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2023-10-03 02:59:01

相关推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屹立(yì) 琐屑(xiè) 荫庇(yīn) 虬枝(qiú)

B.彩釉(yòu) 卑微(bì) 蹒跚(pán) 踌躇(chú)

C.茸毛(róng) 泥泞(nìng) 飓风(jǜ) 星辰(chén)

D.凋谢(diāo) 幽美(yōu) 鲜腴(yú) 寻味(xú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品莹 交卸 赋闲 牛犊 B.避邪 洗涤 蔓延 毡子

C.濒临 震颤 神密 差使 D.繁密 衬托 簌簌 栅栏

3.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非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

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美,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园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 班级要举行“古老汉字,美丽书法”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

(1)探汉字之源。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示例,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2分)

雨 田 井 牧 采 竹 森 集

示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2)悟笔画之蕴。结合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教他书法时,用了三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点,如高峰坠石,

,横:如千里阵云,有辽阔、扩张之感;竖,如万岁枯藤,充满韧劲和弹性。

(3)品书法之美。汉字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选出依次对下面幅作品的点评恰当的一项)(3分)

A.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娟秀飘逸,点画道美

B.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娟秀飘逸,点画遒美 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C.娟秀飘逸,点画遒美 烟云缭绕,龙蛇飞动 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回家

①父亲生日的这一天,我买了蛋糕和礼物回家。

②父亲很有些意外,他根本没想到我能记着他的生日。他高兴得手足无措,在家门口转来转去,一会儿弯腰扶扶倚在墙边的扫帚,一会儿去赶来凑热闹的鸡。我把买给他的礼物——一件外套拿出来,让他穿上试试,他不好意思起来,装作不在意地说:“不就是个闲生日嘛,买什么衣裳。”

③我说:“爸,闲生日也要过,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你过。”心下却黯然,父亲都72岁了,又有几个生日好过?

④父亲却满足得“呵呵”笑起来。我看到他浑浊的眼里有亮亮的东西闪现,我的举手之劳,一定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我和母亲在厨房里做饭,就听到他在外面大着嗓门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我家的二丫头特地请假回来给我过生日。不就是个闲生日嘛,还给我又买衣裳又买蛋糕的。”

⑤母亲不屑,说:“你爸就爱吹牛。”母亲的脸上,却堆满笑意——母亲也是欢喜的。

⑥饭桌上,不胜酒力的父亲喝多了,他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

⑦我笑看可爱的老父亲,心里惭愧,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好在还有当下的日子,我可以弥补。

⑧出门去,微风轻拂。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我以为,它们是寂寞了。

⑨我去田间转悠。这里,那里,都曾留有我少年时的光阴。我在地里挑过猪草、羊草,掰过玉米,拾过棉花。我熟悉很多植物:车前子、牛耳朵、婆婆纳、黄花菜、苜蓿、葛蒲和苦艾。一蓬一蓬的苇花,在风中起舞,它们让我的目光在上面逗留了很久。

⑩一个妇人在沟边锄草,身子都快躬到地上去了。她头上花头巾的一角被风撩起,露出里面灰白的发来——竟是那么的老!记忆中,她辫一根乌黑的长辫子,健壮结实,挑着担子也能健步如飞。

我站定看她,她也看我,许久,她“哎呀”一声:“这不是梅吗?”

我看着她笑,在心里找着话。说点什么好呢?我没找着。她大概也找不着要说的话,就从地里拔一棵白萝卜给我,说:“没有空心呢。”我接过,摘了路边的蚕豆叶子擦了擦,“咔嚓”咬了两口——小时候,我都是这么干的。我们一村的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她呵呵笑起来,很开心的样子。“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我赧颜,又有些伤感。我听说过她的两个儿子。一个远去云南,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一个常年在外打工,极少回家。地里的荠菜花开得星星点点,奔放灿烂是春天的事。麦苗儿却绿油油的,让人忍不住想揪一把吃。

望见麦田中的坟,这儿一座,那儿一座。那里住着我熟悉的村人。我祖父祖母的坟也在,隔着不远的距离,我在心里向他们致敬。

有他们在,村庄便永远在。

【注】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鼋(yuán):鼋鱼,爬行动物,外形像鳖,生活在水中。

6.文章第⑥段中,父亲颠三倒四地叨叨:“我真幸福啊!”请简要概括父亲的幸福体现在哪里?(3分)

7.面对父亲的高兴、欢喜,我为什么“黯然”、“惭愧”?(2分)

8.赏析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3分)

只有几只狗,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9.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流露了“她”(妇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你真孝顺啊!”她终于又说一句。

10.文章题目若改成“父亲的生日”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老去的舌尖

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

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

③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

④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

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

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已经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

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

⑧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在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⑨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

⑩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

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

11.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⑥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4 分)

12.本文③~⑤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4 分)

13.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 分)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14.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6 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②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③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⑤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⑥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注]①濉(suT)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15.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6分)

(1)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赠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3分)

(2)从第②段画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样想的?(3分)

16.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4分)

17.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4分)

