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观唐绝句03

时间:2023-09-04 05:45:01

相关推荐

观唐绝句03

前言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在遥远的敦煌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道士王圆箓雇人清理敦煌洞窟时发现了一个藏经密室,这里边足足保留了大约5万余件佛教经卷等文物。在这之后的几年内,大量的文物被各国列强偷运回国,从此以后中国人研究自己的敦煌文化还跑要去国外的博物馆。

在这些敦煌残卷里,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著名的唐朝诗人韦庄有一首《秦妇吟》是唐朝最长的乐府诗,韦庄因此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然而在晚唐至清代千多年里,这首诗一度隐没不见,直到在敦煌残卷里被发现。今天说的不是韦庄,而是另一个被证明的僧人,就是白话诗人王梵志。

一、重见天日的王梵志

证明王梵志确有其人事件是,敦煌佛窟竟出土了一件"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癸丑二月,东朔方黎阳故通玄学士王梵下直下孙王道"奠祭其友杨筠的祭文。这是王梵志孙子王道的文章。

民国的大师胡适在他的文章里记录了他第一次见到王梵志残卷的情景:“我在巴黎法国图书馆里读得伯希和先生(Pelliot)从敦煌莫高窟带回去的写本《王梵志诗》三残卷,后来在董康先生处又见着他手抄日本羽田亨博士影照伯希和先生藏的别本一卷,共四个残卷……

王梵志的敦煌残卷诗今天还在法国的图书馆,不知道是幸事还是不幸。

二、这个和尚不一般

观塘绝句已经讲过虞世南和王绩两个人,既然第三个就讲到王梵志,那么自然认为王梵志是隋末唐初的人。王梵志的详细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都不甚详细,经过胡适等人推算他大约生活在590年到660年左右,比初唐四杰要早生40余年,和观唐绝句02介绍的王绩(约590~644)是同时代人,不过一个是官宦世家,一个是中下层的普通人。

据说王梵志家境颇丰,自幼读过不少儒家经典。后因战乱家道中衰,一时穷困潦倒,年过50半路出家,80多岁时在唐高宗李治年间去世,一生留下了不少通俗却富有禅机的诗篇。这些诗受到了无数人的仿效和推崇。

三、王梵志的白话诗

古人和今天的人一样,书面语和平时说话的口语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古人识字率低,因此诗人们写的诗未必大家都能明白,所以才会有白居易写诗但求“老妪能解”的故事。可是在唐朝有这样一个诗人,他完全用白话写诗,对于读者来说完全不存在理解障碍,甚至有宋朝柳永“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地步。

唐朝是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上到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写诗,有高雅有通俗,有古体有近体,甚至还有流传甚广的白话诗,这种格调不高、语言浅近的诗拿到今天来看,估计大多数人会认为是打油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四、王梵志诗不是打油诗

我们从小学的都是文人诗,在古代为了功名,像王梵志的这些诗也同样较少被选入文人的选本,多被转录于古人的诗话中。但是王梵志的白话诗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这些诗并不是简单的打油诗。

1、从押韵来看

例如上面举例的四首绝句,每一首押韵都是非常严格,要知道隋朝以前的诗是用口语押韵的,不免受到各地方言的影响。但是隋唐出现韵书以后,诗人押韵几乎都是符合韵书的,王梵志的这四首诗分别押韵四纸、邻韵五未四寘、入声十药、去声十八啸。

2、生活哲理与避世思想

l 禅机哲理

更重要的是王梵志的白话诗“言之有物”,浅显通俗之中富有禅机和生活哲理,具有"教戒诸学道者"或"开悟愚士昧学之流"的作用。相比较白话文运动的诗来说,王梵志的白话诗还是强于胡适《两只蝴蝶》的。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王梵志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

l 避世思想

现代著名学者郑振铎曾经举了“吾有十亩田”和“城外土馒头”两首诗的例子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郑振铎评价道“这样直捷的由厌世而逃到享乐的意念,我们的诗里,虽也时时有之,但从没有梵志这么大胆而痛快的表现!”

