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为政篇》新解:先去实践自己想说的话 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时间:2023-08-31 04:02:01

相关推荐

《论语·为政篇》新解:先去实践自己想说的话 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怎么做才能算得上是君子呢?”孔子回答道:“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本章讲的是君子言行之道。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行”,即落实的意思,此处可以当作实践来理解;“言”,即所说的话,此处指的是想要表达的观点;“从”,顺从,按着……做的意思。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本章之中,子贡就君子应该具有的言行之道向孔子进行询问,而孔子并未如同以往对其他弟子那样,直接以“德”“礼”等方面的要求来进行回答,而是直接从“言”与“行”的辩证关系来启发子贡,可谓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八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要提醒弟子,要想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就必须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而负责的具体形式,就是率先把自己想要说的话付诸于行动之中,以此来检验自己所说的话,究竟符不符合实际,是不是可以实现的。只有经过自己亲身检验,并且确认之后的事情,才能把它说给其他人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出必行。

通过孔子的回答,不难理解孔子想要表达的观点,即:想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应该先做后说,切不可眼高于顶。如果没有经过任何实践行动的检验,便把“言”放在了“行”的前面,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这样做的人,肯定永远也成为不了君子。毕竟,在儒家文化之中,“信”是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君子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如果一个人把精力过分地集中在了“言”之上,总要想要通过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认同,这样的人往往会背离自己的初衷。最后的结果就是成为了言语上的巨人,却变成了行动上的矮子。更有甚者,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之上的一点点成绩而变得沾沾自喜,从而加剧了对“言”的盲目乐观和不当表达,最终的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所以,孔子认为要想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既不能“空口说白话”,也不能“有理自知”。当一个人已经决定了要表达某一项观点的时候,就一定要肯定自己所说的话是曾经已经达到过的,或者是已经被证明能够达到的。就好像孔子自己一样,对弟子所教授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在几十年的做人、求学、处世之中一点一滴总结得出来的。也正是孔子这样的品德,才得到了所有弟子的认同,引得他们主动向孔子求学,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有以“先行言、后从之”的严谨、求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品行,树立起自己高洁有德的弄好形象,最终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yichangshitou2023-12-25 23:47yichangshitou[四川省网友]202.57.95.118
    值得深思。
    顶0踩0
  2. 暮蓝蓝2023-10-28 13:54暮蓝蓝[宁夏网友]43.225.79.156
    这个新解挺有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标准。
    顶2踩0
相关阅读
论语综述二: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论语综述二: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当然以上都不是孔子的教学内容,而是他总结的心得,也就是他说的温故而知新的新的领悟

2008-08-18

感悟《论语》——为政篇问孝 颜回的大智若愚

感悟《论语》——为政篇问孝 颜回的大智若愚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一则很短,只有一句话,一问一答。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前面,孟懿子问孝,孔子答曰:无违。现在孟懿子的

2023-12-12

浅谈《论语·为政篇》:儿女孝顺父母 奉养父母 关键是心怀敬意

浅谈《论语·为政篇》:儿女孝顺父母 奉养父母 关键是心怀敬意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然而,

2014-08-10

素月临竹:论语十则之(五)

素月临竹:论语十则之(五)

他小孔子九岁,在孔门十哲中属政事科,同时他也是在论语中被孔子批评最多的弟子,但这却并不代表子路是一个差生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