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妈妈 我能吃零食吗?”李玫瑾一句话 我决定支持孩子去吃零食

时间:2023-08-02 05:54:01

相关推荐

“妈妈 我能吃零食吗?”李玫瑾一句话 我决定支持孩子去吃零食

眼瞅着猪年就快要过完了,大家伙们都开始背起了行囊走上了回乡的路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年=回家团圆,但是对于浙江温州人来说,过年=回家=吹牛聊八卦=相互嫌弃对方的消息不灵通。

比如我一姑姑就在席间突然神神秘秘的跟我说:“你这么多年没回乡了,肯定不知道吧,前几年咱们这边永嘉县有一个女的,打了一个老太太,结果竟然用零食去哄骗孩子做伪证,没想到这些这些孩子还真的照做了,你说这些孩子是不是傻,都十来岁了还这么笨。你如今有了孩子,可千万要把她教育好了,别让她随随便便就给别人骗了。”

对于姑姑的话我从来都是将信将疑,而让我更怀疑的是真的会有孩子为了零食出卖自己的良知吗,更何况已经十来岁了?

我怀着自己的疑心偷偷的上网查了下,没想到这次她说的竟然是大实话,当年这件事情还上了新华网。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主角是永嘉县一名陈姓女子,听闻自己孩子被打了,慌忙去助阵,跟另一孩子奶奶起了争执,结果力度没控制好,将老太太打的轻伤二级。

事后为了逃避责任,让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抄写了一张“证言”纸条,上面写道:曾在教室听到老李的孙女晓琳说,奶奶的手臂上的伤是她自己从家里楼梯上摔伤的。

还用芒果、牛奶等零食“收买”女儿的三位同学在纸条上签名并按捺手印。

事后当然没得逞,还罪加一等,在原本故意伤害罪有期徒刑的十个月基础上,又加了妨碍害作证罪六个月。

零食到底有什么魔力

让这些孩子为之疯狂

除了那些为零食做伪证的孩子们,在一则综艺节目里,董洁的儿子因为零食被妈妈偷吃了,尽管已经拼命压抑自己的委屈,最终还是忍不住奔溃大哭:那可是我最爱吃的,可是你全给我吃了!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董洁连忙道歉:“我不知道这样东西在你心目中那么重要。对不起,我不知道没有它你会那么伤心。”

这就是孩子对于零食的态度,有时候他们的时间很大,什么都不在乎,但有时候他们的世界又很小,小到一包零食就能掌控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2018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品鉴”活动中,有高级数据师分析得出这样结论:线上食品行业持续增长,零食是线上食品品类销售占比分布中最大的,是线上食品的第一大支柱品类,且连续5年间保持持续增长。

可见人们对于零食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只是很多时候,零食对于我们父母来说,就是意味着香精、糖精、添加剂、防腐剂、脏、不健康,我们总是习惯性对零食如临大敌,怕这些东西影响孩子的发育。

但其实更多时候,零食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作为生理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零食,是体现父母爱孩子,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对零食的喜爱,是每一个孩子再正常不过的欲望,而当这种正常的欲望和需求被压制时,并不会抵消孩子对零食的热爱,反而会影响将来成人后一些奇怪的行为。

喜欢零食,是孩子好奇心作怪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哭闹时,很多大人发现用花花绿绿的零食来哄孩子效率出奇的高,这也得益于好奇心的本能。

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零食包装越来越新奇有趣,商家们也是充分抓住了孩子好奇心的本能在零食上各种使劲。

比如让家长们闻风丧胆的某蛋,在家长眼里就是个骗钱的玩意,一个十来块,就一点点巧克力外加一个小破玩具,看起来简直一文不值,但对于孩子来说,对某蛋却永不满足。

为什么?因为某蛋满足了孩子对甜的生理需求,又满足了孩子对于未知玩具的新奇和神秘感,它虽然小,但对孩子来说却随时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这种对于感官刺激和给内心带来的满足感才是某蛋本身最大的价值。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本能,想要对没见过的新奇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吃零食不仅是满足口欲,更是一种一本正经的三餐饭菜外的生活乐趣,吃的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喜欢吃零食,是自我意识萌发的结果孩子爱吃零食的表现多数在2-3岁左右萌发,这期间的他们能走能爬能钻,看到的多了,自然都想尝试一下。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著名的“可怕的两岁”说的就是这群把老母亲们折腾的够呛的孩子们。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零食方面,他们都要自己有掌控权,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候吃,怎么吃都想要自己决定。

家长们总担心零食会坑害孩子的健康,于是实施拦截方案,然而处处阻挠的结果就是你越不让孩子吃,孩子越是要去吃。

这样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禁果效应”,通俗点来说就是越禁止的东西反而越能勾起人们想要得手的欲望,越希望掩盖的事情反而越勾起人们的探索欲。

对于禁零食方面同样如此,更多时候孩子并不是嘴馋,而是想要一窥被家长掩盖的后面的真相。

零食不被满足的孩子

他们都怎样了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听说过,可谓是“延迟满足”的经典,被奉为“只有懂得忍耐,控制自我的人,才更能成功”的典范。

然而在2018年,这个实验却遭遇了翻车。

纽约大学泰勒·瓦特和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在心理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延迟满足的能力,而是取决于孩子背后的家庭。”

他们通过最新的实验数据发现,能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大部分出生更优越,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相较来说也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想吃什么大多能吃到,马上吃还是等下吃区别都不大,自然可以忍耐一会等待更大的收获。

而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则多数来自普通甚至贫困家庭,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没什么机会见到甚至得到过新奇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未来的承诺不如眼前一颗糖,吃到嘴里放在肚子里的才是真正自己的,自然对于诱人的棉花糖抵抗力要弱的多。

