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道德经》这六句话 帮你理解世界顶级的老子辩证法

时间:2023-07-23 05:16:01

相关推荐

《道德经》这六句话 帮你理解世界顶级的老子辩证法

辩证法是老子思想的精华。老子思想所以在2500年来一直被我国和世界很多人称道,就是由于老子能全面地看到事物的正反两面,看到了正反两面即对立又互相转化的关系。而很多人看问题比较片面,往往只能看到事物正的一面或者反的一面,所以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而老子的辩证思想对事物认识之深刻,是世界哲学家中少见的。

要想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要认清事物的正反两面,和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规律。事物都有对立的正反两面如荣辱,盛衰,福祸,美丑,刚柔,巧拙,进退,胜败,动静,高下,前后等等。我国古人把一方面称为阴,另一方面称为阳,把事物分为阴阳两方面。老子揭示了阴阳两面既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规律。

老子《道德经》讲“物壮则老”,事物发展壮大到最兴盛的时候就会开始衰落。一年中的春季植物开始生长,到夏季发展到最繁盛的状态。这时候植物又开始衰落,到深秋的时候,花和果子纷纷掉落,叶子变得枯黄,冬天万物凋敝,植物处于衰落的状态。到第二年春天,植物又开始逐渐地生长,到夏天又重新繁盛起来。植物的生长总是不断地在盛和衰之间转化。植物的盛和衰即对立,又联系,又互相转化。

老子《道德经》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说,福是依存在祸里面,祸藏伏在福里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规律。

古代有个塞翁丢失了一匹马,这时一个邻居向塞翁说,”可惜呀,你家遇到了很大的损失!塞翁却说,难道丢失一匹马就不会是个福事吗?果然,不多日之后那匹丢失的马又回家了,而且带回来一群野马。那个邻居又来找到塞翁说:恭喜你!马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群野马。塞翁却说,我得到了这么些野马,难道就不是一个祸事吗?果然不长时间,塞翁的儿子因为骑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掉下来摔断了腿。那个邻居又来向塞翁说,你们家果然就遇到了一个祸事。塞翁却说,难道儿子摔断了腿就不能成为一个福事吗?果然不长时间后,国家在百姓中征集所有的年轻男子去前线当兵打仗,很多人都死在战场。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没有被征去当兵,所以免于一死。

这个故事的开始时,塞翁丢失了一匹马,后来马回来时带回来一群野马,这时祸事就转化成了福事。但带回来的野马又使塞翁的儿子摔断了腿,福事又转化成了祸事。塞翁儿子摔断腿就没有去当兵,免去了一死,这时祸事又转成了福事。

这个故事很典型地揭示了,福祸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生活中的福祸互相依存、转化都是这样的规律。

老子《道德经》讲”大辩若呐“,就是善辩者平时看着是结结巴巴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平时就是一个结巴,但辩论时谁也辩不过他。

人有一低,时间长了必有一高,这是一个物极必反的过程。韩非子平时结吧,被人们嘲笑,时间长了使他心中激起和积累了很多能量,使他在辩论时无往不胜,成了善辩者。

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文化大革命时中国社会混乱,处于发展的低潮。但这个低潮过后,中国就走上了复兴之路,现在越来越接近于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进入了发展的高潮。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低潮,走上高速发展的高潮,也是物极必反的过程。低的时间长了,必然会高起来。

老子《道德经》讲:”曲则全“。如果不想委屈自己,而是与对方硬拼,往往会受到损失而难以保全自己。如果能先委屈自己,事后就可以得到保全。

受委屈时,自己处于低潮。但过去之后自己获得了保全,就进入了高潮。这也是低潮和高潮之间的转化。

老子《道德经》讲”敝则新”。衣服穿得破旧了,就会换一个新的。新的以后还会变得破旧,就又更换一个新的。从此可以看出,新旧就是这样不断地互相转化的。人体的细胞也是这样,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衰败而死亡。这时新细胞就长出来,代替旧的细胞。这个新的细胞也会衰败死亡,之后又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代替。

事物衰败之后,就会产生新事物,这就是“敝则新”。

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很腐朽,极度衰败以后就产生出具有很多进步思想的中华民国,这也是“敝则新”。

老子《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说得很好听的话,往往是假的,不可信。说的普通、实在的,才是可信的。

话适当地往好里说还可以,如果说得越来越好听,达到花言巧语的程度,就是假话了,真话发展成假话的过程,是物极必反的过程。

道理讲得越简练,越有智慧。老子《道德经》用很简短的语言,就表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老子成为世界顶级哲学家。

本文是我个人的理解,你是怎么看的?请留下你的评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Mr.Mystery2023-10-27 20:06Mr.Mystery[宁夏网友]202.81.2.177
    《道德经》这六句话充满智慧,引人深思。老子的辩证法在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启发我们审视自身和世界的关系。
    顶0踩0
相关阅读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注释(序释)

老子帛书版《道德经》原文及注释(序释)

老子,姓李,名耳,亦称老聃,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道祖。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难以详考。从老子的家世来看,他的

2013-02-14

《道德经》中的10句经典哲理 道尽无穷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10句经典哲理 道尽无穷人生智慧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2023-11-09

读懂《道德经》里10句话 终身受用 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精选

读懂《道德经》里10句话 终身受用 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精选

曾经尝试用一个月来背诵道德经终于还是没能通篇背诵下来,期间看的注解书一多,越发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和含义

2023-05-10

《道德经》最后的结语 说明了人生主旨与治世要义

《道德经》最后的结语 说明了人生主旨与治世要义

大意: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

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