灯盏。他们温暖而柔和的光芒照耀我生命的每个角落,方方面面,无微不至。是他们将我培养成一个立体的,全面的,大写的人!

乌鸦尚知反哺,羊羔犹还跪乳。我是一只顽劣石猴,取经路上必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炼成佛。我的父母是西方天庭的璀璨灯火,指引我一路西行,永不言弃。我这株嫩草,来日必将报答三春光晖!

来源:北大招办 文字:贺嘉丽美编:杨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心醉ヾ墨尔本2024-02-26 03:57心醉ヾ墨尔本[宁夏网友]203.14.118.247
    这位学经历很励志她感恩心和努力被北大到并录取这对家长是个很好榜样。
    顶0踩0
  2. 何年2024-01-11 04:53何年[甘肃省网友]171.12.95.87
    这位学定是经过长期努力和付出才能被北大录取她对父母感恩情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希望更多家长能够到这样故事。
    顶10踩0
  3. liudaye652023-11-26 05:49liudaye65[河南省网友]43.227.39.61
    这是个非常令人感动故事这位学定是非常优秀才能被北大录取。她对父母深情话语也让人感动。这样学生值得家长引以为傲。
    顶3踩0
相关阅读
高考前 家长有“5句话”尽量不要说 影响高考成绩不值得

高考前 家长有“5句话”尽量不要说 影响高考成绩不值得

毕竟,高考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之一,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家长作为最关心孩子的人,自然会在高考期间,产生一些焦虑情绪

2023-05-03

高三考生成绩下降 妈妈一句话引其泪崩 家长应如何对待学生成绩

高三考生成绩下降 妈妈一句话引其泪崩 家长应如何对待学生成绩

但是,这还没几天很多父母都陷入了焦虑之中

2023-10-09

一位母亲给孩子高考冲刺寄语 句句金句 值得所有高考生家长看看

一位母亲给孩子高考冲刺寄语 句句金句 值得所有高考生家长看看

在此,我代表咱们班的家长向为同学们高考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学校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勤奋拼搏、励志向上的同学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作为家长,每个

2023-05-20

家长别再说这3句话了 “嘲讽式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敏感 自卑

家长别再说这3句话了 “嘲讽式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敏感 自卑

家长别再说这3句话了,嘲讽式教育只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自卑也许父母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平常说的是认为对的,为孩子好的话语,导致孩子自卑,成为孩子人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