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时间:2023-08-07 06:53:01

相关推荐

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是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语文必备知识、创新精神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考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表达应用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 理解: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的能力层级。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到更高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 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Ⅳ.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 5”五个模块,确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与考试范围见“表 1:高中语文科‘合格性考试’内容”。

表 1:高中语文科“合格性考试”内容

Ⅴ.考试形式

高中语文“合格性考试”考试形式为纸笔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

Ⅵ.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内容、题量及占分比例:

1. 基本知识与运用约11 题,约22%

2. 阅读与鉴赏约12 题,约38%

3. 表达与交流1 题,40%

题型的占分比例:

1.选择题 约 36%

2.非选择题 约 64%

Ⅶ.背诵篇目

背诵篇目为古诗文默写的考查范围。

1.逍遥游(北冥有鱼……之二虫又何知) 庄 周

2.劝学(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 况

3.师说 韩 愈

4.赤壁赋 苏 轼

5.氓 《诗经》

6.《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7.蜀道难 李 白

8.登高 杜 甫

9.琵琶行 白居易

10.锦瑟 李商隐

1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12.声声慢 李清照

1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14.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Ⅷ.题型示例

一、本大题 11 小题,共 3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苍桑 B.疏浪 C.泅水 D.脾益

【答案】C

【解析】A.沧桑;B.疏朗;D.裨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网页不支持加点,改为加粗,下同)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五号飞船仿若矫.(jiǎo)健的雄鹰,在太空中尽情地飞翔。

B.直到她说到呜咽.(yè),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

C.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D.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dònɡ)欲绝,惊恐不安。

【答案】D

【解析】恸(tònɡ)

3.下面语段中,填入“(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只能利用语言来交际。许多有经验( )有知识 的人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用简括凝练、便于记忆的语言固定下来。

A.破折号 B.分号 C.顿号 D.逗号

【答案】C

【解析】“有经验”和“有知识”属于并列词组,中间应用顿号表示停顿。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_____,广州将继续 推行跨行业跨地区的网络发展,为电子商务网站______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广 州市政府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地扶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积 极_____金融危机。 A.趋势 建造 应付 B.趋势 创造 应对 C.趋向 创造 应付 D.趋向 建造 应对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她妹妹不爱和人争执,常常随波逐流 ,是个很好相处的女孩。

B.我房间里有象棋、扑克、桌球、电脑和书报等,真是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C.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常常处心积虑,废寝忘食。

D.他的作品浑然天成 ,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答案】D

【解析】A 项望文生义,“随波逐流”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贬 义。B 项不符语境,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 内容丰富,无所不有。C 项,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贬义。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联通日前推出了不少与常规套餐相比更优惠的定制套餐。

B.通过老师耐心的教育和同学们的帮助,终于使他幡然醒悟了。

C.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D.近些年来,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B 项,介词“通过”造成全句没有主语,可将后半句改为“他终于 幡然醒悟了”;C 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逻辑错误,前半句应改为“好的学习 方法”;D 项搭配不当,“专利意识”应搭配“增强”。

7.对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 ②专家也是人嘛,难道就永远不会犯错误? ③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两位高官因多拿住房补贴丢了乌纱帽。

