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是病句吗?一直争论不休

时间:2023-07-13 02:36:01

相关推荐

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是病句吗?一直争论不休

鲁迅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病句吗?一直争论不休

鲁迅先生,我国十分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出现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上。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他一个作品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它是存在于病的,她就是“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们都知道大约和的确意义不同的两个词语,一个表达的含义不是特别的肯定,而另一个则是肯定的语气。如果它们分别出现在两句话中,那么是正常的,但他们出现在同一句话中就会显得特别的怪异,所以有人觉得它是一句有语病的话。当然也有人认为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是正确的,就这样一直争论不休。

但很多时候文学方面的赏析并不能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去看待它,这句话如果从赏析的角度去看它是运用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等。鲁迅先生在这句话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不太常见的,它叫做反语。反语这种修辞手法,一般是用截然不同含义的词语,来表达出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反语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来讽刺事物,另一种就是友好的表达。鲁迅先生在这里用的就是用讽刺的话来表达它原来的含义。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句话吧。第一句,我们可以认为他说的是大约孔乙己死了。这样的含义表达出作者对这个人物毫不关心,并不在乎孔乙己是否真的死了,因为他觉得这个人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她的生死与自己无关。在我们生活中就是这样,如果你和一个人相识,但并不是特别的熟悉,你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关系,那么对方的生死就与你无关,你不会特别的去关心他,所以当他人问起你这个人的情况时,你的回答是含糊不定的。

第二种,我们可以认为他说的是孔乙己,确实死了。那么这句话的含义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能对一个人的现状确定的回答出来,那么就可以认为你对这个人是非常关心的,他现在的状态你都可以肯定的回答出来。这样的话就证明这个人在你心中有着不一样的地位。第三种,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时候所表达出来作者的内心世界就比较复杂,证明他对这个人的感官十分的矛盾,对这个人存在着一种既在忽悠漠不关心的情况。所以说这句话,我们从所学的句子结构来看这句话是存在语病的。但如果我们从它的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方面来赏析的话,这句话就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在鲁迅写的很多小说中,他写的很多小说,都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对主人公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在意。他只是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我们中国的文字言语都是相当有内涵的,所以我们要抱着赏析的态度去看一些作品,要深入去了解当时的环境等一系列内容。这是我们几千年传承的东西,是我们文化底蕴的呈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 ̄▲,洅见,洅吔囨见2024-01-11 11:58︶ ̄▲,洅见,洅吔囨见[湖南省网友]175.191.99.212
    无论是不是病句,这句话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鲁迅独特的写作风格。
    顶28踩0
  2. 归来&*2023-11-11 16:51归来&*[贵州省网友]203.5.195.41
    我觉得这句话是故意写成这样的,表达鲁迅对社会的讽刺和不满。
    顶0踩0
  3. ╰☆莪の吢、伱吥懂╮2023-09-11 21:43╰☆莪の吢、伱吥懂╮[澳门网友]202.14.251.72
    这句话看来是病句啊,语法上好像有问题。
    顶4踩0
相关阅读
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写道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是病句吗?

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写道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是病句吗?

但这位文雅学者孔乙己却被社会无情地抛弃在一堆堆穷人的身边,没有多少他,也没有很多他

2024-01-12

孔乙己真的死了吗?想不到 鲁迅的病句背后 竟然有这么多信息

孔乙己真的死了吗?想不到 鲁迅的病句背后 竟然有这么多信息

文章主要叙述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遭遇,用来揭示社会的冷暖和人情的淡薄

2023-12-04

鲁迅先生也会写病句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真的错了吗

鲁迅先生也会写病句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这句话真的错了吗

鲁迅先生本来在日本学医,不过看到国内公众心智未开

2023-08-11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鲁迅无疑是严谨的,他的文章中很少有罗嗦、多余的描写

2023-01-13