18.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 ,又指 。(4分)

三、写作(30分)

19.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观陶熏陶……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成长路上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1.D 2.C 3.A 4.A

5.(1)示例一:采,当柔嫩的双于伸向雨后湿润的木头时,我们采摘的是沉甸甸的收获。

示例二:田,四四方方的阡陌间,有了人的劳作就有了美好生活。

示例三:森,一棵树木找朋友,走到了两棵长得一模一样的树木眼前说,我们做朋友吧,于是他们玩起了叠罗汉的游戏。

(2)娟秀而不失道劲 (3)B

二、(一)6.(1)高兴得手足无措;(2)试穿衣服时不好意思,装作不在意的话;(3)满足的笑中泪光闪现;(4)不厌其烦地告诉邻居二爹;(5)喝多了酒。

评分:共3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7.我“黯然”,是因为父亲年纪已大,不知还有几个生日能过;我“惭愧”,是因为从前的日子,我疏忽父母太多。

评分:共2分,每点1分。

8.“满村庄溜达”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狗以人的动作,写出了村庄的人少。“不时吠上一两声”运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的安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只剩下老人的安静和寂寞。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9.对我的称赞,对我父母的羡慕,对和家人团聚的渴望,对自己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无限伤感。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习家池畔植物的茁壮茂盛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 评分:共3分。答出其中3点,意思对即可。

10.不好。“父亲的生日”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文章还写了作者在家乡田间的见闻感受。作者一方面表达要孝敬老人,关注留守老人;另一方面还抒发了对家乡的敬意,呼唤人们不要忘记家乡。若改为“父亲的生日”就表达不出如此丰富的内涵。

评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合情合理,可斟情得分。

(二)11. (1)老去的舌尖:老去一一退化(迟钱、麻木)。

(2)老去的味道:老去消逝。

共4分。每处2分.语意正确即可。

12.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共4分。核心语意:用心(2分),用情(2分)

13.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了。

共4分。核心语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或吞得快,没尝到味道。)

14.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

共6分。核心语意:清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6分)

根据学生答案的语意可作如下评价:

(1)淸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6分)

(2〉消除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5分)

(3〉淸除欲念,(或:清除欲念,找回心头的敏说。)(4分)

(4>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或: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3分)

(5)找回心头的敏锐。(2分〉

(6)放慢节奏,慢慢体会生活。(1分)

(三)15.(1)母亲认为,子女条件都很好,又有孝心,而自己劳碌了一辈子,到了晚

年接受子女的赡养,合情合理。

(2)父亲想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家人。

16.父亲和大哥有一样的想法,父亲和大哥有共同话题。(或:父亲和大哥互相理解,更

亲近)17.“我们”希望父亲打开(或:拆掉、开放)他的“城池”,希望他允许“我们”靠近,接受“我们”。

18.父亲用卵石圈起的河滩地父亲固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三、19.[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伴随着别人的关怀,首先是父母,其次是师长,还有同伴甚至社会人士。“阳光”的含义即引导语中所提到的“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题意明确了,那么文章就好写了。可以从几个方面(如父母关爱、师长教诲、同学帮助等)各选一例,写亲情、师情、友情等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方面重点写一两件事,点面结合。所要注意的是,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语言生动,含义丰富,那么文章在叙事写人时,也要用这种语言风格适当抒情,赞美这些美好的情感如温暖的“阳光”,这样不仅使文章更加生动,还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爱静2024-02-08 23:15☣゛爱静[黑龙江省网友]27.99.139.136
    这份试题设计得挺有挑战性尤是那些阅读理解部分需要细心阅读和理解。不过有了答案作参考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不足学以致用。
    顶39踩0
  2. 流光清浅,梦落无声2023-12-06 13:07流光清浅,梦落无声[安徽省网友]203.20.115.221
    [这套试题挺全面适合巩固学习成果尤是对于复习候答案也很清晰方便核对。]
    顶0踩0
相关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 六单元测试题 题目新颖 一次分享两套试卷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 六单元测试题 题目新颖 一次分享两套试卷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2023-08-23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老师说题目不错 及时推荐给孩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老师说题目不错 及时推荐给孩子

今天主要讲解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测试考卷,希望在这个假期即将结束时每一位学生都进行一个小检测,看一下自己在下一步的学习中哪些不足可以及时弥补

2022-12-06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卷 含答案 考前练习 争取期末考高分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卷 含答案 考前练习 争取期末考高分

趁着这段时间,让孩子做期末测试卷,提前熟悉解题思路,查漏补缺,巩固基础,争取期末考高分

2022-11-13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常考的题目必须掌握 看图写作讲技巧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常考的题目必须掌握 看图写作讲技巧

试卷分享01在试卷第一大题中最基础的字母大小写的考查,基本都是送分题,孩子只需要平时注意一下字母的大小写对比即可

2022-11-15

四年级语文上册模拟测试 难度大 作文跟每一位家长息息相关!

四年级语文上册模拟测试 难度大 作文跟每一位家长息息相关!

我在文中对重要考点、易错点,做了解析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