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增广贤文》中因何说道:“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三分钟带你了解

时间:2023-09-24 02:17:01

相关推荐

《增广贤文》中因何说道:“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三分钟带你了解

《增广贤文》也叫《增广昔时贤文》、《昔时贤文》、《古今贤文》等,据考证成书于我国明朝时期的一部儿童启蒙书籍。它汇集了中国从古到今、大江南北各种格言、谚语,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等等。

本书作者是谁,至今仍有争议,无定论,普遍认为是民间集体创作。但这本书对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普通百姓的影响之大,恐怕其它书也不例外。所谓「读经会说话,读幼学走天下」,前者即指此书,后者即指《幼学琼林》。

《增广贤文》中有“不交僧道即善人”一句,意思非常直白:劝人不要交僧人(和尚、尼姑)、道士等,不与之交友,更不要相信他们所谓的“歪理邪说”!

实际上,僧(佛)、道,都是一种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是国家保障正常宗教活动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

宗教教义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一环。不管是慈悲为怀,劝人向善,平等众生,扶弱济困,“我不下地狱,是谁下地狱?这种牺牲担当精神,在严格遵守戒律教义,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至于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修身养性,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倡性命双修,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净化思想灵魂等方面,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增广贤文》通过礼仪道德、典章制度、风物典故、天文地理等庞杂内容讲述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很多还是在理的,但是“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种偏颇性很明显的话怎么也收录其中呢?其实,从其成书历史中就可以窥见端倪。

《增广贤文》经过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修订,该书中很多句子也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前者是儒家基本经典,后者主要是儒家弟子基于前者的再创造作品,可以说该书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源自儒家经典,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 也不为过。

特别是书中强调的尊读书、重孝义,更是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孝义为立身之本”这些正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该书中还收录有一句“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灵山朝世尊。”同样也可以看出对孝义的尊崇和对僧道的贬斥。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儒、释(佛家)、道三家曾经长期争夺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他们骨子里是不和的,儒家排斥僧道两家是很自然的。

自汉代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门徒为主体的读书人认为:除了拜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外,其他都是旁门左道。孔子本人从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

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最典型的是唐朝的大儒韩愈,他在给唐宪宗上的反对迎奉佛骨的奏章中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主张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

其结果就是他因激怒了当时的皇帝而差点丧命,最后在众多臣僚的帮助下,“朝奏九夕,贬潮阳路八千里”,被赶出京城,贬到当时非常偏僻的广东潮州做地方官。

儒学为入世观,佛教为超世观。儒家学说讲的是现世,即世间法。佛说前生、今世、来世三代,都有世间法,也有佛法。儒家思想重做人,佛教重心理。儒家受众以读书人为主,佛教受众以平民大众为主。

儒、道之间又有何关系?儒学说入世,道说无为。儒、释、道三家齐头并进,天下平平无乱;儒学认为行为要符合客观规律,道家则认为人是自然的。因此儒家学者基本上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在学术上,儒家重视道德,注重品性;而老子自创立以来,就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道家主张“无为”,即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不应人为干预,所谓“人、地、天、道、法”。

诚然,儒释道在长期的斗争中也有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部分,这就是问题所在!

因此,基本上是儒家思想世俗化了的《增广贤文》教导世人不能搅和到僧和道的摊子上,僧道都是宗教人士,有神论者,怪力乱神常常能蛊惑人心,让人不切合实际,这些与儒家所主张的做人之道格格不入。

所以儒家不希望读书人结交僧道,整天想成仙成佛,贻误学业,对热衷僧道的人投以“神神道道”的蔑视,于是淫浸儒家主流思想的《增广贤文》提出“不交僧道是好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增广贤文》从广义上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提高本,不需解说就能体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聪慧。

说到《增广贤文》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大家都有所熟知的人,相声演员郭德纲。

郭德纲自己学历不高,但也能够算是“出口成章”,他不爱应酬一有时间就在家里看书,他有很多我们熟知的金句,都是源自于这部中国经典著作。

《增广贤文》句句都是明白浅显,朗朗上口,但是言浅意深,能惹起深思和回味。有人说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怪不得相声领头人郭德纲都频频援用。

读《增广贤文》更懂社会潜规则,让孩子出社会少吃亏!这本《增广贤文》才59元,也就是两包烟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

它作为古时分给孩子看的启蒙书籍,里面不只做了解说,还配上了十分生动的典故,能够愈加形象的协助孩子里面原文的意义,进而深入的了解国学文化的精华。

点击下方,即可入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天天天晴C2024-01-04 22:51天天天晴C[重庆市网友]203.25.166.136
    @祭这句话有点深奥啊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表面迷惑。有点意思。
    顶10踩0
  2. 祭2023-11-14 12:34[湖北省网友]45.122.217.170
    这句话真是经典啊意思是不要轻易相信僧道也是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被表面迷惑。值得深思。
    顶8踩0
相关阅读
为何《增广贤文》中说“不叫僧道 便是好人” 具体是什么意思?

为何《增广贤文》中说“不叫僧道 便是好人” 具体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很多人对古人留下的一些话产生误解的原因

2016-10-13

《增广贤文》中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总结更加精辟

《增广贤文》中说:“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总结更加精辟

但他并没有儒家的巧言令色,法家学派的无情无义,也没有毫无意义的理想和说教,有的仅仅是对人的本性的思考,对丑陋的揭秘,和对不谙世事孩童的谆谆告诫

2023-09-24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不交僧道 便是善人”《增广贤文》的汇总更为精辟

这也是很多人对古代人留下来的一些话产生误会的缘故

2023-12-16

离婚案件中因错说一句话 导致损失惨重。这是一句什么话呢?

离婚案件中因错说一句话 导致损失惨重。这是一句什么话呢?

遗憾的是,双方长期忙于事业,一直没有小孩

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