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中国人不会写诗了吗?审美缺失 思想贫瘠——贾浅浅的文字

时间:2023-08-13 03:33:01

相关推荐

中国人不会写诗了吗?审美缺失 思想贫瘠——贾浅浅的文字

中国人不会写诗了吗?审美缺失,思想贫瘠——贾浅浅的文字

作为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贾平凹在文学上享有盛名的同时,也极富争议。对于他的作品,读者褒贬不一,对于他这名作家,读者有毁有誉。然而,贾平凹先生之女及其作品——贾浅浅和她的文字,却惹来了全网普遍的争议。

从1919年新文化运动一直到现在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鲁迅先生在遗言中告诫后人: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中国向来有子承父业的传统,而鲁迅先生作为现在的一流作家,为什么在临终前叮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笔者认为,先生是在维护文学艺术的纯洁性与纯粹性。先生太了解中国,太了解中国人,太了解中国文坛上的人。

如果孩子有文学方面的天赋,有异禀的才能,或许能够超越先辈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凭一支笔写出自己的成绩。但是倘若他没有才能,登上文坛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欺世盗名罢了。

可惜,鲁迅先生意味深长的告诫,在后世只成了一家之言。许多作家许多作家的后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于是,著名作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开始写诗,结集出版,最近在文坛和诗坛以及网坛轰动一时。

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以作家为未来职业之一的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我阅读了贾浅浅的文字,胸中一股愤慨实在难以抑制——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现代白话诗即使不能像诗经楚辞那样瑰丽,唐诗宋词那样端庄,至少也应该像元曲那样通俗易懂而又不失深意。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滑入戏谑恶搞的深渊。

自从老一辈诗人在诗坛精力不济而销声匿迹之后,诸如戏谑诗歌的梨花体,再如脑瘫诗人余秀华的率性诗歌,以至说今天贾浅浅的文字,完全都是对诗歌这种极具审美性、艺术性、抒情性文体的戏谑与恶搞,亵渎与践踏。

我从来不奢望文学能在娱乐至上的年代,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的纯洁性,但这并不能成为任其日益流俗,坐视不管的理由!

愤慨之余,一股悲哀从我心头涌起,既是对诗歌、文学甚至是艺术的悲哀,也是对我个人人生命运的悲哀。在那一刻我不禁这样想到:

如果贾浅浅的文字都能被当作诗歌结集出版,并在诗坛、文坛和网坛引起广泛的关注,那么我为什么至今还默默无闻?原因很简单,我们有一个身为著名作家乃至二流作家的父亲。这个念头一闪,我觉得很可笑——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特立独行者的背影。

贾浅浅是西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后又成为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的研究生,现在是西北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的在读博士。随着大众教育的普及,本科生越来越贬值,研究生也越来越普通,可是博士生拿出去那还是响当当的高学历,不说家里的背景,就说自身的学历,也能让许多人艳羡不已。但是学历高不等于写诗好。

退一万步,就算一个文学博士不会写诗,也应当会写一些文字。可是就算不把贾浅浅的文字当作诗,仅从句子的角度,也实在是不堪入目。

可众所周知,这样的文字,她不仅写出来了,还冠以诗的美名。我真的在纳闷,西北大学中文系的汉语言文学上课时究竟在教学生们什么?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上课时究竟在学生了什么?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本科生,我个人认为,如果稍微记得课堂上学过的一些东西,贾浅浅都不应该写出那样的文字。

一个西北大学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对文字的认识就是像贾浅浅那样?一个陕西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文艺学研究生,对于唯一的态度就是——和贾浅浅一样恶搞、亵渎与践踏?

文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对文学与文字的态度就是如此,那么没有专业素养的普通读者,对于文字和文学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我相信,即使是一般的文学爱好者,除非开玩笑的时候,否则也不会在任何私下或者公开场合像贾浅浅写文字那样随意作诗。

网络上流传的贾浅浅的那些文字,真的能称得上是诗吗?如果贾浅浅的那些文字是诗,那么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我真的要对自己专业的所学所感所思,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诗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诗?我相信大多文学爱好者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看法,但是如果让大家把自己心中对诗的看法说出来给诗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多数人即使心里很清楚,也说不那么明白。

人所共知的是,诗歌是和散文、戏剧小说并列的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对于诗歌的起源以及人们对诗的原始概念的阐释,我们已经无从摸清。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这种说法被此后作诗和论诗的人广泛接受,然而,其只精炼扼要地说明了诗的产生,并没有阐明诗的确切定义,以至于到了近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给钱君匋的《水晶座》作序时还颇有感慨地这样写道:

