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新闻里的“写人”不太适合当范文

时间:2023-07-30 05:28:01

相关推荐

新闻里的“写人”不太适合当范文

原创 灰鸽叔叔 灰鸽叔叔 收录于话题#神奇写作课33个

1

昨天有家长私信问:灰鸽,我们都知道读新闻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是有帮助的,那里头一些写法,比如写人,对孩子的文笔提升有没有帮助?要不要多读些人物访谈、人物特写?

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痛苦。用一句俗套的话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然后大家说,“但说无妨”。

那我就直说了:不太值得。

2

新闻宣传和文学写作,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门类。有些人搞混了,把新闻文学化,出来的东西就成了煽动情绪的地摊文学;有些人把文学新闻化,那就是造谣传谣……可能它们都需要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但门槛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就像网球和羽毛球,都是一张网,都是打过来打过去,但就是泾渭分明的两项运动。作为既读过中文系又读过新闻系的人,我觉得这两个学科并没有太多交集。

我讲中小学作文的时候,并没有提到新闻传播领域的知识,因为它的关联性和必要性并不大——我们希望孩子“看新闻”,依然是为了素材的积累,知道“身边事”,有需要的时候能“言之有物”,而不是把它作为范本。

就拿这位家长说的“写人”为例,确实媒体上也有相当不错的人物专访、人物特写,有些细节描写也相当到位,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也能抄点好词好句,但有一点,可能大家都发现了: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大多都是“纸片人”,而且是已经贴在墙上的——“只有一面”。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报道只会展示人物的单一标签:好人就特别好,完美到没有瑕疵的好;坏人就特别坏,无可救药的坏。

你甚至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同一个人,在任上的时候,可能各种心系百姓,大家都很感动,表示要学习他的讲话,研讨他的精神;第二天他被查了,马上就各种居心叵测,大家都很唾弃,表示要和他划清界限。

从现实生活来讲,没有人那么完美,也没有人那么不堪,但在新闻报道中,它常常就是“一元”的,人物塑造特别像儿童动画片——这是它的写作目的决定的,用宣传角度看是合理的甚至是精彩的,但脱离这个领域就是幼稚的。

比如你要写“我的老师”,按照新闻逻辑写,可能会写成先进事迹报告会,那些关于缺点、毛病的内容,很可能被看做“和主题不符”;但按照文学逻辑写,你完全可以描绘一个“复杂多元的集合体”。

前段时间有一个“翻车”的“最美护士”事件,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事人是非常复杂的“集合体”,但新闻只切了一面,而且把这面拼命扩大,以至于其它面和它产生了对立冲突——这个案例是“新闻写人”缺陷的缩影。

当然,我也承认,确实也会有立体的新闻人物特写,但它的数量极少,每天翻报纸,看电视,遇到它们的概率非常低。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提升自己描写人物的水平,拿那它们做参考会相当不划算。

3

如果不是当小记者,只是写作文,要模仿要借鉴的主体,依然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新闻作品。

就像MUJI里面也有卖零食一样,有时候我也觉得挺好吃,但真要只买零食,我还是会去超市的零食柜台。

我们在讲“写人”的时候,都会建议不要把人“脸谱化”,避免“千篇一律”——但这件事在新闻宣传领域很难克服,也不太有克服的意愿和动力,所以,从概率上来说,它并不是作文“写人”的好标杆。

哪怕是读读作文选,也行啊。

原标题:《新闻里的“写人”不太适合当范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To smile2023-10-31 15:38To smile[西藏网友]103.37.104.118
    同意!有些所谓的“写人”更像是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生活中的人物相去甚远。
    顶37踩0
相关阅读
读英国疫情新闻学被动句

读英国疫情新闻学被动句

说句题外话,不看国外的新闻,真的不知道祖国在某些方面的努力啊

2023-10-03

升格高考作文从写好深刻段开始——以《新闻周刊》速记时评为例子

升格高考作文从写好深刻段开始——以《新闻周刊》速记时评为例子

请每一位摘录转发的朋友,备注转载自百家号语文芬享

2015-08-22

新闻特写:开心游方特 乐在成语中!

新闻特写:开心游方特 乐在成语中!

在众人的见证下,开启了恢宏的开园大幕

2024-01-13

原杭州新闻主播白影加盟央视财经频道 她曾用一句话打动董卿评委

原杭州新闻主播白影加盟央视财经频道 她曾用一句话打动董卿评委

白影是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的铜奖获得者,此次出镜正点财经是她正式加盟央视以后主持日常节目的首秀,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