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青い花:考研上岸复旦大学 英语82分高分攻略

时间:2023-08-12 04:50:01

相关推荐

青い花:考研上岸复旦大学 英语82分高分攻略

扇贝【医学生英语角】小组组员@青い花 今年成功考入复旦大学读研,考研英语取得了82分的高分,她是如何做到的?快来学习她的高分经验吧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为这次疫情,复试也是前所未有地拖到了5月才开始,还是线上面试。我后面也会稍微提一下我所经历的线上面试(虽然可能以后不会有这种形式了)。个人水平实在有限,别的科目不敢多说,考研英语这块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上海82。对完答案,客观大概扣8分左右,那么主观题得了30分。话不多说,先来简单说一下考研英语的题型分布吧。一张英语卷子包括1篇完型填空20个空10分,4篇阅读总共40分,新题型10分,翻译10分,小作文10分,大作文20分。

单词(扇贝单词书)

一定要每天背单词!!!单词书选“考研”相关,我大二接触的扇贝,现在打卡1400多天,考研相关单词书背了至少5遍吧,后来也会背一些经济学人或雅思单词。背单词可以保持对英语的熟悉感,推荐使用拼写模式,再认可能比较容易偷懒?看见英文能反应出它的中文就很棒了,不过后期作文还是要输出的,所以注意一下单词拼写也很有必要。

排队打饭、睡前躺床上的碎片时间都拿来背单词,一旦一天没背会有惰性,而且很多单词会不认识,对英语的感觉又会差很多。背单词真的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只要背了,哪怕每天20个,也是在进步。

翻译

唐静的拆分和组合翻译法。整个6月就在攻克翻译。刚拿到书很懵,无从下手,压根儿不会翻。但是对于翻译的句子,不仅仅要看,而且要亲身去练习,下笔写中文。第一遍翻不看参考不查字典,逼自己写下一个答案,只要迈出这一步一切都好说。当然,句子并不好翻,你会觉得自己的翻译不通顺,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但是就算这样也千万不要直接去看答案。相信我,每天三句话自己翻译写下来,再去修改,第二天重新翻昨天的句子+练习三个新句子,第二天务必做到全对(其实不难,哪怕你真的不会翻,背三句3句中文还不会吗?)这一轮做完大概一个月多一点,反正不急哈。坚持一个礼拜,绝对有很大进步。

复习是很重要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一定要复习前面做过的句子,这才是学习最快的方法。不要贪多,也不要图快,欲速则不达。还是那句话,真题就够了,翻译全文我觉得没有必要都看。二刷和阅读二刷一起,这时候就快很多啦!一天5个句子,隔天复习。

阅读

张剑黄皮书、80篇。我从7月份开始准备阅读。98年到17年的真题,每天做2篇or4篇阅读(做两篇就匀更多的时间给西综,做四篇就早点结束一轮,看个人),没有跟老师没看视频,老老实实刷真题。18年和19年没做,包括后来二三刷都没做,留给考前模拟。

7月~8月中旬:一刷。第一遍做可能文章看不懂,题目不知道问什么,怀疑人生,但还是要做。张剑老师的解析真好啊!真的一百多花得太值了。每一句都有翻译,每一个选项都有分析。当然对的不用看,看做错的或者做时不确定的。

很多人推荐唐迟阅读、何凯文五夜十篇、新外源书刊啥的,我没看过没法儿评价,但第一遍做题我不推荐看,因为它可能涵盖你还没做过的文章,被剧透之后,你遇到这篇文章原本错的在这里对了,就不是自己真实的水平了。第二三遍做可以先找几个视频看一下,觉得还不错也可以跟。

8月中旬~9月中旬:二刷。二三刷时就不是为了把答案选对,而是自己分析为什么选这个,别的选项为什么是错的,逐渐巩固做题技巧。就算你做了五遍六遍,还是不可能把答案都记得住,还是会错的。做错的题肯定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要学会归纳和反思。

举个例年真题的例子:“在华盛顿成为美国总统那一年,他的牙齿几乎已经掉光了。于是牙医为他移植了9颗牙齿——这些牙齿是从他奴隶口中拔出来的。这个形象于我们所记得的“砍樱桃树的华盛顿”大为不同。“请问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A奴隶制的残忍B奴隶在美国历史上的作用C过去的医疗水平D华盛顿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方面。嗯,我们来分析一下。

A是啊好残忍,从奴隶口中活生生拔下9颗牙齿,但是,作者说了吗?残忍不是我们的感觉吗?谨记金标准:作者咋想我咋选,作者不想我不选。有时候作者还会对某一个现象进行疯狂批判,但并没提出要对它进行改革或者消除这一现象,那也不能选。

B这个错项很常见,是夸大or过度推理,只说了奴隶牙齿对华盛顿的作用,选项却放大到整个美国历史。有时候文章说,这项技术对于德国教育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选项写这项技术对整个欧洲教育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构建和谐社会。太大了!推理得都没边了。

C例子题还要注意有个双跳原则很重要,即跳出例子,跳进主旨。什么意思?例子只是个例子,换个例子主旨应该还是不变的。简而言之,例子里出现的人和事,都!不!选!

