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时说的一句话 解释了她余生为什么要醉生梦死

时间:2023-08-10 02:42:01

相关推荐

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时说的一句话 解释了她余生为什么要醉生梦死

红楼梦的故事,说得最通俗一点就是贾母带着一群孙女、孙子嘻嘻哈哈过日子的故事。作为贾府的大家长,贾母并不像那些女强人一样筹谋如何使得家族更加强大,而是整日地享受生活。如果一个人之前没有读过红楼梦,且没有听过红楼梦的故事,读完第一遍后,他最大的印象肯定是吃不完的酒席,数不完的宴会。

毫无疑问,整本红楼梦,贾母是活得最精致的人,对于吃喝玩乐,她都有自己的读到见解,不仅仅是因为她年纪大经历多,更多是因为她一直活在富贵乡。

假如贾府一直如日中天也就算了,从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贾府明显是一日不如一日,可是这颓废的形势并没有止住贾母醉生梦死的执念。

醉生梦死算是个贬义词,小编为什么形容贾母的生活态势是醉生梦死呢?

首先,贾府在尚未不可救药之际,贾母作为大家长,丝毫没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其次,生活中贾母一直算是骄奢之态。再次,贾母对儿孙缺乏管教。

秦可卿去世之前,曾经托梦给王熙凤,建议王熙凤在贾府内部实行改革,实现未雨绸缪。

秦氏道:“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

根据秦可卿的说法,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荣辱都是周而复始,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因此要趁早做好打算给子孙后代留个退路,不能抱着荣华不绝的心态来浑浑噩噩度日。

秦可卿从小户人家高嫁到贾府不过几年,就有这种见识,贾母这种活了六七十岁的人,如果说没有这个远见,那算是白活了,也白掌权几十年。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就是贾母不以保全子孙后代的荣华为己任,只想谋得现世。或者说贾母从小到老都是生活在富贵之乡,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是先拿来孝敬她,以至于她丝毫没有危机意识或者不愿意承认、看到危机。

贾母没有危机意识,相反她还一直在助推贾府骄奢淫逸的生活。

红楼梦故事开始不久就是宁国府的尤氏和秦可卿置办酒席邀请贾母过来赏梅花。后面元春省亲刚过,贾母却丝毫不顾及疲劳奔波的众人,要王熙凤张罗给薛宝钗过生日。众人看出贾母喜欢热闹,也投其所好,比如后面薛宝钗就为了博得好感置办螃蟹宴。

刘姥姥进贾府后,贾母在大观园先后两次宴请她。刘姥姥刚走,贾母又开始叫嚷着凑份子给王熙凤过生日。即使到了后面,甄家都已经抄家了,贾母还是能说出“商量八月十五日赏月才是正经”。

数不完的宴会后面,还有着富贵如薛家都不曾见识到的丝竹之音,不管是宴请刘姥姥,还是在元宵节上面,贾母对管乐的见解让薛姨妈这个贵妇都感慨自己见识浅薄。薛姨妈家并不寒酸,这个对比愈发显得贾母日常生活是多么骄奢。

除了上面这两样,贾母的失败教育更是她醉生梦死的最大表现。

在红楼梦故事开始的时候,冷子兴曾形容贾府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意思就是贾府外面看着架子大,其实内囊已经差不多了,后来冷子兴更是一言以蔽之,说贾府主要是教育太失败才导致这种尴尬局面。

冷子兴这里说的教育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指去学堂读书长知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冷子兴所言的教育更是贾府对子孙的管教方面。从这个方面,小编要吐槽一下贾母对自己儿孙的教育。

贾宝玉不喜欢读书,贾政内心对此十分焦虑,贾母不说因为自己和贾宝玉关系亲密帮忙劝着上进,反而成为贾宝玉逃避读书的保护伞。贾政略管教一下,贾母又是哭又是闹离家出走。大概就是自己不管贾宝玉能不能争气,却不允许别人将他引上正途。贾宝玉略微有个什么不好,贾母就是要一屋子治罪的做派,弄得贾府上下都帮着贾宝玉走向纨绔之路。

对于贾琏,贾母也是过分溺爱。贾琏一而再地闹出婚外情,先是在王熙凤生日上面因为一个情妇要杀死王熙凤,这么严重的事情,到了贾母的眼里就是“世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这么顺理成章。从头到尾除了替平儿和王熙凤出了气,却根本没有约束贾琏的任何行为,以至于贾琏后来在国孝、家孝期间又做出背旨瞒亲的糊涂事。即使后面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件败露,从头到尾贾母也没有管教过贾琏。

贾母晚年,忽略对子孙的管教,没有危机意识,又一味骄奢生活,如此醉生梦死,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她在清虚观打醮时说的一句话,已经解释了原因。

当时贾珍在神前拈了戏后就过来贾母这边跟她汇报情况,贾母的反应很关键。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这三个故事连在一起,可以看作是历经艰险起家,然后家门福禄昌盛,最终荣华富贵却成了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这三段戏是神赐给贾府的,在贾母看来贾府的命运已经是神佛定好了,因此才说出“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通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母和王夫人都很信佛的,既然佛已经暗示贾府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即将消逝,贾母大概也觉得是回天无力,倒不如安享现世了。

一句“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已经表明贾母要屈服于神的意志,在余生醉生梦死糊里糊涂过日子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Hedy2024-01-15 10:35Hedy[甘肃省网友]203.5.172.204
    贾母话让我感叹人生无常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生活态度。
    顶0踩0
  2. You see not only gor2023-11-23 15:57You see not only gor[陕西省网友]203.29.189.38
    @张雨晴的爱这句话解释了贾母余生为什么要醉生梦死她希望在有限余生中过自己想要生活。
    顶0踩0
  3. 张雨晴的爱2023-10-01 21:19张雨晴的爱[上海市网友]218.242.99.80
    贾母在清虚观打醮句话真很有深意她对生活态度让人深思。
    顶0踩0
相关阅读
紫鹃一句话 表明贾母私下从未对林黛玉做出任何承诺!

紫鹃一句话 表明贾母私下从未对林黛玉做出任何承诺!

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贾母没有提前给她收拾房间,因此最开始的时候,林黛玉和贾宝玉一样都是跟着贾母起居的

2016-04-21

贾母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为林黛玉的后半生 留下了悬念

贾母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为林黛玉的后半生 留下了悬念

贾元春赏的东西,宝玉和宝钗的一个规格。这层含义贾家人应该能看得出的。之后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贾母就说了一番话: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

2012-05-31

《红楼梦》中 贾母因何不让贾环继承家产?这句话道出其中隐情

《红楼梦》中 贾母因何不让贾环继承家产?这句话道出其中隐情

贾母、贾环这对祖孙没有感情也就罢了,还有一点更让人费解

2023-10-30

薛宝钗一句话咒骂贾府所有男人 贾母是没听见 否则立刻撵她走

薛宝钗一句话咒骂贾府所有男人 贾母是没听见 否则立刻撵她走

连难缠的赵姨娘都夸她很大方,会做人

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