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 浙江唯一正式入选的书是用英文写的

时间:2023-08-10 02:25:01

相关推荐

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 浙江唯一正式入选的书是用英文写的

2018-01-20 07:1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李月红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刚刚公布的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领衔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感染微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获图书正式奖。

这一奖项,是在全国近三年60万种新书中挑出最优秀的57本。

《感染微生态学》是此次浙江省唯一正式入选的图书。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是一本用英文写作的学术专著。

此外除了这一奖项,浙大社还收获先进出版单位奖等多项荣誉,创历史最好成绩。

治病也要讲“环保”

中国是出版大国,每年新书品种数在20万左右。作为三年一评的奖项,能在60万种新书中成为这“1/57”,也就是万中挑一,实属不易。

作为一本英文著作,它的英文名为“Infectious Microec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这是全球第一本系统阐述感染微生态学的英文原创专著。

感染微生态学,听起来很专业,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用李兰娟院士的话说,这是一门关于 “治病也要讲环保”的全新学科。

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但不少人对自身体内的“环保”却并不重视,有些人一生病,就喜欢用抗生素,结果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发难以控制甚至致命的感染。

在世界人口死因中,感染性疾病死亡占1/3。它的防治已成为21世纪的重大课题,急需新的理论加以指导,探索研究。

李兰娟院士带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们,摸索出了应用微生态干预理论对病人进行治疗的新思路。

作为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早在1994年,李兰娟就关注到肝衰竭患者,同时伴有严重的内毒素血症,或出现肠道菌群严重失衡、有害菌种显著增多。

每个人体内约有1.5公斤细菌。其中有1公斤分布在人体肠道内。这1公斤细菌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功能?为寻求答案,李兰娟带领团队对肝病微生态和细菌耐药进行系列研究。

今天,微生态学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热点。但20年前,当李兰娟决定投身微生态学研究时,没有人看好她,甚至有人私下认为“这样的研究看不到希望”。

李兰娟带领团队,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新理论,首次探明了人体内微生态失衡与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又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通过宏基因组的全基因测序,进一步探索肝病微生态的规律,合理使用抗生素。

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李兰娟主持完成的“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春天,H7N9禽流感肆虐。将此前的人工肝技术和微生态平衡原理用于H7N9病人的治疗,创建“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将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救回,使浙江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比全国低40%。

她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头版头条发表,为政府决策和干预、控制传染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WHO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博士称:“中国科学家对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研究堪称国际典范。”

最近,相关科研成果还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和教育系统首次获此殊荣,也是浙江省至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国家科技进步奖。

她的研究成果,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微生态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在卢森堡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微生态联盟大会上,李兰娟出任大会主席,这也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第一次当选这一领域的主席。

正是在这些背景下,2008年,浙大社启动了本书的出版计划,2014年正式出版。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

采用全英文写作,是立项之初就确定的雄心。

可以说,这是一本“中国之书”——是中国感染微生态研究队伍对感染微生态几十年研究成果的全面的梳理和精华集结,代表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站在世界学术前沿的研究水平。

全书由李兰娟院士组织国内外感染微生态领域专家撰写,浙江大学出版社和德国Springer出版社合作出版,全球发行。历时6年完成。

全书共计650多页,近140万字,分23章。内容从人体微生态平衡整体的观点出发,提出对可能导致微生态失调的疾病及治疗措施采取相应的调节方法,使其恢复或维持微生态平衡,预防由生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它既为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供了一系列有效认识疾病致病机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研究策略。

同时,图书还系统描述了感染微生态在胃肠道、肝病、口腔、器官移植、免疫缺陷性疾病、放疗与化疗、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外科与创伤等方面的应用,介绍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等,为烈性传染病、危重急症中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

作为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项目之一,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获第24届浙江省树人出版奖。

出版后,图书还被欧美主流专业图书馆和机构馆藏,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等。

英文讲述中国学术故事

用英文写作中国学术著作并向海外输出的,不止这一本。

在浙大社,有一个“中国科技进展丛书”的项目计划。其设立的初衷,就是通过英文出版讲述包括浙大在内的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研究。

这个项目,也是浙大社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批“走出去”项目。

英文写作尚难,英文写学术著作更是难上加难。作为《感染微生态学》一书的责任编辑,回忆整个出版过程,张鸽和张凌静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医学专业英语写作与编辑。

我们都知道,用英语撰写的医学类文献,医学术语多,且较其他学科的术语构词复杂,书写难度大,易出错;句子也多用长句、复句,书写难度和理解难度都大,从而使编校难度也大大增加。

这就要求编辑不仅能熟练运用英语,并且在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方面具备一定的技能。由此,浙大社组建了专业互补的编辑小组,编辑的知识背景结构包括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英语、科技英语翻译等,促使编辑在本书的编辑加工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

张凌静说,这本书就像她的又一个孩子。2013年下半年,本书进入正式编辑阶段,那时她也刚好进入早孕期,所以之后的编辑加工就伴随着孕期一点点完成,到了2014年6月她的女儿出生了,月子里仍然坚持和张鸽老师一起为本书的出版做最后的努力,最终本书于同年7月顺利出版。

“所有的努力,只为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国际感染微生态史上的经典之作。”两位责编告诉记者。此次入选政府奖,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事实上,在此次政府奖名单中,除图书正式奖外,浙江大学出版社被评为先进出版单位(正式奖),并在优秀出版人物奖(正式奖)、图书提名奖、期刊提名奖、印刷复制提名奖、装帧设计提名奖等奖项中,均有斩获,是历次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收获最丰的一次,尤其是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正式奖两大重量级奖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好吧!2023-11-06 01:38好吧![云南省网友]220.101.226.214
    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唯正式入选书竟是用英文写真是让人眼前亮啊!
    顶6踩0
相关阅读
《语言的热带雨林》:茅奖得主张炜的文学现场课

《语言的热带雨林》:茅奖得主张炜的文学现场课

然而,网络时代的人们热衷于碎片化的阅读,各种文字如潮水般涌来,泥沙俱下

2016-07-02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曹文轩纯美小说自选集正版包邮/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蜻蜓眼等6册

本书是曹文轩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描写了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

2007-09-12

外国上校:中国有钱了 该对我们补偿!金一南少将几句话让他无言

外国上校:中国有钱了 该对我们补偿!金一南少将几句话让他无言

中国现在有钱了,不应该对哥伦比亚多给予一些补偿吗?这是一名哥伦比亚上校在国防大学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的发问

2023-11-12

「夜读」江西散文名家专辑|陶江:《湖面上的云笛》

「夜读」江西散文名家专辑|陶江:《湖面上的云笛》

人杰地灵的江西,随处都闪耀着人文的光芒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