在孩子的世界里,童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尝遍花花绿绿的零食,记得在李玫瑾教授的有一个育儿课程里,她讲了这样一件趣事。

她说自己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个小卖部,里面放满自己最喜欢吃的零食,从早吃到晚,自己吃够了,还要邀请小伙伴来吃。

后来才知道,这个也是全班同学的梦想,除了小胖,因为他家就是开小卖部的。

所以,小时候连零食都不被满足的孩子,多数长大了就只能另辟蹊径去争取,如那些为了零食甘心做伪证的孩子,被零食收买人心为他人做作业的孩子,甚至为了零食结果被人贩子骗走的孩子。

零食不可怕

无知的是家长的做法

面对孩子的零食需求,家长总有一万个担心,给吃怕不干净,怕影响食欲,怕危害孩子身体健康,不给吃,又怕孩子做出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其实零食并不是洪水猛兽,吃一颗糖并不会马上烂一颗牙,吃一口辣条并不会马上拉肚子,吃一个薯片并不会马上影响食欲。

一、堵不如疏

著名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在《自控力》中提过一个“讽刺性反弹”的概念,既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还要多。

也就是说当你用各种借口阻止孩子去吃零食时,到了最后当孩子有条件去得到零食时,他吃的反而比正常情况下更多,这个概念在减肥人士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因此,一味的堵不如适量的疏,让孩子适量的接触甚至主动带孩子去接触零食,反而会打消孩子对零食的好奇心和欲望。

当面对他人的零食诱惑时,孩子表现的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这个零食我都吃过,不稀罕;这个零食我没吃过,但我跟妈妈说她也会给我买的,才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二、80/20法则

80/20法则原本是帕累托提出的经济学法则,原本指的是要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的问题上,即用20%的量去获得80%的成效。

然而现在,人们发现80/20法则用在饮食上也是极好的,对于孩子来说,长身体最好的食物都在一日三餐,那么在保证一日三餐80%饮食丰富的情况下,可以给予20%营养不那么丰富的零食,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又可以让孩子满足口腹之欲,内心也更满足。

著名主持人李艾曾在节目上说过:

“小时候家里穷,但妈妈还每周豪气地给我买一包杏肉脯解馋。后来40年过去了,每次回想起来,那些和妈妈一起抢零嘴的时光,都构成了我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那些长大后获得幸福的人,多数不是那些身体魁梧的人,而是那些在童年被充分治愈,内心足够满足的人。

三、零食指南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中,为了让家长更好的平衡孩子健康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制作了这样一个零食扇形图。

从肉蛋、谷物、豆制品、果蔬、奶制品、坚果、薯类、饮料、冷饮9个板块,分别标注了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以及限量食用的零食。

有细心的家长又要问了,孩子要吃辣条、路边摊、三无产品怎么办?

虽然最好的办法是不吃,但是若架不住孩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哀求,

首先,我们可以引导:这个东西连说明书都没有,万一吃坏了肚子你要跟医生怎么解释?我也不知道吃什么了?因为这个东西连说明书都没有?其次对于小孩,我们可以转移注意力,比如新奇玩具,其他健康零食,躲猫猫游戏等。对于大一点的不太好“骗”的孩子,我们只能学会自我安慰,毕竟这么大了,抵抗力总该有点,总不至于一吃就倒吧。最后,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为了体现我们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它!孩子得到许可后自然内心欣喜:父母是懂我的。这时候若我们顺势提点要求,他们也多数是会答应的,比如“很好吃吧,那就吃一点点吧,我们再去吃点别的好吃的。”

结语:

记得李玫瑾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成年人的幸福来源往往就是一顿啤酒炸鸡或者夜间大排档,如果不行,就两顿,足以抚平生活中的痛苦。

对于孩子而言,不同样如此吗,既然这样,我们又有何理由去阻止孩子对于零食的向往。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育有3岁女娃一枚,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教育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ชีวิตไม่2023-11-02 03:59ชีวิตไม่[新疆网友]203.195.88.165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关注,但也要给他们适当的自主权,支持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
    顶22踩0
相关阅读
因一句“少吃零食多吃饭”就跳江 只因家长一直没做到这一点!

因一句“少吃零食多吃饭”就跳江 只因家长一直没做到这一点!

这句本是关爱孩子仅带有责备口吻的话,已经上了初二的孩子,竟然就接受不了,冲出家门从二十几米高的桥上跳入青衣江中,被人救起后,经120抢救还是遗憾的

2024-01-19

仓鼠正在吃零食 主人的一句话它蒙圈了 网友:戳到“脑子”了!

仓鼠正在吃零食 主人的一句话它蒙圈了 网友:戳到“脑子”了!

这天主人给仓鼠拿看一根零食,仓鼠显然很高兴并且开始兴奋的吃了起来,仓鼠正在吃零食,主人的一句话它蒙圈了,就在仓鼠吃的正兴奋的时候主人对着仓鼠说

2023-09-07

哪些零食值得吃?哪些零食不能买?几句话就说明白!

哪些零食值得吃?哪些零食不能买?几句话就说明白!

平时,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室备点零食,以备不时之需,那么,什么样的零食才是健康的呢?优选零食这一类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天食用,具体包括

2023-10-21

张艺凡未经允许溜进别人公司 吃前台零食 被员工一句话羞到捂脸

张艺凡未经允许溜进别人公司 吃前台零食 被员工一句话羞到捂脸

无论是在选秀,时代峰峻还是在综艺上,总能快速和周围人关系打成一片,形成良好的关系

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