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一文告诉你古今中外名人是怎么读书的

时间:2023-08-14 05:40:01

相关推荐

一文告诉你古今中外名人是怎么读书的

牛人的读书方法要点都差不多,做法略有出入罢了。法无定式,阅读方法合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权做参考吧。

近来搜集阅读方法和笔记法资料,先汇总一下比较实用和有操作性的名人读书方法。

韩愈的“提要钩玄”和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古代非常著名的读书法。朱子读书法则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实则是教育方法,或者说求学方法,并不局限于阅读方法,所以大略介绍一下。

顾炎武的三读法虽然不算具体方法,但是可以看出写读书笔记大抵是很多人通用的方法。郑板桥求精求当法和胡适的精与博观点有类似之处。

胡适的读书四到是在朱熹提出的“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手到”。朱熹把心到是第一位,是因为二人所说的“心到”并不是一回事。

朱熹说的“心到”是指心思要到,注意力要集中,他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最急。”而胡适的“心到”,指的是脑筋要到,眼睛看到了,就该动脑思考,“用心考究”,在读的过程中要有分析,辨析,存疑。

丰子恺自认他的读书方法是笨法子,然而却很科学,对于学习外语或者为温习功课为应付考试而读书的人很是值得好好借鉴。

鲁迅的读书法其实非常全面,总结出来就是泛览、硬看、专精、活读、参读、设问、跳读、背书、剪报、重读。为免重复太多,就单拣跳读一点说了。

钱钟书没有找到具体做笔记的方法,但毕竟太牛了,还是放进来吧。老舍和毛姆的读书法属于比较随性,可做参考,林语堂似乎也崇尚这种读书方法。

华罗庚和杨振宁的方法属于勾连法,通过知识点互相勾连,归纳,加深印象,加强理解,我个人很推崇这个方法。

爱因斯坦的阅读法则是相当科学和实用的方法,现在流行的各种速读法其实都有其影子。

李敖的大卸八块,重在资料的归纳整理上,可以参考一下,不过普通人应该没必要这样,大概学者比较合适这种方法吧。

我个人比较推崇勾连法和曾国藩、胡适的方法。其实这些人的方法算下来要点都差不多,做法略有出入罢了。法无定式,阅读方法合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权做参考吧。

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在《进学解》里说他的读书方法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后人将其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韩愈主张读书要勤奋博览,多读多记。善读书者应:分其类,解其意,知其要,明其理。

读书时先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笔记法。读叙事性文章,要写出提要,弄清来龙去脉,及与其他事件的关系。读议论性文章,要钩出精义,善于抓住它的精深部分,领会道理。

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苏轼认为,人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

每每读时,只求一点,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依次攻破一面“敌”。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说,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书时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要同时涉及多个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读《汉书》,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共分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又称“二十四字诀”读书法。

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书本的逻辑体系和阅读者的知识水平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读书法,莫贵于循序而精致。”循序渐进,由粗至精是读书人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律。“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所以朱熹又说:“学者自博而约,自易而难,自近而远,乃得其序。”“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次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熟读精思: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熟读要求“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精思要求“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虚心涵泳:“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切己体察:朱熹说:“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顾炎武的“三读”读书法

顾炎武读书有道,很讲究读书的方法。他的“三读”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读法”。

“复读法”:所谓复读,顾名思义就是复习之意,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抄读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郑板桥的“精当”读书法

郑板桥主张读书要“求精求当”。

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在精读的基础上博览群书,才能联系新的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求当”是读书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读书求精不求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

郑板桥还提倡读书要懂得提出疑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曾国藩读书法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分为:

1.看、读、写、作。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信中写道:“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又说:“看生书宜求速,不多阅则太陋,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习字易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

读书意在求熟,看书意在求速,熟然后可以专精,速然后可以广博。先对一门学科有所了解,然后再去涉猎群书,看书速度自然能够快起来,而且易于了解。

2.专精一业。

他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不可兼营竞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又说:

“于读书之道,有必不可易者数端: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

曾国藩认为“专”字是读书一个秘诀,除了专精外,还要专心。

“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这是一种沉浸式读书法。曾国藩认为“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为外人。”一本书没看完,坚决不开始阅读下一本,东翻翻西看看,只是读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读给自己用的。

3.求明了勿求强记。

我们常有读完书之后却记不住的烦恼。曾国藩写给曾纪泽的信中说到:

“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家书中又说:

“凡读书有难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吾谓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凡求强记之者,尚有好名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所谓读书记不住,大概是走马看花,没有把内容看明白,如果看清楚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那也无所谓记不记得原文了。这其实是理解记忆法。

如果再找几本同类的书看,即可比较,又能作为复习。相互勾连,加深印象,还能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认知。

胡适的读书四到

胡适先生认为,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所谓精,要做到四个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书里每个字都要认得,每句话都要理解,眼到不仅能养成细心不浮躁的好习惯,更能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来。前人说口到是要念到烂熟背得出来。我们现在虽不提倡背书,但有几类的书,仍旧有熟读的必要;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读此外的书,虽不须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来,中国书如此,外国书更要如此。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

心到即是要用文法的知识,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构造,有时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不可但看字面。他引用宋儒张载的话:“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又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强调读书要会疑,忽略过去,不会有问题,便没有进益。

