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百闻不如一见”的下句是什么?同样6个字 很少有人能做到

时间:2023-09-02 07:36:01

相关推荐

“百闻不如一见”的下句是什么?同样6个字 很少有人能做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人们说起各种各样的俗语,虽然短小,但是凝练着很深的道理,有些也极为接地气,生动展现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从前车马慢,人们见一个人很难,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些学识渊博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人追捧,如果一个崇拜他的人看见后,都会激动地说道“百闻不如一见”,那么这句话的下句是什么呢?同样是简简单单的6个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百闻不如一见

它表现的是某个人对别人的崇敬以及见面之后的那种欣喜若狂,只是听说过他的事迹,却从来没有见面,未免不是一种遗憾。《劝学》里面讲“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人的名望就像是一座大山,站在山上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事都是那样的瞩目,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追随,这也是古代侠客们仗剑天涯的目的,放在今天就是多做好人好事,那么自然能够以善良之名远扬。

百见不如一干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千百遍,不如自己亲手尝试一下,很多时候眼睛是会骗人的,自己看起来感觉像是会了,但是动手后却不知道一二三四,经常闹出笑话,它与上一句是完全相反的意思,更多的是教人多做实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都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书本上得来的经验都是浅薄的,是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及其内部的奥义,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再懂得道理之后,自己还要亲自奉行,按照学到的知识来处事才可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短短的6个字,说的话十分容易,即便是一个孩童也认识,但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有些人总是在取得知识后就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从而只知道夸夸其谈,却忘了学到的东西最终要懂得运用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战国时期,赵括熟读兵法自以为已经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带兵经验,而他率领赵国士兵与秦国白起交战时被对方打败,几十万士兵被俘虏坑杀,自己也身败名裂,这就是“纸上谈兵”的故事。

而这也是现在许多人的通病,自以为掌握了一点知识,就变得手高眼低,不愿意从最基础的开始做起,只想着上来就做大事,最终害的还是自己。一个人之所以有此种顾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年龄问题,他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再去做年轻的事情是一种对自己的侮辱,于是就会为老不尊,大谈资历和辈分,让别人难为情。另外就是太过注重自己的面子,中国人向来讲究“士可杀不可辱”。

极为看重个人的尊严问题,比如现在的那学生自以为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但是很多人在学校里掌握的都是基础的知识,且没有经过实际的操作,毕业后就总想着要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工作,瞧不起那些跑保险、卖房子的人,这是很多人的悲哀。

总结:话语虽短,但道理真诚,什么事一定要自己动手尝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Gentle man2023-12-26 17:27Gentle man[陕西省网友]203.62.2.114
    @福莱德 “百闻不如见”句是“亲身实践胜过无数倾听”。样6个字+很少有人能做到。
    顶4踩0
  2. 福莱德2023-10-30 00:31福莱德[辽宁省网友]203.34.56.8
    “百闻不如见”句应该是“往往不如问”。样6个字+很少有人能做到。
    顶4踩0
相关阅读
35句百闻不如一见的经典语录 马行无力皆因瘦 人不风流只为贫

35句百闻不如一见的经典语录 马行无力皆因瘦 人不风流只为贫

1 日套三环,兵马不闲。2 一阴一亮,石头泡涨。3 谋官如鼠,得官如虎。4 钱能通天,势能压人。5 财大气粗,官大威重。6 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2024-01-15

40句百闻不如一见的经典语录 一言能惹滔天祸 话不三思休出口

40句百闻不如一见的经典语录 一言能惹滔天祸 话不三思休出口

1 一言能惹滔天祸,话不三思休出口。2 击水成波,击石成火,激人成祸。3 人前说嘴,早晚后悔。4 多做事,少说话,惹出事来也不大。5 言出如箭,不可乱发

2023-08-03

百闻不如一见的好句子:句句褶褶生辉 好文字总让人过目不忘!

百闻不如一见的好句子:句句褶褶生辉 好文字总让人过目不忘!

二、在爱情的事上如果考虑起自尊心来,那只能有一个原因:实际上,你还是最爱自己

2023-12-04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其实它的后半句才是经典 却总被人忽略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其实它的后半句才是经典 却总被人忽略

俗语的形成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说着说着就成了,没有源头可寻,人们经常使用一句话,将它默认为某种意思,从此大家一提起它就明白了;第二种脱胎于文学

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