9月中旬~10月:做张剑阅读80篇,共20个unit,里面题目选自同源外刊像经济学人、卫报啥的。挺难的,的确跟真题难度差不多。10月底我做了16个unit,怕来不及就没往下做了。打算三刷真题。

11月~考前:三刷。刚说过就算你做了五遍六遍,还是不可能把答案都记得住,加上花一个多月做80篇,记忆已经回到解放前了,那三刷还是比较能体现水平,看自己究竟有没有提高的。二三刷可以买《真题百练》,超便宜只要10多块,只有试题无解析,解析还是看张剑。

完型、新题型

这两个可以放在8月底二刷阅读的时候,做真题就够了。两个都强烈推荐李玉技老师!!!

新题型:很纠结,有的年份送分,有的年份送命,刷真题,看运气。考前模拟做18年的题错4个,吓哭。看完李老师视频感慨原来有这么多门道。。。强推。

完型:红花绿叶法,红花词如however while必选,绿叶词如since打死都不选。不确定的先别瞎选,因为答案几乎都是5A5B5C5D,玉技老师还会教你蒙题技巧,我完型刷了2遍(?)+李玉技视频,最后考研完型扣2分。

作文

(现在大三及更小的学弟学妹看这里)备考那年的寒假(比如2021年12月考研,就是2021年寒假)别闲着,买本王江涛高分写作20篇,背强化篇的20篇范文,大小作文各十篇,背完之后默写,小作文8分钟,大作文十五分钟,默完之后对照书改。每天大概1个小时就行。寒假结束把书收起来别看了,操心大四下学期的课、期末考试,跟着同学一起复习西综吧。

8月准备作文也完全来得及。还是背强化篇20篇范文,每天默写昨天背的大作文+小作文。可能前10天很痛苦,但当背默过一轮之后,就好很多了。这个默写过程一直持续到11月王江涛考前预测20篇出版,开始背默那个,又一轮痛苦的10天orz。

作文为什么难,一个是我们没有思路没有观点,第二个是语言不行。有同学问背完还是不会写怎么办?王道长答“你不要问,就先背”。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了。。当你把40篇背得滚瓜烂熟之后,不会没有思路,不会不会写,哪怕是没见过的主题你也可以胡诌得很好,语言出彩不出错。我对自己很严格,一个词都不许错,每次错词都在书上标出来,第二遍默再错换颜色标,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

强烈推荐11月起大小作文、翻译都写在答题纸上,熟悉考场格式。像政治我也是买了10张答题纸,分给同学5张,我俩把背的肖四认认真真默在纸上。尝试完5张之后找到了答题最舒服的格式,不是紧凑的密密麻麻地告诉老师你看我背的多好,而是分点分段左右两边留点空。

我同学买了王江涛的字帖,我觉得也挺好的,作文翻译还是有印象分的,最重要的还是整洁端正,最好不要有涂改。

稳定心态很重要

还有就是,真的心态要好。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可能考不上了啊之类的,然后就不想看书,就回宿舍咸鱼半天,第二天再打起精神继续学。备考之前向学长请教经验,他说:“考研相较于高考就是因为不会有模拟考,你不会知道别人复习的怎么样,自己复习的怎么样,还有就是先报考后出成绩,就像一条隧道,只有等到考完你才会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

我努力把自己备考的经验都分享出来了。可能有点词不达意QAQ,有问题可以留言。最后,我还特别想感谢一下组里的流星陨落中学长、Lion同桌、酸角糕小可爱,都是非常nice的人呐,也衷心祝愿各位学弟学妹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冷暖自知๓๓2023-11-06 05:12冷暖自知๓๓[陕西省网友]157.122.66.182
    这个攻略太赞了希望我也能考复旦大学!
    顶0踩0
相关阅读
2022考研报名将开始 报考标准有变化 户籍和英语四级或成门槛

2022考研报名将开始 报考标准有变化 户籍和英语四级或成门槛

我个人身边就有这样的一名同学,他是一名研究生,本来以为研究生的学历是非常容易找工作的,但是没有想到在面试的时候,却被很多的大型企业拒绝了

2007-07-07

星光不负赶路人 扬长补短双非逆袭中山大学!

星光不负赶路人 扬长补短双非逆袭中山大学!

夏令营: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协和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最终去向:中山大学流病方向前期准备:提升硬实力00前言一朝保研上岸,离不开的是

2015-11-01

哈师大文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报名人数少 一志愿都招不满!

哈师大文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报名人数少 一志愿都招不满!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初试:①徐通锵、叶蜚声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 2010 年版 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

2011-08-07

考研频繁出新规定 英语四级和户籍成重要门槛 学生们千万要注意

考研频繁出新规定 英语四级和户籍成重要门槛 学生们千万要注意

然而申请人数的增加让学生们非常焦虑,近几个月来,考研新规定频频出现,给上岸困难的学生增添了更多的担忧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