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文化学者谈端午|省民俗学家曹保明:端午节里话“端午”

时间:2023-09-18 03:57:02

相关推荐

文化学者谈端午|省民俗学家曹保明:端午节里话“端午”

端午节前,记者邀约省民俗学家曹保明老师,谈谈他眼中的“端午”。

“小时候过端午,母亲总会在鸡窝里掏出几个鸡蛋煮上,那时候生活贫瘠,平日里是舍不得煮鸡蛋的,只有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才能放肆地吃上一两个鸡蛋。这一天,孩子们在村里嬉戏玩耍时,手腕上脚脖上都会系着五彩线,大襟上挂着小盖帘,有的还有小扫帚,这些用彩线和麦秸做成的手工可是孩子们的宝贝。端午节的早上是最好玩的了。天还没亮,就被母亲从被窝里叫醒,然后和大人们一起顶着露水去采艾蒿。艾蒿一定要在太阳出来前采完,采回来的艾蒿泡水洗脸,母亲还会把艾蒿插在屋檐下……”在曹老师的记忆里,儿时的端午节色彩斑斓,倍感留恋。

2019年5月,曹保明作为代表团团长赴韩国,参加江陵端午祭文化交流活动

“端午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最早的记载”,曹保明说,儿时过节总会与吃、穿、玩联系在一起,之后才知道,这些岁时节日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积淀与文化传承。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此时已经进入暑季,毒虫杂菌繁殖迅速,人很容易患病。所以民间在端午节这天,常采集一些草药,或是悬挂,或是佩戴,或是洗浴,或是服食,以求祛病强身,而凡此总总都是为了更好地生产、劳动、农耕、生活,可以说,端午传承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

“中华民族喜于将英雄人物依附在传统节日上进行歌颂”。端午节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曹娥等人物,这些习俗出于后世历史的不断建构。黄石先生在《端午礼俗史》中提出,端午节的文化源流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它逐步吸收各地民间文化元素和世俗内涵,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观。不仅如此,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采菖蒲等习俗,传入了日本、越南、韩国等不少国家。“端午文化的历史建构和多重演变,体现了中华文化吸纳、包容的特性,这是文化向前、向生的力量。”

“茶米芦包穿粽长,家家蒲酒醉端阳。时交夏至鸣金响,南北鱼舟尽转洋。”儿时端午吃食的味道,永远留存于心间,纵使天涯漂泊,亦留温暖牵念。在曹保明眼中,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需要被国人深刻认知,要让端午这个古老节日重现勃勃生机,使之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源:吉林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小猪懒得吃2023-11-27 22:03小猪懒得吃[吉林省网友]175.184.153.43
    很有意思期待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文化内涵。
    顶0踩0
相关阅读
韩国为什么总想申遗中国文化?韩国起源学说究竟从何而来?

韩国为什么总想申遗中国文化?韩国起源学说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纠葛高句丽要谈论韩国和中国的历史纠葛,不得不说一下高句这里的句读gou丽,它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

2023-07-10

这些湖南的民俗风情文化 你都知道吗?

这些湖南的民俗风情文化 你都知道吗?

作为一种有着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其中楚文化是湖湘文化的源头,对其后期的文化构建有着至关紧要的影响

2019-04-29

争做屈原文化忠实传承者 优秀弘扬者

争做屈原文化忠实传承者 优秀弘扬者

秦晓梅是一名文化工作者,她的夙愿就是引导更多文艺爱好者争做屈原文化忠实传承者、优秀弘扬者

2010-06-25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微课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微课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罔

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