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哲学达人对史铁生作品中的语言逻辑分析 好精辟!

时间:2023-08-13 05:13:01

相关推荐

哲学达人对史铁生作品中的语言逻辑分析 好精辟!

哲学达人对史铁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分析——

史铁生的文学语言很纯净,带有一定的“逻各斯”。逻各斯在西方人那里,就是说话要讲究逻辑和基本的科学事实,而中国人在这方面是很弱的,都是把语言、把说话看得微不足道,认为那只是表面的,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诚心、有情感、有体验、有顿悟,这些都比说话重要得多。

西方人非常重视语言,对语言有一种全面深入的研究,这就是逻各斯。其中特别是对语法、修辞、逻辑这些问题,在古希腊很早就有很深的研究。他们一般把逻各斯从日常语言提升上来,提升为神的语言。像赫拉克利特说的,“神圣的逻各斯”,它代表神、规律、必然性、不可逆性,逻各斯有神圣性。

史铁生的作品特别重视语言,《务虚笔记》里很多地方都谈到,语言不是可以随便对待的。用日常的话来说很普通,就是说话要算话,你说了就得按照去做。说话不算话不是个人品格上的小毛病,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问题,你把什么东西看作是最需要尊重的、至高无上的。从这样的逻各斯出发,逻各斯就不但是指语言,而且包括里面的逻辑,以及由逻辑所建立起来的可能世界,应当的世界。西方的逻辑为什么这么发达,就是从这里来的。应当说,史铁生尽管在爱情观上还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但由于他对语言和逻辑的强调,对爱情中言行一致的强调,而准备好了超越到成熟爱情阶段的基础。

只有当语言提升到纯粹的逻各斯,才能发现语言的悖论,才能发现语言本身是有悖论的。语言有悖论,说明语言不是一件到处适用的工具,而是有它自身的生命,它会否定它自身。史铁生举了两句自相矛盾的话,第一句:下面这句话是对的;第二句:上面这句话是错的。你到底相信哪句?相信哪一句都会反过来否定自身。这是逻辑上自相矛盾的悖论。用在日常生活中,史铁生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第一句话:我是我的印象的一部分;第二句话: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这也是一个悖论。我本来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是我的一个印象,但是所有的印象加起来才成为我,才是我。这些都是否定性的语言、悖论式的语言,这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一种高于世俗生活之上的世界观,这种高于世俗的世界观就是《务虚笔记》里讲到的人们在面对可能世界的原则。

西方哲学家经常说的一句话: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语言没有人格,语言怎么能够说人?因为语言把人引向可能世界,语言本身构成一个世界,它有它的逻辑,它有它的关系。虽然这个关系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都不重视,都不遵守,但是它是可能世界,可能世界高于现实世界,可能世界使现实世界中人的人格独立起来了。

《灵魂之旅》里有这样一段话:只有在可能性中,一切悖论才迎刃而解。……在单纯现实中,悖论是不可解的,人与人,人与自己,现在与过去、与未来都不相通。然而在可能性中,一切都是通透的。

正因为人是可能性,才会有共通的人性、人道,才会有共通的语言,才会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想通过现实性来做到这一点的人,凡是想借助于回复到人的自然本性、回复到植物婴儿或天然的赤诚本性来沟通人与他人的人,都必将消灭人的可能性,即消灭人,都必将导致不可解的悖论。

现实中的悖论只有在可能世界里才是可解的,但很多作家不明白这一点。例如林白在《一个人的战争》中说:“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巴掌自己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悖论,但却没有找到走出悖论的道路,而只把这种悖论理解为一种“性格”上的孤僻。史铁生则通过语言所建立起来的可能世界来解除悖论,当悖论的一方存在于现实中,另一方则置于可能世界中,这种悖论就不再是悖论,而成了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内在张力。现实中作为“我的印象的一部分”的我,被理解为可能世界中作为“我的全部印象”的我的一种表演。在史铁生的作品里,除了《务虚笔记》外,还有很多作品都强调戏剧、表演、虚拟式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可能的世界高于现实世界。戏剧可以指导人生,表演人生,或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戏剧,它的剧本,就是那个由语言建立起来的可能世界的记忆。

像史铁生这样对语言极高的推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很少的。儒家是对语言抱怀疑态度的,所谓“听其言而观其行”“天何言哉”,天是不说话的,你要自己用心去体会。道家则是“天道无言”“得意忘言”,对语言更加采取了排斥的态度,道家就是说的越多越不好,越失去人的本真。中国的很多哲学家都主张用心去体会,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禅宗更不用说了,禅宗的语言完全是语言陷阱,就是诉之于你的顿悟,你要是悟不过来,那就活该。儒、道、禅都不重视语言,更不重视语言的逻辑。没有逻辑你就很难构建虚拟世界,一个可能世界。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少作家都意识到了语言逻辑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语言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因此也无法做到完全的逻辑统一。因为语言是不可规定的,人们大都沉浸在日常用语中,很少有真正的大家去关注语言的逻辑性和思想性。

史铁生的功劳在于他充分展示了纯净的现代汉语的犀利和美,以及开拓人在语言方面的可能性、开拓人的自由想象空间的巨大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现代汉语的逻辑力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优雅简洁的美感。相比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言文已经死了。当然我们还用它,因为它是我们汉语的源头,有时你还得读一点古代汉语,但是读古代汉语更多是引起我们的回忆,加深我们的修养,但本身不会有开拓性。说的再直白些,只有中西文化杂交出来的现代汉语才具有这种跨越文化的覆盖力,才能建构起一个超出现实存在之上的可能世界来。

在这方面,史铁生是做的非常好的。语言富有逻辑,而思想富有极强的哲理内涵,因此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苏语烟2023-12-19 15:12苏语烟[甘肃省网友]203.16.240.64
    @IM,BEST IN THIS WORLD这种精辟观点给我打开了新思路让我对史铁生作品有了全新认识。
    顶9踩0
  2. IM,BEST IN THIS WORL2023-10-16 10:12IM,BEST IN THIS WORL[江苏省网友]203.29.28.173
    哇哲学达人对史铁生作品语逻辑分析真是深刻啊!
    顶5踩0
相关阅读
青年哲学家工作坊丨苏庆辉:论反事实条件句的证成

青年哲学家工作坊丨苏庆辉:论反事实条件句的证成

报告的焦点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证成反事实条件句,而不是我们能否知道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假

2010-01-27

黑格尔:中国没有哲学。郭继承:妄下断语!让我说:纯属胡说八道

黑格尔:中国没有哲学。郭继承:妄下断语!让我说:纯属胡说八道

郭继承:妄下断语!让我说:纯属胡说八道!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的哲学大家,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

2024-01-15

山东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023-12-12

高考作文越来越像哲学问题?听听哲学系教授怎么说

高考作文越来越像哲学问题?听听哲学系教授怎么说

毫无意外,语文作文仍然是高考第一天最受关注的话题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