手到就是读书还必须动动手才能有所得,查资料、做读书札记、写备忘录、做提要、记录心得等等。“发表是吸收智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智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这里说的“发表”,不是说文章在报刊发表,而是说要把所思所想所感悟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所谓博,就是什么书都要读。王安石曾对曾子固说:“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也就是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

丰子恺的22遍读书法

丰子恺按现在的学历只是个小中专(小学毕业之后读的专科学校),去日本留学也不过只有十个月的时间,然而他精通日语、英语,在绘画、音乐、散文、翻译方面都有诸多成就。他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所以他介绍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

首先是学外语的方法。他认为学外语首要过的是单词关(他称之为单语),那么他如何记单词呢?他说的是用笨办法:即把生字写成纸牌,入在匣中,每天摸出来记诵一遍。记牢的放一边,未记牢的放另一边,每天温习已记牢的字。每天给自己定出温习单词数量,坚持下去直到全部记会为主。学语法,他采用“对读”方法,即一页是英文,一页是中文翻译,一句一句仔细地对照着读,直到完全弄懂为止。积起经验来,便可实际理解英语的构造和各种词句的腔调。学口语,他说他没有条件与外国人交谈,就选一本良好而完全的会话书,每日熟读一课,规定读十遍,计算遍数用选举开票方法,他用的字是繁体的“讀”字,共22笔,也即每课第一天读10遍,第二天重读5遍,第三天再读5遍,第四天重温2遍,如此他读过的课文写满了“讀”字。

丰子恺自认他的读书方法是笨法子,然而却很科学,对于学习外语或者为温习功课为应付考试而读书的人很是值得好好借鉴。

其次是学科学知识的方法。他认为凡一种事实,必有一个系统。分门别类,源源本本,然后成为一册知识学科的书。读这种书的第一要点,是把握其知识系统。即读者也须源源本本地谙记其事实的系统,却不可从局部着手。也就是要有整体观、大局观,要把这本书的架构列出来,有了这种大局观再看书,才能不一叶障目。

他说他读书不会在公园内、在卧榻上悠闲地翻阅,他必定要准备好了笔记本之后才能伏案而读,读到纲领之处,他一定要在笔记本列表,读到重要之处,他一定要在笔记本上摘要。然后时时地翻阅前面,依次温习。所以十年之间,他积了许多的笔记本。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钱钟书读书法

钱钟书喜欢在书上在书上眉批及划线,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多都是出自钱钟书之手笔。

钱钟书读书是逐排横扫,一排排读过去,不分学科不分类别。他喜欢把书里精彩或重要的部分,在旁边用粗铅笔画上竖线。

杨绛说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因为饱蠹楼的图书向例不外借。到那里去读书,只准携带笔记本和铅笔,书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只能边读边记。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后来杨绛整理出来钱钟书部分读书笔记,178本外文笔记共计3.4万多页,1.5万页中文笔记,800多篇日札。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

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

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

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

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李敖的大卸八块读书法

在凤凰卫视2006年1月19日的《李敖有话说》里,李敖是这样介绍他的读书方法的: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

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存留。

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那分类怎么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夹子,夹子我写上字,把资料全部分类。一本书看完以后,全部进入我的夹子里面。

我可以分出几千个类来,分得很细。好比说按照图书馆的分类,哲学类,宗教类;宗教类再分佛教类、道教类、天主教类。

任何书里有关的内容都进入我的资料里来。进入干什么呢?当我要写小说的时候,需要这个资料,打开资料,只是写一下就好了。

换句话说,我这本书看完之后,被我大卸八块,五马分尸。可是被我勾住了,这些资料我不凭记忆来记它,我凭细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紧,放在资料夹子里。我的记忆力只要记这些标题就好了。

我告诉大家,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记忆力一开始就是你不要偷懒,不要说躺在那里看书,看完了这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整整齐齐的,这不对。看完了这本书,这本书就大卸八块,书进了资料夹,才算看完这本书。

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你不能够有系统地扣住这些资料,跟资料挂钩。

可是照我这个方法,可以把你看过的书,都把它的精华抓出来,扣在一起。这就是我的这种土法炼钢的治学方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ゝ 一首悲魂曲℡2023-12-19 19:58ゝ 一首悲魂曲℡[甘肃省网友]113.212.187.105
    谢谢分享!
    顶8踩0
  2. f1中国有限公司2023-10-17 00:49f1中国有限公司[四川省网友]60.245.161.233
    这篇文章真是启发深刻让我对名人学习方式有了全新认识。
    顶0踩0
相关阅读
那些被误解千年的名人名言金句

那些被误解千年的名人名言金句

这些金句或是鼓励我们为人处世,或是升华我们道德人格

2022-12-30

坚持不懈的蝉:励志名人的故事

坚持不懈的蝉:励志名人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有一只蝉以其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成为励志名人。据传闻,这只蝉在寿命即将结束之际,仍不放弃唱响美妙的歌声,以此鼓舞身边的生灵。它的坚韧与顽强感染了所有听众,成...

2024-01-25

《希腊罗马名人传》与《史记》 是世界传记文学中绝佳的创作范例

《希腊罗马名人传》与《史记》 是世界传记文学中绝佳的创作范例

希腊马名人传以细致描绘希腊罗马时期的上层社会名人与英雄而著称于世,史记以刻画从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授元年三千多年历史中的各阶层人物而驰名中外

2013-09-15

30句名人读书名言(没时间可以收藏看)

30句名人读书名言(没时间可以收藏看)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读书可以增长你的学问,读书可以让你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读书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1宝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