古今曾有好多的人给诗作界说,我是惭愧作不来。我只想大概是这样一件东西:独立的、浑凝的、取材于物而不粘滞于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著名作家、诗人何其芳试着给诗歌下了一个较为精当的定义,他认为:

诗是一种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据我所学,参考我的老师王锡渭教授主编的《新编大学写作教程》和武汉大学周姬昌教授主编的《写作高级教程》以及童庆炳教授《文学理论教程》,认为: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抒发作家情感的文学样式。它是众多文学体裁和样式中最纯粹最精致最优美最抒情的文体。

诚如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艾青所论: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语言。

由此,我们不妨来看几句贾浅浅的文字:晴晴喊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等我们跑去朗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

如果有人硬是要把这句话跟艺术扯上关系,那我只能说中国的艺术天才生活在华夏大地的角角落落。说实话,看了下面这几句话,我实在是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饭桌上客人正谈笑风生忽然从房间里传来一股浓烈的香味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紧接着晴晴从房间里兴奋地跑出来了妈妈妈妈妹妹又开始调皮了没等主人彻底明白过来朗朗已经从床上爬下来了手里捏着一个玩具金黄金黄的那样子就像捡着宝了似的当着客人们的面主人镇定自若地收拾着残局饭桌上客人们仍然谈笑风生着这场景是那么熟悉

若是真像有些人说的,这只是贾浅浅闲暇时无意地调侃,那我要说一句,这种调侃是浅薄的,任何一个拥有专业文学素养和理论素养的人都不会这样去调侃诗。更不要说拥有博士学历并且想以诗人的身份登上文坛的人。

贾浅浅这样调侃诗歌,就已经表明她无意成为诗人,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颇为风趣的话:

(诗人写诗)应该像一个贫穷的老太婆那样叮当作响地敲打着她那每一个不容易得来的铜板,而不能像一个浪荡的公子哥那样任意的挥洒着他手中的金钱。

作为一个专业的文学人士或者系统地学习过文学理论的人士,贾浅浅应该知道,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诗歌,又是所有文学体裁中审美性特征最为显著的样式。同时诗歌还是抒情达意表现思想的有力武器;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诗人不把对美的追求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础,同样古今中外所有的伟大诗人都力求将诗歌作为自己思想的最终归宿。诗人公刘曾说:

不论作者愿意不愿意,他的艺术必然"辐射"出他思想的原子……我们的诗应该追求思想与艺术的浑然一体。

可贾浅浅的文字与美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更谈不上什么艺术性,至于思想,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她在写作那些文字时的所思所想吧。

2020年,对于中国各行各业都是不平常的一年,2021年诗坛的开篇,竟然是贾浅浅的文字。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其腾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诗歌的国度,其没落更是毋庸讳言!

不知道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者,新诗的倡导者,会不会遇见性地想到100来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诗坛是现今这个局面——

在大众视野范围内,当代中国已经没有人会写诗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迷茫 永在雾中2023-12-19 15:06迷茫 永在雾中[山西省网友]153.3.253.187
    @谱尼测试-陈子木希望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文学作品不是通过个人偏好否定整个群创作能力。
    顶0踩0
  2. 谱尼测试-陈子木2023-10-16 09:19谱尼测试-陈子木[辽宁省网友]203.0.177.99
    这种评论充满了成见和偏见中国有着悠久文学传统每个代都有优秀诗人和作家不能因为个别人文字对整个民族定义。
    顶29踩0
相关阅读
女儿作文全篇歌颂妈妈 爸爸怒了:物质的富足不是父爱缺失的理由

女儿作文全篇歌颂妈妈 爸爸怒了:物质的富足不是父爱缺失的理由

视频里,爸爸气到变形的样子,正在义愤填膺的向女儿控诉,隔屏也能感受到他满腹的委屈

2011-12-03

生活随笔:缺失的亲情用一句话就能带过

生活随笔:缺失的亲情用一句话就能带过

01妈:我准备结婚了,有一天我对妈妈说了这么一句话。妈妈当时的反应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愣了一下,有些吃惊地看着我。紧接着她又问我:你准备结婚呀?

2023-11-05

沙溢发文感慨陪伴孩子最重要:缺失陪伴的童年 一生都会有遗憾

沙溢发文感慨陪伴孩子最重要:缺失陪伴的童年 一生都会有遗憾

童年时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同样会用陪伴来守护陪伴孩子时间多了就会失去些自己的时间,甚至会少做些工作,放弃些机会但我相信从没

2012-06-10

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让人性 在缺失中闪亮

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让人性 在缺失中闪亮

60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泥块砸同学,就当即制止了他,并要求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小男孩等在校长室门口等着挨训,陶行

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