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弟子规里最宏大的一句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9-28 04:14:02

相关推荐

凡是人皆须爱 天同覆地同载 弟子规里最宏大的一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听起来感觉意义很大,对于意义很大的句子,关键要彻底理解其中的含义,接着先看看把几个关键点所表达的含义。

一,“爱”,这的爱是指仁爱。爱的含义是很广泛,在汉字中爱的含义包含了以下内容:也,表示关系感情深挚;恩也,表示给予的好处,给予的帮助、恩惠以及深厚的情谊;惠也,表示给予额外的方便、帮助,只要是物质方面;憐也,表示怜悯、同情,有一颗怜悯之心;寵也,表示偏爱、溺爱;好樂也,表示喜欢、欣赏,例如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吝惜也,表示舍不得、顾惜,爱惜不忍割舍;慕也,表示依恋、向往;隱也表示怜悯、同情;欲也,喜欢、欲望;

相对于这么多的解释,现在我们对爱字含义的理解显得很狭窄了。

接着是“天”的含义,天,人之顶上。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对天的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人的头顶,头顶有人思想、思维,我们的古人认为在思想、思维的维度之上,还有更高维度的存在,既头顶之上,所以我们把思维、思想存在的地方叫做天灵,天灵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我们的大脑;二,天是自然,也就是“天地万物”中的天,包含了所有的人顶之上的自然;三,天是文化依靠,一画开天,我们的文化是从一道横线开始的。

这句话放到现在,我们呢比较喜欢直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彼此关怀。实际上可以更进一步,应该理解为:我或者你,也就是学习弟子规的你和我,对所有的人,都要有仁爱之心,你或我是仁爱的主体,以此基础,如果每个人都对所有人都能仁爱的话,那么天也会庇护所有人,地也会承载所有人。

反过来讲,如果每个人都不做仁爱的主体,对其他没有仁爱之心,每个人都这样的话,天不会庇护我们,地也不会承载我们。

“天同覆,地同载”,“天地”是人类生存的所在,也就是整个自然,“天同覆,地同载“也是说:天会更好的庇护人,地也会更加努力的承载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天之所以能更好的庇护人,地之所以能更好的承载人,前提是所有人之间和所有人与天地之间能和谐。

这两者几乎是并存的关系,人是越来越多的,而且人需要从自然当中获取生存的必备条件的,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仁爱,相互之间掠夺、侵占、相互破坏,那么破坏的就是自然,就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

如果破坏了自然,自然能提供给人类生存的资源就变少,而且环境变得不再适合人生存,这时天不在庇护人,地不在承载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佳艳2023-12-03 18:38佳艳[甘肃省网友]220.232.123.101
    这句话强调了人人都应该有爱心以及天地间万物共存共生道理。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弟子规原文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2023-07-31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别人问你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只是回答我或者是我啊,这样的回答是难以辨别清楚的

2023-10-05

解读「弟子规」——言语忍 忿自泯

解读「弟子规」——言语忍 忿自泯

现在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这两句话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言语忍 忿自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

2023-12-17

如何理解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

如何理解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借别人东西或者用别人东西,要明确的征求别人的同意,假如不询问直接拿走了,这种行为就是偷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