3、文字通俗的目的

上面说过白居易作诗寻求“老妪能解”,这其实就是为了消除文人诗的一个弊端,今天我们阅读文言文和古诗有障碍,古人文盲众多自然也同样有障碍。上周看了最新的一期晓说《20180518杂书馆收藏的时与光》,高晓松讲了中国的民间戏曲,介绍了杂书馆收集的一些民间如木鱼书一类的唱本,,这些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老百姓所接触的文化,这些唱本及其通俗易懂,政府和一些商人通过这种渠道来传播自己的政策和商品。

4、民谣的作用

古人为在民间传播一些思想要看对象,对于读书人和官员可以像骆宾王那样写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对不认字的老百姓经常要注意简单易懂,例如刘邦的:"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还可以采用传播民谣的方式,比如李自成的:"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王梵志诗就是以这种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传递他自己对于生活的认识。

五、后世的影响

北宋黄庭坚对王梵志的评价极高:"是大修行人也"。在唐朝的《云溪友议》记录了王梵志的十几首诗,并评价到: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开其语,则吟以王梵志诗……其理虽鄙,其理归真。所谓归真悟道,徇俗乖真也。

这段话说明唐朝人早已认识到王梵志的价值,认为其诗言语虽然鄙陋,但是“其理归真”,最重要的诗对于愚昧的人,用王梵志诗来开导他,可以教化民俗。

王梵志对于后世的禅门诗人影响最大,唐代著名的诗僧寒山、拾得、皎然等人的风格,秉承王梵志衣钵,写下了许多梵志体诗歌。而著名的大诗人王维、顾况、白居易等,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皎然在其著作《诗式》中盛誉梵志诗"外示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王维诗《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注云"梵志体":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与王梵志的诗相比,这些大诗人的作品还是文雅得多。范成大化用王梵志"千年调"、"铁门限"和"土馒头"诗句,写下"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警句,还被曹雪芹写入了《红楼梦》。

结束语

关于王梵志的记载在唐朝就有,他的白话诗在唐宋时也非常流行,特别是很多唐宋诗话都录有其作品。但是王梵志在唐朝正史不见其传记,《宋书艺文志》也只收录了王诗一卷,康熙年间的《全唐诗》一首也没有收录。造成明清以后其作品渐渐失传。

究其原因老街认为王梵志毕竟不是主流相声演员,他的诗在科举考场上绝对得不了高分,估计古人是不会让小孩子从小学这种诗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也没有在教材中选入王梵志的诗,功利社会中怪不得古人。下面是老街的一首小诗,请朋友们指正:

老街味道仿王梵志体

大道往来客,湮没风尘里。几人能告我,名利甚滋味?

@老街味道

观唐绝句02-斗酒学士王绩《过酒家》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饮酒诗

观唐绝句01-渐开唐朝诗风的虞世南以及历代咏蝉诗浅说

学习诗词不仅仅是多读书,还要知道读什么书 按照什么顺序读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摸爬滚打2023-12-27 14:01摸爬滚打[宁夏网友]203.29.103.85
    观唐绝句系列作品能带领人们领略古代诗词魅力令人心驰神往。
    顶9踩0
  2. 陌上花开——飞儿2023-10-31 09:53陌上花开——飞儿[甘肃省网友]43.229.121.95
    这绝句真是意境深远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中。
    顶1踩0
相关阅读
《唐诗百话》4:绝句的前世今生 绝句真是截取了律诗的一半吗?

《唐诗百话》4:绝句的前世今生 绝句真是截取了律诗的一半吗?

施蛰存先生从形式入手,为绝句下了一个定义:每首都是四句,用两个韵或三个韵

2023-07-16

格律诗零基础启蒙 初中小朋友能看懂的干货 绝句教学

格律诗零基础启蒙 初中小朋友能看懂的干货 绝句教学

零基础学诗第四讲。今天主要讲绝句,以及绝句的格律。学习前面三讲,可以了解格律诗的基础知识。这一讲就具体的讲一下绝句怎么写。什么是绝句?很多人会

2014-08-06

最美诗句欣赏 每一首诗句 都是一缕相思的缭绕

最美诗句欣赏 每一首诗句 都是一缕相思的缭绕

绝句 三月风清风一缕吹寒柳,春雨绵绵止不休。红蕊弥香飞树影,湖亭三月惹青流。绝句 相思冷风萧瑟见烟云,暮色犹深掩月轮。雨下相思人落泪,秋风欲断几

2023-08-19

最美诗句欣赏 每一首 都让你如沐春风 清新脱俗

最美诗句欣赏 每一首 都让你如沐春风 清新脱俗

绝句 星苑残梨星苑梨残鸟不啼,雪丝入梦叹依稀。墨云烟雨伶仃落,月透寒床枕泪凄。绝句 缱绻谁寻琼月勾红线,衣惹相思袖弄弦。柳绕轻风花下入,梦蝶缱绻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