A.①排比 ②设问 ③比喻

B.①排比 ②反问 ③借代

C.①对比 ②反问 ③借代

D.①对比 ②设问 ③比喻

【答案】B

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想要人知道所说的是鹿,就精心地画一只鹿。

②人们习惯了这种图画之后,就把原来画的复杂图画简化成一定的图案符 号,人们见到这个符号,也就知道它所代表的是什么了。

③这些图画是非常生动逼真的,人们一看便知道画的是什么。

④上古人常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画在所居住洞穴的石壁上。

⑤有时还同时画几件东西来表示一件事情。

A.①③⑤②④ B.①⑤②④③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①⑤②

【答案】D

9.下面文字中画线(改为加粗)的句子,表达都不得体的一组是

敬爱的王老师,①欣闻您刚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您的学生,②我 觉得脸上有光。您教给我的知识和道理,③我结草衔环,亦难忘怀。④您惠赠的 墨宝“天道酬勤”四字,⑤令我的书房蓬荜生辉。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争取在 工作上创造佳绩。最后,⑥愿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祝您桃李满天下!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解析】②“脸上有光”一般是替儿女、后辈、下级感到光彩,用在此处不 合身份。③“结草衔环”指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往往指极大的恩情,此处只说 难忘所教的知识道理,用“铭感不忘”之类更合适。⑥希望老师继续进步,且又 在对方获得极高荣誉的情况下,既不合身份,也不合情理。另外,注意⑤“蓬荜 生辉”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 等物的客套话,用在这里是恰当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1 题。

一家公园的管理者准备在入口处贴一则告示,大意是游客带狗在公园里游 玩,必须牵着狗,不能把狗放开,否则,就不能带狗进入该公园。

10.下列告示,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除非牵着,否则,不得把狗带进公园。

B.所有的狗均须在公园里牵着。

C.如不牵着,狗不得进入公园。

D.公园里所有的狗均须牵着。

【答案】D

11.在上题的告示中,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把序号填入答题卡上,分析其不恰当 的原因。8 ( )不恰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容易产生“进公园后,可以不牵着”的歧义。 B:容易产生“天底下的狗都要牵到本公园来”的歧义。 C:容易产生“进门时牵着,进来后可以放任”的歧义。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 12~15 题。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 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 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 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 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 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 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 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 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 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 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 下道/芷阳间行

B.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 下道/芷阳间行

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 下/道芷阳间行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 下/道芷阳间行

【答案】C

13.下列四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卮酒安.足辞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刑人如恐不胜..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今者出,未辞.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答案】D

【解析】A 项,第一个“安”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可译为“哪里用得着”, 第二个“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B 项,第一个“不胜”译为“不尽”, 第二个“不胜”译为“不能承受”;C 项,第一个“非常”译为“意外的变故”, 第二个“非常”译为“不同寻常的”;D 项,两个“辞”都可译为“告别”。

14.下列对文言文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樊哙关于守关原因的说辞与刘邦保持一致,说明他粗中有细;吴起前来论 功,后又自知不如,表明他明白事理。

B.项王心中有愧,面对樊哙质问无法回应;田文从容淡定,先故意忍让,直 到吴起怒气平息才开始反击。

C.樊哙用“何辞为”来反问刘邦,也反映了刘邦态度谦和;吴起的连续发难 也可以看出田文度量之大。

D.樊哙敢于在众人面前直指项王的过错,表现了武将之勇;而田文能以柔克 刚,一语中的,则有国相之智。

【答案】A

【解析】和文本内容不相符,“说明他粗中有细”没有文本依据。

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2)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答案】(1)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死战,使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10 我比,谁更厉害? (2)吴起说:“宰相的位置应该归属于您!”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 高的原因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6~17 题。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①此词写于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

16.简要分析“夜来风叶已鸣廊”中“鸣”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1)“鸣”为鸣叫,它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风吹叶子发出的声音;

(2)营造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凄凉意境。

17.结合全词,谈谈你对“秋凉”的理解。

【答案】(1)“秋凉”不仅指秋天的季节凉,更指内心感受的悲凉,世事的 悲凉;

(2)上片写风吹木叶,表现秋天的凉意,感叹世事如梦,衰老已至,神色 凄然;

(3)下片写诗人门庭冷落,忠而被贬,中秋佳节无人相伴,突出境况凄惨, 内心悲凉。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 行》) (2)生乎吾后,________,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________!(韩愈《师说》) (3)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 沙》)

