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不出名却令人赞叹的5副对联 出句难对句妙 让人啧啧称奇

时间:2023-09-10 02:38:01

相关推荐

不出名却令人赞叹的5副对联 出句难对句妙 让人啧啧称奇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上有很多不出名的对联,虽然当年传为佳话,如今却默默无名。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爱好对联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不出名却令人赞叹的5副对联,出句难对句妙,让人啧啧称奇。

第1副:是天台古洞烟霞,眷念旧游,蓬莱此去无多路;问当日楚宫心事,凄凉故国,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个对联是写春秋时期的息夫人(桃花夫人),作者是江湘岚。息夫人本来是息国的王后,后来楚王听说了息夫人的美貌,于是灭了息国,把息夫人纳入后宫。虽然楚王十分疼爱息夫人,但是息夫人此后从来没有说话。

息夫人自己解释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勿能死,其又奚言!”息夫人的事情在后世十分流传,比如王维写诗说:“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而邓汉仪有“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的名句。

这个对联乃是写息夫人庙的,据说息夫人庙在汉阳城北桃花洞。所以上联化用了李商隐的名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表示此处与蓬莱山不远。下联化用了朱庆馀的名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表示息夫人一直不说话。

第2副: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这个对联所写乃是黄鹤楼,作者是清代才子陈兆庆。自古以来,写黄鹤楼的对联颇多,而这个对联可以说堪称绝妙。上联说的是作者来到黄鹤楼,放开心胸,直接感受洞庭湖和云梦泽的浩瀚,感受到登临黄鹤楼的乐趣。

下联则是采用黄鹤楼的一些历史典故,黄鹤楼之所以得名,乃是仙人黄鹤曾经光顾,所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而李白看到崔颢写的这首《黄鹤楼》后,更是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也就是对联说的“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下联意思是说虽然黄鹤楼有崔颢、李白等才子在前面显名声,但后来的才子依然可以放心登临黄鹤楼,虽然没有像李白那样的才华,但只要有眼界,就可以感受黄鹤楼的神韵!

第3副:五十里光景无边,开口问西湖,可能都变作樽中绿酒;七百年风流未歇,从头数南渡,几曾见销尽窝里黄金。

这是古代西湖游船上的对联,作者已经不知道是谁了。不过我们读这个对联,却是非常巧妙。上联点出西湖美景,同时奇思妙想,说西湖水都可以变成杯中酒,形象体现了西湖之美。下联则是从西湖的历史背景出发,说西湖是古都之一,自古繁华,令人流连忘返。

第4副: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

这个对联的乃是古时候酒楼的招牌对联。虽然只有短短14个字,但是这个对联却很有诗味,很有趣味。上联说酒楼的酒非常好,足以让人沉醉,不但人沉醉,连风都醉醺醺,体现酒之醇美。

而下联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说此处酒楼地点很好,经常有卖花人经过,所以花香停留很久,足以让人安心品酒。而另一种理解是说酒楼的酒非常香,不但喝酒的人觉得香,而且路上也都散发着酒香。就算是卖花人过去了,空气中没有花香了,但是路边依然是香味十足,因为这些美酒足以让人沉醉。

第5副: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这个对联利用元宵节不见月和惊蛰不响雷这种特殊的情况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说很有巧思。而用灯光来映衬月光,用鼓声来代替雷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意,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呢。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对联呢?欢迎留言哦。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痴人说梦?2023-11-23 02:42痴人说梦?[湖南省网友]203.62.234.226
    这些对联真是妙趣横生啊作者才情令人叹为观止!
    顶0踩0
相关阅读
从文人墨客到市井小民 为何人们都对“对联”如此喜爱?

从文人墨客到市井小民 为何人们都对“对联”如此喜爱?

对联有高妙的文字内蕴,也有俏皮的语言游戏

2023-10-29

冷门却精彩的2副对联 对仗工整文采好 妙对也

冷门却精彩的2副对联 对仗工整文采好 妙对也

历史上有大量名联,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对联,需要知音的赏识

2014-03-31

三餐吃杜甫诗句纸灰 遇劫匪一句诗反获千金 大唐那些诗人奇葩事

三餐吃杜甫诗句纸灰 遇劫匪一句诗反获千金 大唐那些诗人奇葩事

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之治比汉之文景武功尤过而远之

2023-01-14

每日成语|02 双管齐下

每日成语|02 双管齐下

陪孩子一起读读成语故事背后的典故双 管 齐 下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出处宋·郭若虚

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