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时间:2023-07-31 03:20:01

相关推荐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今天继续分享我对弟子规的理解,因为与其他所有人解读角度均不同,所以如有异议,请留言。

弟子规原文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见到别人的善行善举,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如何也能达到,即便是相差甚远,也要慢慢的达到。

见到别人的恶行恶举,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反省自己有没有,如果有则马上改掉,如果没有,当作给自己的警示,警示自己不要犯那种恶行。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但是理解起来最大的障碍是对于“善和恶”的解释,需要强调的是古文中的“善和恶”与现在的“善和恶”是不同的。

先说现在,现在“善和恶”与“好和坏”相关的词语是对应的,比如善事就是做好的事情,比如无偿帮助别人,做慈善捐款,做好事不留名等;而恶事就是坏的事情,比如恃强凌弱欺负人,违法犯罪不悔改等等。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理解“善和恶”是给人和事情定性用的。这种理解是二维的,现在很多人一直在争论“性本善”和“性本恶”到底哪个对,其实就是二维思维导致的。

在古文中“善和恶”的含义要丰富的多,而且多是需要意会的,用现在的文字表述,会把古文本来丰富的含义变得不再丰富。

比如《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在解释是说,即便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人在某方面比我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优点和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缺点或不好的方面,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是我们现在一般的理解,把“善”理解为好的方面或优点。但这样理解却有非常严重问题,什么是好的方面?什么是优点呢?作为圣人的孔子难道是以自身主观意识去判断善与不善的吗?显然值得怀疑。

如果把这里的“善”理解为优点和好的方面,那么后半句为什么用“不善”这个词,而不用“短”或“劣”呢?

所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善”不是指好的方面或优点,而是另有所指或者说这里的“善”含义比“好和优”更广泛。

进一步分析,“三人行”是指三人在一起行走,那么孔子是怎么知道三人中有人比自己强的呢?总不至于是为了谦虚而做的猜测或假设吧。如果前提是假设的,那么整个一句话只是逻辑地思考,而没有实质的意义。

所以“三人行”不仅是指三人同行而走,而是带有“同行三人在做同一件事”的含义,所以这句话中的“善”是相对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讲的,所以这里“善”有“擅长”的意思。

比如招聘司机的段子,有三个司机去应聘,考官问他们的驾驶技术能让车在距离悬崖多近的地方停下来,第一个人说他可以在距离悬崖10厘米的地方稳稳的停下来;第二个人说他的驾驶技术更高超,他停下的位置可以让半个轮胎悬空;第三位应聘者说他不会让车靠近悬崖。

对于我来讲,这三个司机在驾驶技术方面都有我可学习的地方,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但是我要做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要选择三人当中最注重安全的司机学习他的安全意思,而另外两个只炫耀驾驶技术而不注重安全的司机,我则不能学他们。

上面一段描述就是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解读。“善”是善于、擅长的含义,但这层含义还不能完全解释“善”,因为善于、擅长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比如有人擅长撬门开锁,这个人经常入室盗窃,那不是善。在说文解字中“善”的解释是:<善;吉也>。

“吉”的意思是顺应了自然的规律,对应“凶”。如何理解?打个比方,我手里抓着一条草鱼,如果我把草鱼放进了河流,鱼需要水能活,这是“吉”,我的行为就是善;如果我把草鱼扔进了大海里,鱼在海水中不能存活,这是“凶”,我的行为就是恶,而“恶”的含义是过失。

所以弟子规的“见人善和见人恶”不是说看见了别人做好事和坏事,而是说看到别人做的事情是善事还是恶事,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好人好事可能是善事可能是恶事。

比如方清平在一段相声中说:老师号召同学在星期天做好人好事,结果到礼拜六、礼拜天马路上的老太太都不够用,老太太只要站在马路边就会被小学生扶到马路对过。有一个老太太早晨出门遛弯,往马路边一站就有小学生把她扶到马路对过,结果一天没回去家。那么小学生到底办了善事还是恶事呢?

所以在“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句话中,要把“善”理解成为善的能力和品质,把“恶”理解称为恶的行径和品质。这样整句话才合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香夭2024-04-07 08:05香夭[云南省网友]203.34.54.254
    >
    顶10踩0
  2. 荷山2024-03-10 10:13荷山[吉林省网友]210.5.129.16
    /p
    顶11踩0
  3. 隔世的梦2024-02-11 12:21隔世的梦[陕西省网友]167.220.247.253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言为心声,行为真相。<
    顶5踩0
  4. 殇之罂粟2024-01-14 14:30殇之罂粟[海南省网友]125.254.208.168
    p
    顶7踩0
  5. 有只猪在跳舞2023-12-17 16:38有只猪在跳舞[江苏省网友]203.32.69.177
    @书写传奇><
    顶0踩0
  6. 书写传奇2023-11-19 18:46书写传奇[浙江省网友]203.22.76.170
    /p
    顶1踩0
  7. 忘了去记得2023-10-22 20:55忘了去记得[福建省网友]103.233.137.225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
    顶0踩0
  8. 侯宝猪2023-09-24 23:03侯宝猪[贵州省网友]163.47.6.129
    p
    顶0踩0
  9. 琥珀色仲夏2023-08-28 01:11琥珀色仲夏[海南省网友]203.4.227.163
    <
    顶0踩0
相关阅读
《弟子规》中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这句话怎么理解?

《弟子规》中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这句话怎么理解?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

2023-10-11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别人问你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只是回答我或者是我啊,这样的回答是难以辨别清楚的

2023-10-05

《弟子规》的经句 处处在练我们的恭敬心。康会长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的经句 处处在练我们的恭敬心。康会长细讲《弟子规》

我们无论在走路或坐车去访客,还有吃饭等等,显示出对长者的敬,在这里主要是说话,尊长前,声要低

2023-12-05

《弟子规》里这句谈书法的话让我明白 写丑书的人是有罪的!

《弟子规》里这句谈书法的话让我明白 写丑书的人是有罪的!

弟子规是儿童启蒙读物,也是儿童言行规范条文,里面有一句话提到了写字,仅此一句,但对于学习书法的人却是一针镇定剂,至关紧要。然而许多学习书法的朋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