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辛弃疾为好友祝寿写下这首趣词 句句都是典故 词中之龙名不虚传

时间:2023-09-28 02:52:01

相关推荐

辛弃疾为好友祝寿写下这首趣词 句句都是典故 词中之龙名不虚传

以辛弃疾的耿介直男性格,能担得起他夸上一夸的人,其实不多,但都挺有意思。这第一夸,他夸的是自己的发妻,爱人过寿,他写下了一首《浣溪沙·寿内子》,在词中他写道:“年年堂上寿星图”,是满满的祝福,字里行那股子恩爱劲儿令人会心一笑。

这第二夸,是在《清平乐·村居》中,夸邻居家的小儿子,“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可爱调皮的小娃娃,辛弃疾当真是喜欢得很。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弃疾的第三夸,夸的是好友范如山,词名《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这是一首有趣的祝寿词,连用6个典故夸人不露痕迹,读完全词不得不说:词中之龙名不虚传。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南宋.辛弃疾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写此词时,辛弃疾38岁,在调任途中正好赶上范如山的寿宴,于是写下这首祝寿词。早前转运副使张栻邀请范如山当泸溪县令,但范如山显觉得这个官太小了不肯,辛弃疾写这首词也是为了劝他出山。

词的大意是:当年范增当着项羽的面打碎玉斗,范蠡功成身退后与西施泛舟而去。这两位范姓英雄千古风流,万里功名,名传三百州。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名将也是从普通士卒一步步走过来的。泸溪那地方确实小如斗,不知您肯不肯去小试牛刀?今日您大寿,我赠您一双玉瓯聊表心意。

词的上片共用了两个典故,范增和范蠡都姓范,与范如山同姓。词人用这两位贤臣名士来形容对方,是对他最高的礼赞。但若词中出现了这个姓氏,则露了声色,所以词人便以事代人,十分巧妙。后一句“千古风流”和“万里功名”对范如山这样的好名节之人,自然有极大的感染力的,这是一计攻心计。

词的下片用典则更为高明。第一个是陈涉的名言“燕雀岂知鸿鹄”,第二个是南齐将军周盘龙打脸众人之语,当年有人看他年迈还能风光无限,十分嫉妒,周盘龙便说了句:“此貂蝉从兜鍪中出耳”,意思是我如今的华服贵冠都是当年穿着战盔拼来的。第三个是“泸溪如斗大”,出自宗悫将军之口。第四个“小试牛刀”是《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割鸡焉用牛刀”。

在洋洋洒洒阐述完自己的想法后,辛弃疾笔锋一转,回到寿席上。“寿君双玉瓯”看似结得突兀,其实颇有种“我就说这什么,你自己看着掂量”的意思,颇为调皮。

纵观全词,句句都是典故,句句都在规劝对方出山,同时又夸人不露痕迹,将对方比作数个贤士,这马屁果然拍得是很高明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伏特加朗姆2024-01-06 02:59伏特加朗姆[广西网友]203.31.55.126
    词中提到那条龙名不虚传啊!
    顶0踩0
  2. 风落尘归去2023-11-17 02:55风落尘归去[火星网友]203.191.0.14
    辛弃疾真太有才了这趣词里每句都充满了典故真让人佩服。
    顶9踩0
相关阅读
辛弃疾归被罢官后写下一首词 十句话用了十个典故 堪称千古绝唱

辛弃疾归被罢官后写下一首词 十句话用了十个典故 堪称千古绝唱

宋朝时期辛弃疾则正是一位拥有爱国情怀和忠心报国的词人,他能文能武曾经带兵打仗立下战功赫赫,但可惜的是当时的南宋朝廷一味的卑躬屈膝、奴颜求全,把

2023-09-08

辛弃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词 平淡中句句都是讲究 词中之龙已入化境

辛弃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词 平淡中句句都是讲究 词中之龙已入化境

但不管如何排,有一个人都稳坐前3的宝座,这个人就是词中之龙辛弃疾

2023-10-28

弟子即将“高考” 辛弃疾写下《鹧鸪天》勉励 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弟子即将“高考” 辛弃疾写下《鹧鸪天》勉励 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由于分科取士入选者的概率过小,不少考生为科考耗尽毕生心血,甚至老死于考场,过了花甲之年的老秀才、老举人比比皆是

2023-01-05

辛弃疾为了戒酒 写下最滑稽的一首词 只读了几句就笑出了眼泪

辛弃疾为了戒酒 写下最滑稽的一首词 只读了几句就笑出了眼泪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古代的文人,几乎没有不会喝酒的。潇洒浪漫的李白自是不用多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豁达的苏轼也不例外,醉饱高眠真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