【答案】(1)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三、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关于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否会思考,是否有感情,人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海豚和鹿也是有感情的动物。那鱼类、昆虫或植物是否有感情 呢?这一问题又引起了另一个科学思考,即如何推断动物或植物具有情感体验。 英国斯特林大学科学家索尼亚·雷伊-普兰尼拉斯等人就此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发现鱼类也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 为了证明或反对人类以外的动物拥有情感和意识,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不同 标准去判断。比如,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 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因而认为鱼类 不会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恶劣环境 的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不带有任何情感因素。但是也有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 他们认为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 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 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 能力的海马体。索尼亚团队研究发现,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 现类似的行为反应,这些行为表明鱼类拥有类似的功能。 此外,还有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具备明显的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 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例如,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 复杂的导航行为;还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 战争的主动权,争取打赢对手;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 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此外,索尼亚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 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行为已经远远不是简单的条件反 射,而是心理状态的转变。 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 11神性发热”。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 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不过在这里的触发因素是压力情绪,即对于压力的反应使 得身体变得越来越热。科学家们直到最近才发现,在脊椎动物中只有哺乳动物、 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会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因此它们也拥有意识能力。在此 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蟾蜍和金鱼没有显现出这种发热现象。① 而索尼亚研究团 队将斑马鱼放在压力环境中进行实验(将其困在实验鱼缸中央一个非常小的渔网 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鱼类是外温动物,即冷血动物,它们需要移动到 一个与其身体内部生理状态相匹配的水温环境中去。因此,在经历压力状态后, 它们应该会移动到较温暖的水域去。实验结果表明,在被困于渔网中 15 分钟后, 这些被释放在实验鱼缸中自由游动的斑马鱼会游到其他不同的区域,而这些区域 的水都被加热到不同温度。与其他未被困的斑马鱼相比,被释放的斑马鱼在温度 较高的水域待的时间要长得多,表明它们的体温已升高了 2 到 4 摄氏度,即出现 了“精神性发热”现象。 当然,这只是一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一定能够证 明所有的鱼类都具有意识。但这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 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作为争论的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一种可 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 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了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自文水钰《研究发现鱼类也拥有意识感情》,有删改)

[注] ①蟾蜍:脊椎动物中的两栖动物。金鱼:脊椎动物中的硬骨鱼。

19.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鱼类很有可能拥有意识情感”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鱼类能对水中恶劣的环境作出反应,有简单的行为技能。

B.鱼类的大脑和哺乳动物的大脑在杏仁核和海马体的进化起源上是相同的。

C.有些鱼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有些鱼类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

D.有些鱼类在压力环境下出现了“应激性体温过高”现象。

【答案】A

【解析】A 项来自于第二段中“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的观点,因 此不能支持题干的观点。其他三项则都支持题干的观点。

20.关于索尼亚研究团队的斑马鱼实验,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斑马鱼实验测试鱼类在压力环境下是否因为情绪的变化而产生体温的变 化。

B.实验通过把斑马鱼困在鱼缸中央极小的渔网中来触发斑马鱼的压力情绪。

C.受困斑马鱼被释放后较长时间待在温度较高的水域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体 温。

D.斑马鱼实验结果让科学家认识到了鱼类也存在“精神性发热”现象。

【答案】C

【解析】索尼亚研究团队的斑马鱼实验中,受困的斑马鱼被释放后较长时间 地待在温度较高的水域中,原因是“鱼类是外温动物,即冷血动物,它们需要移 动到一个与其身体内部生理状态相匹配的水温环境中去”(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 体温),以此证明它们在压力下也出现了体温上升(即“精神性发热”现象。)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认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 的大脑皮质,因此鱼类没有情感和意识。

B.判断鱼类拥有情感和意识的标准很多,学习能力是其中之一,许多鱼类通 过学习能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

C.在大脑杏仁核和海马体受损的情况下,鱼类和哺乳动物都会出现类似的行 为反应,这表明鱼类与哺乳动物拥有类似的大脑功能。

D.科学家们之前对脊椎动物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作出的结论,得到了索 尼亚研究团队实验的证实。

【答案】D

【解析】索尼亚研究团队实验证实了某些鱼类存在“精神性发热”现象,而 科学家们之前对脊椎动物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作出的结论是“在脊椎动物中 只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会出现‘精神性发热’现象”,而“蟾蜍和金 鱼没有显现出这种发热现象”,所以 D 项的说法是不符合文意的。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

