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在位期间第二短的皇帝 评价极高

时间:2023-07-17 02:59:01

相关推荐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在位期间第二短的皇帝 评价极高

导语:大明王朝在建立初期,由于北元势力并没有完全被清剿掉,所以朱元璋派了蓝玉前往,后来因为蓝玉的种种过失,就形成了震动朝堂的蓝玉谋反案。由于朱元璋自身的地位并不高,所以他在顺利继位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第一时间对曾经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大肆的杀戮

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而且他的儿子分别都前往了封地,可是天不假年,被寄予厚望的朱标早早地去世了,原本以为朱元璋能够从自己其他的儿子中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但是没想到他直接立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上位之后,因为听从了大臣的意见想要削除藩王的势力,所以这也就造成了明朝初期的震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能够如此的顺利其实朱元璋功不可没,正是因为他诛杀了许多的有功之臣,使得朱允炆根本没有可用之人,因此才让朱棣捡了个便宜。

靖难之役爆发之后,朱棣带兵南下,而他的长子朱高炽就负责稳定大后方带兵镇守京城。靖难之役之后朱棣顺利登基,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让朱棣犯了难,因为在当时的朝堂之上形成了两边倒的局势,文臣全部都支持朱高炽,而武将完全支持朱高煦

武将支持朱高煦是有他们的原因的,因为当年是朱高煦陪伴着朱棣一起南征北战,朱高煦为朱棣入主朝堂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在战场上多次救下了朱棣的性命,所以也就怪不得武将们都愿意支持朱高煦为太子。

发生这一现象之后,让朱棣非常的为难,尽管他的心里也非常的希望朱高煦能够为太子,可是由于朱高炽当初的世子之位是朱元璋亲自封的,在天下大定之初,朱棣还是不愿意违背朱元璋的遗志的,可是这也让朱棣看清楚,朱高炽在文臣中拥有着极高的威望。

对于这一现象朱高炽并没有做出过多的反应,后来因为一众文臣非常的支持朱高炽为太子,私下的与朱高炽见了面,这件事情被朱棣知道之后,非常的生气,他一口气诛杀了五位支持朱高炽为太子的文臣。这件事情也让朱高炽看清楚了形式,他也不能够一味的忍让,他需要和所有的文官联合起来,他的利益和文官之间是共同的。

朱棣在位期间一直南征北战,扩张版图,在朱棣远征蒙古期间,已经身为太子的朱高枳监国理政,在他和一众文官的管理下,国家大事按部就班,没有任何混乱的现象。也使得朱棣看清楚了想要管理国家必须要由文官理政

可是如果一味地给予文官过高的权利的话,他们甚至会威胁皇权,因此朱棣和朱高炽达成了共识,他们需要时常地敲打这些文官,文官只是他们管理朝政的工具而已,绝对不可以让他们威胁到皇权。

因为朱棣一直致力于版图的扩张,所以在永乐14年,有大臣向他建议,此时应该让大明王朝休养生息,给人民喘息的机会。朱棣采纳了这一建议之后,直接让太子朱高炽前往了封地,此时的朱高炽在朱棣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继承人了。

后来,朱棣和朱高炽共同的演戏,在朱棣每一次征战回来的时候,他都会以各种理由打压支持太子朱高炽的文官,而朱高炽都会跪地求情,通过这几波操作,使得朱高炽在文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打压了文官权力过盛的现象。

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顺利地继承了王位,他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赦免了曾经在靖康之役中获罪的遗孤,这一行为也让他俘获了一大批文臣的信任,为自己的仁政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因为朱高炽在文官中的威望很高,所以在他继位的那一刻,就注定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君,毕竟文官是左右历史评价的。只是非常可惜的是,这一位在历史上有名的仁君,在位仅仅十个月就已经去世了。因为朱高炽体型肥胖,所以推测他去世的原因是因为过度肥胖而导致的三高问题

结语:尽管对于朱高炽的评价很高,但是由于他在位时间很短,所以这一些评价大多数来自于他在太子期间所积累的,只能说他前期铺垫的比较好,在成为君王的那一刻,就直接享受着之前的成果就可以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朱高炽就是典型的在自己栽的大树下乘凉的例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孤独求败2024-01-12 00:52孤独求败[上海市网友]202.45.18.71
    @雨男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朱高炽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却非常深刻,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皇帝。
    顶50踩0
  2. 雨男2023-11-13 09:34雨男[火星网友]45.112.132.111
    朱高炽作为明朝时期第二短的皇帝,竟然能够赢得如此高的评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顶0踩0
  3. 陈星仔i2023-09-14 18:16陈星仔i[新疆网友]203.20.126.41
    明朝的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他的执政手法备受好评,是一位出色的皇帝。
    顶0踩0
相关阅读
明朝第九位皇帝 因大臣一句话 终身未选妃 史学家:真是好皇帝

明朝第九位皇帝 因大臣一句话 终身未选妃 史学家:真是好皇帝

不过,当初明孝宗并非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按照祖制是必须要充实后宫的,他也曾动过选妃的念头

2023-12-01

大臣为了名声 拒绝为新皇帝写登基诏书 一句气话害整个家族被杀

大臣为了名声 拒绝为新皇帝写登基诏书 一句气话害整个家族被杀

朱元璋大概相信多子多福,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在众多儿子中却独独偏爱自己的嫡子朱标

2023-12-11

皇帝30年不上朝被骂昏君 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门 留下一句名言

皇帝30年不上朝被骂昏君 打得日本300年不敢出门 留下一句名言

因为这个朝代是宦官乱政最严重的朝代,也是昏君最多的朝代之一,尤其是一些行为过于出格的皇帝,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诟病

2023-12-02

武则天登基后慷慨激昂 写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诗 男人只读一句就够了 绝了!

武则天登基后慷慨激昂 写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诗 男人只读一句就够了 绝了!

毛泽东能得到毛泽东如此高度评价的,是哪位杰出的政治家?这里说的她,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