宗月大师

老舍

①在我小的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 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 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 费,实在让她为难。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 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 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 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 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 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 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④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 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 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 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 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 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 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 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⑥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 花园。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 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 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在我 14的心里,我很明白:放粮放钱不过只是延长贫民的受苦难的日期,而不足以阻拦 住死亡。但是,看刘大叔那么热心,那么真诚,我就顾不得和他辩论,而只好也 出点力了。即使我和他辩论,我也不会得胜,人情是往往能战胜理智的。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 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由他的性格来说,他似乎势必走入避世学禅的一途。 大家总以为他不过能念念经,布施布施僧道而已,而绝对不会受戒出家,他居然 出了家。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 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对佛 学,他有多么深的认识,我不敢说。我却真知道他是个好和尚..,他知道一点便去 做一点,能做一点便做一点。他的学问也许不高,但是他所知道的都能见诸实行。

⑧出家以后,他不久就做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多久就被驱除出来。 他是要做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 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 何产业的庙里做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 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 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⑨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 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⑩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 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 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 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 我去入私塾那样!

他是宗月大师。

(选自《老舍散文集》,有删改)

2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我”贫穷上不起学的窘况,侧面衬托刘大叔慷慨助学的善良。

B.“他是阔大爷”,这句话里的“阔大爷”隐含对刘大叔“不知算计”的讽刺。

C.文章写出了“我”对刘大叔从最初的望而生畏,到后来的由衷敬佩的变化。

D.不管财产怎样被别人骗走,“他依然笑声那么洪亮”,这写出刘大叔的乐观。

【答案】B

【解析】“阔大爷”这句话是对刘大叔豪爽大方、乐于助人品德的称赞。 23.文中先后使用“阔人”“和尚”“方丈”“宗月大师”等称谓,这样写有何好 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称谓变化反映“我”对刘大叔的认识、评价逐渐深入的过程, 使文章结构更清晰。(2)称谓变化也反映刘大叔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使人物形 象更丰满。

24.文中说“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刘大叔给了“我”哪些“精 神上的好处”?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刘大叔给了我以下“精神上的好处”:(1)他的热心和真诚引领“我” 向善,使“我”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2)他热心慈善事业,我跟随他救济穷 人,懂得了帮助别人的乐趣和意义;(3)他用行动告诉我无论穷还是富,无论顺 境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60 分。

示例一: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毕业后是报考本地大学还是外地大学,几位同学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 法。

小王说:“既然毕业后还要回来,就不如直接报考本地的大学。”

小李说:“即便是最终要回来,我也想到外地读大学,打开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喜欢。”

小赵说:“为什么一定要回来?只要学好本领,在哪里都会‘天生我才必有 用’。”

对上面这场对话,你有什么思考或感想?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表 达自己的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700 字。

示例二: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 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 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阿梨2023-12-19 05:27阿梨[广西网友]103.39.180.140
    希望考试内容能够贴近日常学习,让我们有更好的备考体验。
    顶0踩0
  2. 流光,物是人非2023-10-13 06:10流光,物是人非[国外网友]103.38.221.89
    这次语文科合格性考试说明真的太简洁明了,一目了然,考生们不会再感到迷茫了!
    顶0踩0
相关阅读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张衡传》押题训练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张衡传》押题训练

可见,21年7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言文篇目大概率不会与15至20年的篇目重复

2022-12-21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字音字形专练

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字音字形专练

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撇开piē僻静pì情不自禁jìn B 簇新cù本分fèn声名狼藉jíC 倔强jiàng鬈曲juǎn拐弯抹角m

2013-06-15

资源分享 2020年全国中考英语听力汇总 MP3下载

资源分享 2020年全国中考英语听力汇总 MP3下载

2020年全国中考英语听力mp3下载,21世纪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了全国各地2020的中考英语听力汇总,包括2020全国每个省份包括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市区

2009-05-23

很多人认为英语四六级考试难 认真备考积极总结 顺利通过考试

很多人认为英语四六级考试难 认真备考积极总结 顺利通过考试

如果你没有摆好自己的心态,又或者意识存在偏差,将来可能会影响很多事情,因为在学生们出入社会之后,就没有资格再次参加这样的考试,所以同学们一定要

20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